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东湖青年雕塑家邀请展·2017”召开新闻发布会 60件作品将现身华侨城湿地公园

编辑:洪镁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2017年6月30日,“中国东湖青年雕塑家邀请展·2017”在在武汉侨城会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本届“中国东湖青年雕塑家邀请展”由武汉华侨城主办,湖北日报社楚天艺术集团承办,在“共融与共生”的主题下,本届雕塑展60件作品首次公开亮相,这批由海内外新锐青年艺术家完成、由12位提名委员提名推荐的作品,将共同角逐10个奖项并在奖项评出后永久落户华侨城生态湿地公园,其中一件作品还将问鼎本届雕塑展新设的至高奖项——“华塑奖”。

“中国东湖青年雕塑家邀请展·2017”专家团队合影

  在本届“中国东湖青年雕塑家邀请展”中,湖北美术馆艺术总监、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傅中望担任艺术总监,美术批评家、合美术馆执行馆长鲁虹担任策展人。策展人鲁虹介绍10强作品选拔形式:“本届雕塑展由王志刚、吴省奇、吕品昌、殷小烽、鲍海宁、莫一新、董书兵、陆增康、沈烈毅、张松涛、焦兴涛、谭勋12位雕塑界中坚力量组成提名委员会以提名制的形式,邀请涵盖全国各大美术院校的教授、教师,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法国、英国、俄罗斯、立陶宛、韩国等地艺术家参与此次展览奖项角逐。竞选作品提交后,由傅中望、鲁虹会同德国著名艺术家克里斯托夫·芒克,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展望,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批评家孙振华,湖北美术馆馆长、批评家冀少峰,组成专家评委会,将从60件提名作品中最终评选出10件,以作品集中体现当下青年雕塑艺术家的精神面貌,并汇合不同地域的艺术观念,带来思想交流与碰撞”。

武汉华侨城副总经理丁为明致辞

  对于本届雕塑展主题“共融与共生”,主办方介绍表示,一方面“组委会希望以国际化的赛事运作呈现高水准的雕塑作品,以匹配生态的景观、呼应大众的生活,体现城市的风貌,呈现时代的声音,东湖绿道上的雕塑作品,雕塑作品与生态环境的契合度、户外公共性都将被列为评选的重要标准”;另一方面,“共融与共生”的主旨更体现在对大众参与的引导广纳,60件提名作品的雕塑小样将于8月份在华侨城生态湿地公园进行户外展示,同步,开启大众投票,大众可至观看雕塑作品的同时扫描二维码,参与最受欢迎10强作品的评选。“我是评论家”活动同步开展,鼓励大众参与到艺术评论中。

“中国东湖青年雕塑家邀请展·2017”艺术总监傅中望致辞

“中国东湖青年雕塑家邀请展·2017”策展人鲁虹致辞

  鲁虹表示:“本届展览将以武汉东湖绿道为重要组成部分,华侨城生态公园为基地,除了将自然、生态、艺术、人文融为一体,打造国际化的东湖生态艺术半岛。为了与国际惯例接轨,本届邀请展增设提名委员会和评比委员会,以保持评比结果的真实性,相信这会带来当代雕塑最前沿、最多元的创作新成果,还会融合不同地域的艺术观念带来新思想的交流与碰撞。”

“中国东湖青年雕塑家邀请展·2017”正式启动

  谈到“中国东湖青年雕塑家邀请展”的意义,“中国东湖青年雕塑家邀请展·2017”艺术总监傅中望表示:“公共艺术既体现了城市的文明程度,也是文化的窗口。本届的作品中不乏两岸三地和海外的青年雕塑家的提名,不仅面貌多样,同时具备时代的特点,符合‘共融与共生’的主题。在一片公共地标性的区域里,布满了来自世界各地青年艺术家的公共雕塑史,你可以感受到这座城市文化的开放性;当观众走近有雕塑艺术氛围的空间,所带来的关于审美、关于文化的思考,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看到的”。

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王志刚讲解推荐作品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董书兵讲解推荐作品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副院长沈烈毅讲解推荐作品

  “中国东湖青年雕塑家邀请展”已连续启动至第五年,武汉华侨城副总经理丁为明总结说:“从首次让公众参与评审,让居民自主参与人文氛围建设;到开辟公众线上投票渠道,获奖雕塑也首次步入社区;再到直接在城市核心商圈开启雕塑展览,主办方华侨城与赛事组委会不断扩大艺术与公众的接触面。倾听大众的艺术诉求,引导大众参与意见表达,呈现高标准的公共艺术作品,让更多的人理解和热爱艺术,让艺术更好地点睛生活,这才是公共艺术的意义所在。公共艺术,也就此跨越钢筋水泥的厚度,与自然、与城市、与生活完美相融”。

  据悉,“中国东湖青年雕塑家邀请展·2017”10强作品名单将于2017年10月正式出炉并放大落成于华侨城生态湿地公园。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东湖青年雕塑家邀请展,雕塑东湖青年雕塑家邀请展 雕塑
下一篇:得境·取象——2017白羽平油画工作室学员作品展开幕||上一篇:上海嘉禾2017春拍:徐悲鸿《采芝图》1610万元成交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