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唐人两大空间“化学之爱”“无幕可落”齐开幕 探讨国际化年青一代的创作趋势

编辑:罗书银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当代唐人当代艺术中心主空间带来的“化学之爱”群展

“化学之爱”群展现场

唐人第二空间“无幕可落”现场

  2017年8月5日,当代唐人当代艺术中心位于798艺术区的两大空间带来了两场大型的群展:“化学之爱”,以及由年轻的策展人刘婷策划的“无幕可落”。展览呈现了国内外共16位艺术家的装置、影像、绘画、摄影、行为等各类媒介作品,是对当下国际年轻一代最新创作趋势的一次集中探讨。

  在位于主空间“化学之爱”的群展中,呈现了:卡娜,韩青臻,廖斐,刘雨佳,刘张铂泷, 致颖,石至莹,姚清妹,Yorkson9位艺术家的作品。其中Yorkson还在开幕当天实施了一件现场行为作品。

“化学之爱”展览现场  

  该展览最初源于一本有关致幻剂的著作名字。通过化学合成制品,在人体的内部攻克自我。在外部世界,数字技术是另一种由外而内干预社会行为模式的工具化产物,与药物不同的是,她必须通过感官抵达大脑,营建虚拟世界。艺术家的任务之一就是制造幻觉,要么是集体主义幻觉,要么是国际主义幻觉,还有行动派的幻觉和政治正确的幻觉......今天的艺术家制造幻觉的能力超越了前辈。虽然无法定论这一点来自于娴熟的技艺或者真知灼见,但显然最年轻的一代的艺术家更需要幻觉。整个的艺术系统也需要一个“幻觉制造”的梦工厂:那种混杂了北京的尘土味或者上海弄堂洗衣粉味的国际化幻觉,裹挟着对三线城市巨大向心力的成功学幻觉。在等级森严的艺术行业的鄙视链的每一个节点的个体,都换揣着不同配比的自信和自卑,继续为那份幻觉工作。今天的艺术的就好像致幻剂那样,缺乏道德感,但却是一种内在需求。

卡娜,《沌白#5-2》,碳粉末粘合及印在纸上, 100×70cm,2017

韩青臻,《逐渐松弛的右下角》,油画布上亚克力,170cm x190cm,2017

廖斐,《材质No.5 》,布面油画,140×110cm×2,2017

刘雨佳《黑色海洋》,单频电影,彩色,有声,38’35”,2016

刘张铂泷,《清华大学-2,北京》,收藏级数码微喷,152.4x121.9cm,2013

石至莹,《珠子 12》,布面油画,30×40cm,2016

姚清妹,《雕塑一张100欧元纸币》,四屏录像,2014

致颖,《慢跑》,双屏高清录像,一分钟每个, 2014

Yorkson,《致约伯:请远离上帝》,混合媒介装置,2017

上一页 12 下一页
关键字: 内容标签:无幕可落,化学之爱,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无幕可落 化学之爱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下一篇:“从马王堆到山水赋”顾黎明的艺术语言经过了哪些转换?||上一篇:麓山美术馆携手中国五大美院美术馆启幕2017“麓山美术馆年度新秀奖”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