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体操王子”李宁助力《朱鹮》油画展  晏子用艺术语言纪念陕西洋县发现朱鹮35周年

编辑:刘爽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体操王子”李宁为晏子《朱鹮》油画展揭幕

来自北京、海南、重庆、西安的艺术家、企业家参加晏子《朱鹮》油画展

  2016年12月2日,晏子《朱鹮》油画展在陕西图书馆举行,享有“体操王子”之美誉的李宁董事长应邀出席助力朱鹮保护与自然和谐发展,李宁一直为环境公益事业做着努力。晏子以一个画家的身份选择了这个创作课题,纪念陕西洋县朱鹮发现35周年并致敬为朱鹮保护作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和普通民众。

  晏子《朱鹮》油画展共50余幅,由“天堂鸟”朱鹮、远去的“天堂鸟”、拯救“天堂鸟”、重飞“天堂鸟”等部分组成,分别为高190厘米、宽220厘米,高150厘米、宽180厘米,高180厘米、宽150厘米,均为超大油画,展长约100多米,创造了国内主题油画创作的新纪录。

空山新雨后(150cmx180cm)

  长鼓欢笑(150cmx180cm)

  晏子《朱鹮》油画展在西安开幕

嘉宾们参观晏子《朱鹮》油画

  《朱鹮》作者晏子,是一名具有俄罗斯血统的女画家,她是从事油画创作多年的画家。谈及以朱鹮作为创作母体的这次个展,她这样告诉雅昌艺术网记者:“最初我也是被朱鹮的美丽吸引,慢慢发现朱鹮背后有很多更加感人的故事,决定不再只展现美丽身姿,更展现背后保护朱鹮的故事。”

        晏子的组画《朱鹮》中,四个章节、50余幅作品构成一部完整的故事。第一章,朱鹮本是“天堂鸟”。重点展示了朱鹮在清纯的、无污染的大自然中的美轮美奂,在“世外桃源”鸟语花香的生活情景里,让人们亲身感受到朱鹮是“天堂鸟”;第二章,“天堂鸟”的传说。晏子把朱鹮在100多年前与人类亲密生活的场景,用鲜艳的色彩加卡通的方式表现出来,让人们愉悦这个美丽的传说;第三章,远去的“天堂鸟”。画作真实再现了由于大自然惨遭破坏,生态环境每况愈下,朱鹮在污染的空气中垂死挣扎;第四章,拯救“天堂鸟”。晏子把抢救保护朱鹮的一些成果和措施,用艺术手法表现出来,让人们看到中、日、韩等国在拯救过程中,几代护鹮人发生的一些感人故事和“放飞”等场景;第五章,重飞的“天堂鸟”。经过长达35年的保护,朱鹮从最初被发现时的7只,发展到2000多只,濒危局面得到有效缓解。中国朱鹮保护成为全球濒危物种被拯救的成功典范,创造了动物保护史上的奇迹。朱鹮作为友谊、和谐、爱情的象征,飞出秦岭,飞向世界;最后一章,回归的“天堂鸟”。晏子在画中许下美好心愿:生态环境日益改善,朱鹮已不再是濒鸟,在祖国美丽的山川大河间,随处可见朱鹮优美的身影——“天堂鸟”又回归“天堂”了。

  晏子以油画独特的语言来讲述朱鹮的故事,只是想借用油画去展现出朱鹮的毅力和崇高的精神。以及呼吁人们保护这种天堂鸟。

  砍伐酿恶果(180cmx220cm)

  猎枪射鹮落(180cmx220cm)

为朱鹮作出卓越贡献的专家学者,晏子满怀深情用油画讲述他们的故事

  朱鹮世界鸟类协会列为“国际保护鸟类”,有“东方宝石”之称,有“吉祥鸟”、“天堂鸟”、“爱情鸟”之誉。在很久以前,有许多朱鹮和各种各样的动物和人类生活在一起,曾经是分布非常广泛的一个鸟种,历史上中国东北、日本、朝鲜、台湾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都有朱鹮分布的记录。但由于森林被砍伐,水源被污染,动物被猎杀,朱鹮也到了频临灭绝的边缘。从1960年代开始,朱鹮数量陡降,到1970年代,中国、日本和苏联的科学家花费大量精力寻找朱鹮但一无所获,一度以为朱鹮已经灭绝。直到1981年才在中国陕西的汉中洋县发现了仅存的7只朱鹮,并在那里建立的专门的保护区,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有野生朱鹮分布的国家。

上一页 12 下一页
关键字: 内容标签:晏子油画个展,陕西洋县朱鹮晏子油画个展 陕西洋县朱鹮
下一篇:保利秋拍:17至18世纪初药师佛1380万元成交||上一篇:保利秋拍:清乾隆天青釉六方大瓶一对1380万元成交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