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大千当代艺术中心共同主办,湖北美术馆、南通市中心美术馆、318艺术网、圣佳曦和文化产业集团协办的“在路上——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巡展(北京)”,于27日下午4点20分在大千当代艺术中心拉开了帷幕。总策展人范迪安,策展人:彭宝玉、伍诗妮,参展艺术家(以姓氏首字母为序):蔡剑超&苏北、陈颖、戴耘、丁浩、何岩青、李琳琳、李夏&关键、梁硕、卢征远、钱若斐、施丹、苏阿香、谭英杰、王雷、王礼军、王毅、王成普、文豪、吴彤、徐升、薛良、于洋、占研、张勇、张增增、郑晓雄、郅敏、周长勇。
左起:艺术家关健,艺术家李夏,艺术家于洋,艺术家占研,艺术家王礼军,艺术家郑晓雄,艺术家张勇,聖佳曦和文化产业集团执行董事、大千当代艺术中心执行董事陶巍女士,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原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学术主持代表北京画院副院长、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学术主持代表《美术》杂志副主编、央美博士、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盛葳,艺术家戴耘,艺术家王雷,艺术家王毅,关山月美术馆策展人代表伍诗妮女士,艺术家文豪,艺术家何岩青
文化部艺术司文学美术处副处长张苗苗女士,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洋先生,中央美术学院博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礼宾先生,北京空间站总监付晓东女士作为特别来宾出席了开幕式。
左起:张苗苗,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原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大千当代艺术中心执行董事陶巍,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
聖佳曦和文化产业集团执行董事、大千当代艺术中心执行董事陶巍女士,首先代表大千当代艺术中心发表了开幕致辞:大千当代艺术中心,由聖佳曦和文化产业集团于2016年发起设立,致力于以当代启发性视角认知、重构、呈现中国艺术成果及现象,为公众搭建更具国际化视野的当代艺术观展、交流、学习和分享的平台,同时专注于持续拓展公共美术项目,推进美术教育的发展。致辞中,陶巍女士多次表达了对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深圳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关山月美术馆、湖北美术馆及专家们支持与合作的感谢。此外,陶巍女士还对本次巡展的内涵进行了简单阐述:本次巡展是“在路上•2016: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暨青年批评家论坛”的延续,展览将雕塑作为研究和展示的对象,对国内以“70后”、“80后”为主的创作力量,对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作品进行生态观察、研究展示和文献留存并对从中反映出来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展览以青年雕塑家为主体,以探讨艺术与空间的关系为主要目的。此次展出的42件作品体现了“70后”、“80后”艺术家的独特面貌和审美品格。
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原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致词
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原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先生,在致辞中表达了自己观展后的感想:本次“在路上”展览中的很多青年艺术家的创作非常具有对材料及空间的敏感,也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次展览的风格很像吴洪亮和盛葳,两位都是年轻的学者,他们策展非常注重文化的品质,还有和中国文化内蕴之间的关系,有强烈的文人或知识分子的气质。我相信这样一场展览对年轻艺术家在艺术道路上,还有在非常具有氛围的当代艺术情景下,大家会有更多的思考和更多新的表现。
学术主持代表,北京画院副院长、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致词
学术主持北京画院副院长、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先生表彰了大千当代艺术中心筹备展览的心血,并代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主任范迪安先生表达了对展览成功的祝愿。此外,作为展览学术支持,吴洪亮老师表示,希望通过策展的方式进行对艺术家作品更具实验性的阐释,让作品在空间里放出光彩;也进一步帮助未来更年轻的一辈能获得更好的平台,这不仅是大千当代艺术中心、关山月美术馆,也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要做的事情。
关山月美术馆策展人伍诗妮致词
关山月美术馆策展人代表伍诗妮女士则在讲话中表达了对大千当代艺术中心主办本次“在路上”巡展,将展览引入北京的感谢。并对本次“在路上”雕塑与空间艺术展的策展理念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在当下艺术语言越趋多元的时代背景下,雕塑领域传统的艺术语言实际已经很难表达艺术家的思想的时候,如何在雕塑本体的基础上实现对新的语言方式的探索,以及如何从雕塑出发进行新的观念的延伸和拓展,都是当代领域的当代诉求,也是当代艺术所面临的新的挑战。因此,我们从媒介的拓展性和雕塑的空间性、公共性,以及和当下景观所构建的剧场等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展览的策划。这是一场有关于雕塑空间的展览,也是一次有关当代雕塑的思想行动。
参展艺术家代表,深圳大学教授戴耘致词
深圳大学教授、参展艺术家代表戴耘先生现场分享了自己对“在路上”的理解:在路上代表着不断的领域创新,不断的否定,敢于超越自己。并寄愿“在路上”的精神能让大家在艺术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2017年7月26日。
丁浩 Tower of Babel 通天塔 铁烤漆 90-90-460cm 2016
钱若斐《春三月》《白满川》蚕丝 70 x 60 x 5cm 2017
施丹《昙花》《质明》金属、感光材料 300cm 2015年
参展艺术家深圳大学戴耘教授与作品在展览现场
参展艺术家王雷与作品在展览现场
郅敏 河图洛书·黄河 陶瓷、金属 320cmx70cmx60cm 2014-2016
郑晓雄 迷城系列之罗盘 综合媒介 80x80x90cm 2014
张勇《创世纪》铸铜 82x15x15cm 2014
占研 上帝视角 铝合金板材、铝合金型材、亚克力板材、齿轮、电机等 108cm×108cm×22cm×4件 2016
于洋《60度角》《53秒》《园》 120x120x10cm 2016
陈颖 无人知晓 1000 cm×120 cm×45 cm 毛线 2014年
王礼军《布新》旧家具、粉笔、电视 尺寸可变 2015年
徐升 《刺》《所有方向》不锈钢 120x120x150cm 2017年
苏阿香 心经系列之三 直径90cm 木 2016年
王成普《√2于空间-6》工业用钢筋、不锈钢 尺寸可变 2016
王毅《跃迁》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2016年
文豪《20170526》灰石膏、树枝 11×120×30 cm
谭英杰《六项通道》TPU、木 180 x 180 x 255cm 2016年
李琳琳《伊甸园》综合材料 120 x 120 x 140cm 2015年
卢征远《彼岸》霓虹灯、废弃建筑物 尺寸可变 2015年
梁硕 女娲创业园 影像 2014
附:《在路上: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巡展(北京)》展讯信息
基金支持: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
主办单位: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大千当代艺术中心
支持单位:湖北美术馆、南通市中心美术馆、318艺术网、聖佳曦和集团
总策展人:范迪安
学术顾问:孙振华
出品人:陈湘波 、陶巍
召集人:颜为昕
学术主持:朱小钧、吴洪亮、张新英、盛葳
策展人:彭宝玉、伍诗妮
展览统筹:何岩青、刘晶、杨芳、申晨、王乙卉、杨紫萍
提名专家(以姓氏笔画为序):王少军、王玉龄、王中、龙翔、吕品昌、刘礼宾、孙振华、朱小钧、余丁、陈钢、陈科、何桂彦、吴洪亮、杨剑平、张松涛、张伟、张新英、赵力、姜杰、唐尧、盛葳、董书兵、傅中望、蒋剑韬、焦兴涛、霍波洋
参展艺术家(以姓氏首字母为序):蔡剑超&苏北、陈颖、戴耘、丁浩、何岩青、李琳琳、李夏&关键、梁硕、卢征远、钱若斐、施丹、苏阿香、谭英杰、王雷、王礼军、王毅、王成普、文豪、吴彤、徐升、薛良、于洋、占研、张勇、张增增、郑晓雄、郅敏、周长勇
关键字: 内容标签:大千当代艺术中心,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巡展,范迪安大千当代艺术中心 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巡展 范迪安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