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发现艺术人才 第二届“后来”青年艺术家推荐展揭幕

编辑:李璞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第二届“后来”青年艺术家推荐展,5位推荐人、7位艺术家及机构负责人合影

  2017年1月7日下午2点半,由英盟当代艺术馆、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主办,四川大学美术馆、红美术馆协办,唐红萍担任策展人的第二届“后来”青年艺术家推荐展在四川大学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展示了高兰、林文、全麒霖、申树斌、孙晓伟 、肖般若、赵文悦这七位青年艺术家的艺术作品。

开幕式现场

  据了解,第二届“后来”青年艺术家推荐展参展艺术家的推荐方式是向全国征集作品,从投稿的艺术家中层层筛选初选50位青年艺术家入围参选,再由7位推荐人(杜曦云、贾方舟、冷军、鲁虹、庞茂琨、杨卫、周海夫)从50位入围艺术家中(匿名方式)每人推荐一位艺术家参展。以这种公平公证的推荐方式遴选艺术家,通过更加多元化的视角,青年艺术家的缩影,呈现当代青年艺术的时代特征。两年一届的《后来》展旨在借助社会贤达的力量发现一批艺术人才,尤如蝴蝶扇动翅膀带来的一丝微风,力量虽微弱,作用或难料,最不济也是一声对美好未来真诚的呼唤。

展览现场

  在多媒体的时代,青年艺术家创作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同前辈艺术家相比更为自由和广阔,风格多样并且注重自己内心的感受,更多的体现自我的意识形态。在绘画本体语言的运用上,不局限于某种绘画方式,不刻意追求某种集体认同,充满了多种可能性。

策展人唐红萍致辞

  开幕式现场,策展人唐红萍手臂带着黑纱,发言时情绪激动、几近哽咽的说到:今天上午川美老院长叶毓山驾鹤西去,当年川美的学生自选作品展就是叶老先生发起的,那个展览就是对青年艺术家最好的支持。青年艺术家一路走来需要扶持,作为“后来”青年艺术家推荐展的发起方,从去年7月份发起第二届开始,到今天如期见面,英盟当代艺术馆将这件事视为责任和使命。

展览现场

       她表示,之所以把青年艺术家归为“后来”,乃是出于孔子的《论语》:“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后来’青年艺术家推荐展的特色在于由真诚的推荐人发掘出真诚的青年艺术家,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推荐的七位青年艺术家平均年龄才26岁,风华正茂且前途无量。‘后来’作为一个美好、令人向往而又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值得我们去探讨,去深思,去用心感悟。当精彩的现在成为永恒的过去,‘后来’也将变为现在而更具生命力。后来,也许会让我们失望,但不会让我们绝望,因为‘后来’之后还有‘后来’,人类生生不息,艺术永无止境,‘后来’总是可以期望的。”

嘉宾合影

       随后,七位推荐人中到场的五位贾方舟、冷军、杨卫、杜曦云、周海夫相继发言,七位参展的青年艺术家也分别发表了各自的感受,并由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黄宗贤宣布展览开幕。

推荐人之一,批评家贾方舟致辞

       批评家贾方舟表示,七位青年艺术家平均年龄只有26岁,正是列宾当年画《俄罗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年纪,这七位艺术家能够代表现在青年艺术家的整体水平、面貌和艺术走向。此次机构做事的态度很严肃认真并且具有学术性,从50位候选名单中挑选7人并非易事,有点无法抉择,批评家各自选择艺术家的这种方式非常的好,既是对艺术家的考验,也是对批评家的考验。

推荐人之一,艺术家冷军致辞

       艺术家冷军谈到,这七位艺术家有着自己各自的艺术面貌,自己一直在自己的理念中做事情,缘分使然选择了青年艺术家高兰,选择她作品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作为艺术家想呈现的一些想法。并表示,此次机构的展览模式打破了以往政府打包做展览的单一形式,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对自己而言也是一种启示。

推荐人之一,批评家杨卫致辞

       批评家杨卫认为,七位艺术家代表了七个不同的维度和当代艺术的创作状态,这次展览能够全面的看到当下年轻人的动向和独特的艺术语言,带给观众新的感受和视觉经验。这次的推荐此前没有任何的通气,评委完全是按照自己的价值判断和喜好来推荐艺术家并且只能选择一位,因此选择的艺术家与自身是最为契合的,七位评委选择的艺术家都没有重叠,也能看到艺术今天的多元化格局。

推荐人之一, 批评家杜曦云致辞

       批评家杜曦云提出,种桃才能摘桃。艺术家的心态以及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和思路开放程度决定了他年轻与否,至于青年艺术家作品有多成熟这个不是最重要的,能够带来意义和启发更为重要。

推荐人之一,英盟当代艺术馆负责人周海夫致辞

       作为推荐人,英盟当代艺术馆负责人之一的周海夫表示自己推荐艺术家和作品时更多的是凭个人的感觉,对错与否有待时间来检验。

研讨会现场

  当天下午4点,在四川大学美术馆举行了展览相关的研讨会,研讨会由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黄宗贤主持,杜曦云、贾方舟、冷军、杨卫、周海夫、参展的七位艺术家以及圈内人士悉数到场。

展览现场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月19日。此后还将于今年在重庆、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地进行巡展。

       艺术家部分展出作品及推荐理由:

 高兰 《性的消失与整合》 布面丙烯 40×24cm 2014年

  高兰的作品让冷军老师“感觉到冥冥之中的一个智慧的引领,似乎某种使命赋予在了这个单薄的女孩身上”,“她的作品中暗示出一些逻辑与规则在平面中的价值和意义”,“其作品在静穆、庄重的形式中蕴含微妙的逻辑与变化,且能由此演变出一种有意义的图式”,“我看到高兰的作品中充满了一种宗教般的敬畏与虔诚,客观上为未来绘画与艺术方向提供了一些启示”。

林文 《寒床之漂浮物与石头》 布面油画 120x150cm 2016年

  林文是贾方舟老师经过艰难的抉择,到最后才锁定的。贾方舟老师说:“林文的作品具有非常个人化的精神倾向,这种精神倾向是通过他所营造的一系列衰败的剧场化的晦暗气息而实现的”。“特别重要的还在于他能自觉意识到自身的个体病痛与当下社会症结的某种内在联系”,并以自身“个体生命经验作为原点,用以物代意的语法,以小见大的修辞来辐射当下的这种或共生或对峙的复杂性”,“这种极其可贵的品质在众多优秀的青年艺术家中是不多见的”。

全麒霖 《判》 综合材料 250x480cm 2016年

  对于全麒霖,周海夫的感觉是“很有才气”:“全麒霖能够把所有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语言组织成自己的画面语境,具有完整的语言逻辑。抽象和意象并行不悖,东方和西方多元共生,古典和现代水乳交融”。全麒霖作品的特点也很鲜明:“含藏一切,不拘一格”。

申树斌 《家在何方NO.4》 布面油画 100x80cm 2014年

  申树斌的创作被杜曦云总结为“绝境童话”。杜曦云说:“申树斌的画面中散发着悲悯的情怀,这和他对公共问题的关注有关”。“通览申树斌的这些作品,画面中的情绪越来越激动,问题越来越严峻,生命面对问题的反应越来越无奈,继续沿着惯性前行,最后的疯狂放纵后,消失在无尽的茫茫白色之中”。“申树斌用画笔推演出一幅幅绝望的未来图景,它们属于他个人的假想,但预言的作用历来是为了警示当下的人”。

孙晓伟 《time系列》 纸本综合材料  79x79cm 2010年

  孙晓伟被杨卫老师看重的原因是:“孙晓伟的绘画没有当代社会普遍盛行的浮躁之气”,“孙晓伟是一个很注重内心体验的艺术家”;“孙晓伟是想拓展现实以外的另一个维度, 这个维度就是思想和精神的空间,也是创造力与想象力的空间。所以,孙晓伟刻意地营造画面的宁静、安详以及肃穆的气氛,使其透着某种超现实的意味,就是想引领我们走出这个困顿的现实”。

赵文悦 《道道--轮扁对桓公》 布面综合材料 25x25cm 2015年

  庞茂琨老师在赵文悦的推荐词中郑重地写道:“今天,当一切技术与图像的手段变得便捷与丰富的时候,手绘的价值则在于隐匿在其二维平面中的思想力量,即艺术家之于当下社会现实的深度思考及其创作观念的有序呈现。基于此,我推荐青年艺术家—赵文悦。”

肖般若 《大黄柠檬茶》 布面丙烯 130x100cm 2012年

  肖般若因为作品的“超常的视角”而为鲁虹看重。“肖般若创作的特点是系列化、逻辑化”。“她在一系列欧洲古典油画中,大胆将画中的植物镂空了,这一方面使其变为白色剪纸状并成了画面中心,另一方面会促使观众去思考画中植物的含义”;“她有意将不同历史阶段的油画作品并置在一起,同时将图片中的植物镂空,结果就为观众留下了巨大的想像空间”。


关键字: 内容标签:第二届“后来”青年艺术家推荐展,英盟当代艺术馆,四川大学美术馆第二届“后来”青年艺术家推荐展 英盟当代艺术馆 四川大学美术馆
下一篇:物象之下的荒凉 黄志琼个展“深林白鹿入梦来”开幕||上一篇:“情调主义”暨四川美术学院驻留艺术家邀请展亮相重庆喵儿石创意特区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