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现场
今天是2016年11月21日,本应是连环画艺术家贺友直先生九十五岁之生日,而他却于今年春季辞世,未能来得及看到他一直期待的展览和即将要在上海美术出版出版的书籍。
11月21日,北京迎来了这个冬季的第一场雪,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业界众多人士共同相聚于北京画院美术馆,以一场展览怀念贺友直先生,“睿心天地——贺友直艺术回顾展”正式拉开帷幕,展览展出了漫画艺术家贺友直先生的连环画及风俗画作品百余幅。这是2007年北京画院美术馆推出的“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中的第41个展览,也是继2009年“方寸回望——贺友直连环画原作展”之后,贺友直的作品第二次亮相北京画院美术馆。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中华艺术宫共同主办,北京画院美术馆承办。
一层展览现场
贺友直的连环画
“今年的3月16日,我乘飞机刚刚抵达缅甸机场,一打开手机便收到身在新加坡的张美寅先生发来的短信:贺老走了。我的眼泪顿时夺眶而出,不能自已。”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在展览现场感慨万千,他描述,贺老是他最为敬重的画家之一,贺老就像他的父辈长者,相识多年。他认为贺友直是一位内心强大甘于寂寞的学者巨匠,用连环画这一门已近乎绝迹的绘画艺术形式,记录着失去了的人文风俗最后绝唱的艺术。“他是一位平淡天真乐观豁达的老者。风趣、幽默、善解人意且知足常乐,善于思考却又大智若愚……在贺老身上能够发现太多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活并不富裕,但安于清贫,经常与师母开玩笑,家里其乐融融。”
展览划分为多个板块
此次展览通过“我自民间来”“山乡巨变”“朝阳沟”“十二月历图”“二十四孝图”“新加坡双林寺间寺历史画稿”等几大系列分别展出,回顾了贺友直的艺术历程。
贺友直尽管只接受过小学教育,但他却如一位大彻大悟的智者,有着独立的思考,为人低调、谦虚。贺友直曾任中央美术学院连环画年画系教授,他要求学生研究传统,鼓励学生探索创新,走出自己的路。任教期间,讲课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便是他。贺友直也是一位心胸开阔、乐观豁达的老者,幽默、风趣,“蜗居”在巨鹿路的四室一厅中持续不断地进行着创作。尽管在连环画创作上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贺友直却说“我只是个画小人书的。”但是,在展览现场,众多嘉宾都谈及了他的白描作品对中国艺术发展的重要作用。
“新加坡双林寺间寺历史画稿”作品之一
作品局部,贺友直先生记录的密密麻麻的创作历程
我国连环画的创作兴起于二十世纪初的上海,五十年代后进入创作黄金期。连环画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立足于对社会发展的记述、表现与宣传。贺友直是二十世纪最具代表性的连环画家之一,共创作《山乡巨变》、《李双双》、《白光》、《朝阳沟》、《小二黑结婚》等百余本,近万幅连环画作品。“从生活中捕捉感觉,从传统中寻找语言,从创作实践中发现自己”,贺友直总结的“三句真经”全面地概括了老先生连环画创作的要义。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已经成为了他的创作的“灵魂”。贺友直的创作反映出他植根于生活的创作态度。他精心研习传统绘画技法,从传统中寻汲取养分和灵感,用富有生命力的白描形式将现实生活与中国传统绘画手段进行巧妙的结合。他在创作实践中反复探索,沉到生活中,浸到创作中,总结出“四小”的连环画创作规律——“小道具、小动物、小动作、小孩子”。
展览现场呈现了贺友直的绘画用品
其重要的连环画作品《山乡巨变》经过两次反复易稿,丢掉了自己过往的创作方法与形式,从传统中找到出口,发现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山乡巨变》后的《朝阳沟》,贺友直没有重复自已以往的创作,开始突破文字脚本的条框,不再用图画翻译文字,而是开始思考如何发挥绘画的创造性,在文字的要求下再度创造与阐释,有意识地带入情感化的表现。他的作品已独立于文学作品之外而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贺友直的连环画作品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当时颇具时代精神的艺术象征。
从1949年开始画连环画,贺友直心中一直觉得由国家保存是他的作品的最好归宿。迄今为止,贺友直家中的作品多数都已捐赠。2015年,贺友直将其九十一岁时创作记录了他对故乡儿时记忆的风俗画作品《儿时玩耍》捐赠予北京画院收藏。2016年,新加坡的张美寅先生向北京画院捐赠了自己收藏的一系列贺友直风俗画与连环画作品及图稿,包含《二十四孝故事》、《新加坡双林寺建寺历史画》、《十二月历图》、《水浒十丑图册》等。这些作品也都将首次在北京与观众见面。
《朝阳沟》 中华艺术宫藏
贺友直《儿时玩耍-看小书》 北京画院藏
贺友直《儿时玩耍-做戏文》北京画院藏
《山乡巨变》 中华艺术宫藏
《山乡巨变》 中华艺术宫藏
1996年起,贺友直转向风俗画的创作。期间先后创作了《贺友直画三百六十行》、《申江风情录》、《儿时玩耍》、《走街串巷忆旧事》等多组表现老上海社会风俗的系列作品及《贺友直画自己》、《我自民间来》、《生活记趣》等自传体连环画。贺友直曾说:“我转到风俗画,转得自然,转得合适。老上海、旧街巷、市井生活、人间百态,这些都在我的脑海里,拿起笔就能画,得心应手。”
贺友直的这种转变,是他对连环画创作的坚持与豁达,也让他的连环画创作在连环画整体消退的形势之下有了新的生命与活力。他将编文与绘画二者集于一身,自编自绘。他用连环画这门自己画了一生的绘画艺术形式,记录了一处处、一件件、一种种的地域文化和民间故事,在方寸间细腻生动地记录并再现了民俗民风,具有特殊的文献价值与艺术价值。
《双林示寂稿》 贺友直 北京画院藏
《我自民间来》 中华艺术宫藏
《五月初五赛龙舟》 贺友直 北京画院藏
《仲由为亲负米》 贺友直 北京画院藏
关键字: 内容标签:北京画院美术馆,睿心天地——贺友直艺术回顾展北京画院美术馆 睿心天地——贺友直艺术回顾展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