2016年10月15日,由策展人刘旭光策划的群展“2016’碎片重构的基因”在草场地艺术区央美国际开幕。
开幕式上,策展人刘旭光(右3)发言
展览由介质与影像单元、形质与图像单元及北京电影学院新媒体艺术实验室文献单元三部分组成,涵括的艺术家有近50人,展出作品多为综合材料及影像作品,和文献呈现。
在策展人刘旭光看来,新的学院方式决定了我们对艺术问题的执著追求,同时也完成了一次艺术人生探险,培养了我们善于思变和洞察事物的能力。使我们能以真正的独立思维,在跨学科中运用人类的思想资源反映我们的对当代艺术表达的特征,也让我们学会了不只在单独领域去思考,而是在多元文化融合中的一次表达,成为文化观念特殊展示方式的一个载体。
展览的文献资料单元
当代艺术的原则是从批评现代主义的物质与精神、排斥形而上学与本体论,反对基础主义、本质主义、理性主义。在跨界中从理论到实践都在调整中推进。在我们研讨和创作中,作品自身在全方位强调了后现代艺术的特质,其中对宏观的道德性和伦理性的把握,在微观中探究后现代的不确定性、碎片性、零散化,推崇主观性和相对性。
《大衍》刘旭光
我们对多元的新样式本身的探索可能会对我们自己都引起反响,在结构调整上引起思变的激荡,在原有的心理学的基础上感受到危机,一种不安挑战于我们,相反的是使我们从旧的意识形态中解放出来。
裴丽 作品
“面对跨界的当代艺术,我们却把我们看似明白但又疑惑不解的东西做出来,在作品中将问题提出并展览于此,其中有对电影的宣战、有对影像新结构学的探索、有试图以视觉方式再度解构后现女性主义的问题,也有以数字手段将碎片式的基因重构......”
上一页 12 下一页关键字: 内容标签:央美国际,碎片重构的基因央美国际 碎片重构的基因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