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成立大会在合肥举行,来自省直及全省16个市的国家级、省级非遗名录项目传承人、专家学者、文化企业家及文化志愿者等200余人汇聚天鹅湖畔,并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护民族精神文化家园”话题进行了深入地交流讨论。
研究会成立现场
研究会现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马文辉到会祝贺。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虞爱华出席会议并讲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翠凤,副省长张曙光,省政协副主席李修松,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臧世凯出席会议。
研究会是由非遗传承人、学术专家、保护工作者、志愿者、新闻工作者联合组成,公益性、学术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作为安徽省批准成立的首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群团组织,省非遗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和发展将开启新的里程,非遗工作的社会化协作将掀开新的一页。会议审议通过了研究会章程,选举产生常务理事48人,安徽省人大党组原副书记、副主任臧世凯当选研究会首届会长。
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臧世凯
今后,安徽省非遗研究会将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体系建设和理论建设,积极组织学术讨论;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提高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和资料的整合;编辑出版或配合有关部门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书籍、影像制品等,在调研咨询、挖掘整理、推广传播、研修传承、学术交流、研究出版等各个方面做出应有的成绩。
徽州漆艺传承人 范福安
研究会期间,当代著名徽州漆画艺术家范福安先生接受雅昌艺术网采访时说到,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成立不仅仅包括协会、理事会、常务理事这样的构架,还涵盖庞大的艺术专家库使非遗传承事业不会走偏门,以期扶持更好、更优秀的非遗项目,是一个资源强大、人才雄厚的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智囊团!研究会的成立使像“徽州漆艺”这样的非遗研究保护团队更具有凝聚力,其提供给我们更加强大的理论与技艺支撑,使当代非遗艺术稳步向前发展从而创作出更好地作品。
目前,“大漆”技艺的传承得到国家政策扶持,从事漆艺创作者们都体现出澎湃的个人创作激情,但是团队合作的协调能力尚有欠缺这是比较重要的不足之处,研究会的成立起到时刻团结徽州非遗力量的作用,对安徽非遗事业的传承起到保护作用。欧洲的油画元素与东方7000多年的大漆艺术两者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国际语言,形成一种覆盖面与影响力,徽州漆艺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我们应该注入世界的语言、站在世界的格局高度上去推广它。通过国家文化部财政部成立的国家艺术基金,对全国戏剧类、电影类、工艺美术类、纯艺术类进行广泛扶持,这既是一个是人才培养,更是对于非遗产业的推广。就目前对于安徽省的非遗产业传承来说,我希望可以通过高校平台、传承人,面向全国以开放的心态对不同层次的人才进行培养、弘扬发展徽州技艺。
芜湖铁画传承人 储金霞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的成立让芜湖铁画传承人储金霞非常激动,接受采访时她说,本次研究会研究方向广泛既有技艺的传承也有学术的探讨,这个会议的成立我认为对安徽非遗大省来说是一个强有力的推动:因为这里涵盖多年从事非遗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各个领域里的优秀代表传承人,所以我相信这对推动社会的发展具有必要的推动作用。
芜湖铁画在安徽传统工业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地位,可以说芜湖铁画为安徽的文化、政治作出贡献的同时绽放芜湖铁画自身的光彩。随着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的发展,芜湖铁画入选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遗产,以其稀缺的工艺技艺跃然成为一朵明媚的花朵。非常感谢党和国家和人民对芜湖铁画艺术价值的认可,作为世代相传芜湖铁画技艺传承人的我更有责任与义务继续将其发扬光大,将“芜湖铁画”这张名片越擦越亮,将它传递于世界眼前。
徽州竹雕传承人 洪建华
徽州竹雕大师洪建华接受采访时介绍道,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的成立对于整个安徽工艺美术产业而言具有凝聚力、推动作用,对安徽非遗研究保护更会锦上添花,使我们可以站在一个大框架上整体把控非遗发展的格局,对没完善的进行及时的补救。大家一般只知道徽州三雕,殊不知应该是徽州四雕:木雕、砖雕、石雕,最后一个是竹雕。在古代,对于文人士大夫而言,竹具有一种独有的文人情怀而备受青睐,近年来通过我们的努力使徽州竹雕成功申报国家非遗保护项目,使徽州竹雕的知名度继而壮大。目前,作为徽州竹雕传承人我在徽州投入建设了“徽派雕刻博物馆”,里面将呈现徽州四雕从古至今的传统工艺,这样可以使从技艺的创作方面得到相互取舍及互补,同时也可以使更多的人走进徽州雕刻艺术并慢慢地去认识它了解它。“徽派雕刻博物馆”即将于今年七月份正式开放与大家见面,届时我希望它可以作为徽州乃至安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期间不论克服多少精神与经济的困难只要想到为徽州雕刻的保护与传承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时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关键字: 内容标签: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