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时代的立体年谱”:“徐勇民、王心耀纸本手稿艺术展” 在武汉图书馆开幕

编辑:洪镁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2017年1月15日下午3时,“水流云驻——徐勇民、王心耀纸本手稿艺术展”在武汉图书馆开幕。本次展览由武汉图书馆、武汉炎黄文化研究会、铁盾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展出徐勇民、王心耀手稿32幅,以“时代的立体年谱”的手稿形式,让观众“亲近地看到作者的某些思想或者手工的存在痕迹”。  

“水流云驻——徐勇民、王心耀纸本手稿艺术展”嘉宾合影  

“水流云驻——徐勇民、王心耀纸本手稿艺术展”开幕式现场

  “手稿是艺术家构思过程的记录,是为了系列化的、完整的创作而收集和积累的素材”,武汉图书馆馆长李静霞认为手稿的意义在于,“它蕴藏着绘画作品背后的精彩故事,折射出绘画创作的线索和通道,真正地体现了艺术家的工匠精神。艺术家的美学思想、价值取向、审美追求及艺术风格等,都在其手稿中以最基本的原始因子和构成要素予以显现”。  

武汉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戴新民主持展览开幕式  

武汉图书馆馆长李静霞致辞  

湖北美术馆副馆长冀少峰致辞 

参展艺术家、江汉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心耀致辞  

武汉市社科联原主席陈元生致辞

  谈到自己的手稿积累,徐勇民表示,“除了常规的教学报告,我的文章几乎都是自己手写,因此留下了大量的手稿;并且,包括公文在内的文稿,我都尽量用毛笔书写。另一方面,在出访写生、课堂写生的过程中,我留下了大量速写稿以及一些主观性比较强的图像手稿”。

  无论是公文中的手稿,还是创作中的手稿,“它本身会记录我的一些思维甚至情绪,而我的文章和绘画也都是在相同的生活背景下产生的。各方面事务的兼顾,文章和绘画中可以看到清晰的情感投入,它们很真实地表达了我当时的状态。针对不同的表达要求,我可能是随意的,也可能是严谨的,这些手稿呈现的是过程本身,尽管会有些粗糙,但在我看来,是非常鲜活的时间的痕迹”。  

“水流云驻——徐勇民、王心耀纸本手稿艺术展”展览现场  

“水流云驻——徐勇民、王心耀纸本手稿艺术展”展览现场  

“水流云驻——徐勇民、王心耀纸本手稿艺术展”展览现场

上一页 12 下一页
关键字: 内容标签:武汉图书馆,手稿,王心耀,徐勇民武汉图书馆 手稿 王心耀 徐勇民
下一篇:“光之书写”泽夫•科罕摄影展亮相重庆长江当代美术馆||上一篇:作品里“封存”了多少秘密:iSGO Gallery新年首展启幕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