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青个展“物候 跡”展厅内景
“我喜欢杭州,每年我们都会创造机会来杭州玩或者会朋友,这已经是我很多年来的一个习惯。这个展览全部是画在纸上的,我对纸比较感兴趣,喜欢收集纸张,这个展览中很大一部分纸张都是产自安徽的手工纸,歆菊、陈子劲等帮我找来送给我,还寄到大理,虽然很多作品是我在大理创作的,但这些东西都是杭州的朋友送给我的,(这个展)有点像饮水思源的感觉,既是机缘巧合,也是水到渠成。”被策展人之一的黄石称为“彬彬有礼的怀疑者”叶永青如此对雅昌艺术网说。2017年4月28日晚,叶永青个展“物候 跡”在三尚当代艺术馆启幕,现场展出了40件纸上作品,大部分为首次展出,而“物候 跡”亦是叶永青在杭州的首次个展。
叶永青个展“物候 跡”展览现场
展品中有些是叶永青一直在创作但没有展出过的,如《空山素帖》、《素帖集》等,有些则是专门为了这次展览新创作的,如册页《第七封印》,还有一批手稿,是他和一群小朋友在办公室里创作出来的,“我在做其他工作的时候,偶尔会在打印纸或卡纸上画些随意的想法。”“第七封印”原是圣约翰的一个启示录,讨论人要面临的最后审判,“我超越了宗教,用自己的语言来谈这样一个话题,我们每天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留下印记,有魔鬼的印记,也有上帝的印记,最终我们是要凭着这些印记上天堂,这是我为了呼应展览的主题‘物候 跡’,它其实是关于万事万物留下痕迹的讨论。”画面中的那些小元素,如鸟、树、烟斗等,都是用印章盖上去的,“它们是一些基本的图像,但长期被我使用后就变成了我的一种符号,虽然这些符号本身没有意义,是一个名词,但符号与符号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的关联性才有意思。事物是因为联系而产生故事,并走向不同的含义。”而之所以会选择册页这样方式,是因为“册页是中国文人在旅行中记录与练习的东西,册页可以展开也可以合上,也接近第七封印卷宗的概念。”
上一页 123 下一页关键字: 内容标签:叶永青,物候跡,三尚叶永青 物候跡 三尚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