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学海苦航——刘逸生学术成就研讨会暨诗书画展”于广州图书馆隆重启幕

编辑:陈峰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为缅怀和纪念已故岭南文化大家刘逸生诞辰100周年,由广东省作家协会、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等主办,广州图书馆、广东人文艺术研究会、岭南美术出版社协办的“学海苦航——刘逸生学术成就研讨会暨诗书画展”于2017年9月3日在广州图书馆隆重启幕。

刘逸生旧照

  广东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郑雁雄,广东省文化厅厅长方健宏,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党组书记白洁,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程扬,古文献版本学家、古钱币学家、金石学家、历史学家及书法家王贵忱等众多嘉宾出席了本次活动开幕式。

刘逸生晚年读书图

活动开幕式现场

陈永锵赠予刘氏家族刘逸生画像一幅

  广东省作协主席、暨南大学教授蒋述卓,刘逸生长女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圣宜先后在活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会长、岭南画派纪念馆名誉馆长陈永锵特作刘逸生画像一幅赠予刘氏家族,刘逸生最小的儿子刘斯朗代表家族接受赠予。

刘氏家族向广州图书馆捐赠部分刘逸生书法作品和图书

  此外,刘氏家族还捐赠了部分刘逸生书法作品和图书,广州图书馆馆长方家忠代表馆方向刘家颁发捐赠证明,刘逸生长子刘斯奋代表家族接受证书。方家忠表示,2013年起刘家就把逸老的著作、藏书、手稿、剪报等6700余件遗物捐赠给广州图书馆,馆方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开幕式最后,由刘斯奋致答谢辞。

研讨会现场

左起刘逸生、莫仲予、徐续

  刘逸生(1917—2001)广东中山人。20世纪知名报人、杰出诗词家、书法家。以《唐诗小札》《宋词小札》为中国现代诗歌赏析学新流派开山。并有《龚自珍诗集编年笺注》《漫话三国》《诗话百一抄》《刘逸生诗词》《学海苦航》等多种著作,其对龚自珍诗的注释更属开创独诣之作。

“学海苦航——刘逸生学术成就研讨会暨诗书画展”现场

  刘逸生出身贫寒,小学尚未读完就去香港打杂工谋生,之后的学术成就完全靠自学成才,本次活动的主题《学海苦航》正是来自刘逸生的同名自传。刘逸生当过店员,学过木工,后来到香港新闻记者联合会工作。经一段时间的考察,总编辑让他当见习校对,以后他转辗在多家报社工作。由于刘逸生勤奋努力,有不断进取的精神,且知识丰富,由校对做到编辑。

“学海苦航——刘逸生学术成就研讨会暨诗书画展”现场

  1949年,刘逸生在《华商报》当编辑之时,广州解放。华商报接上级通知,人员和物资转到广州创办《南方日报》,刘逸生回到广州,在南方日报社工作。1957年秋,当时的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提议在广州创办一张晚报,定名为《羊城晚报》,刘逸生参与创刊工作,负责《晚会》的编辑业务。

“学海苦航——刘逸生学术成就研讨会暨诗书画展”现场

  刘逸生的代表作《唐诗小札》就来源于其当时在《晚会》副刊上所开的同名专栏,该专栏以通俗有趣的语言普及中国传统诗歌,把知识性、趣味性和优美的文字与深入浅出的解释融合起来。1959年10月31日发表第一篇,到1960年10月断断续续写成52篇,随写随发。之后在广东人民出版社结集出版,初版52篇,再版72篇,重订本增至100篇。这本薄薄的小书影响极大,从1961年印成小册之后被多个出版社再版多次,共出版逾百万册。

刘逸生书法作品

  中山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陈永正认为此书之所以成功,除了时代际会之外,缘由有三:“一是诗学,二是诗功,三是文采。三者兼备者,当代殊不多见。”

蜗缘居感旧图

手卷-感旧图

  另一位中山大学中文系的教授黄天骥表示,这本《唐诗小札》不仅受到广大文学爱好者的热烈欢迎,而且对像他这样从事古代文学教学科研的教师来说也有极大的裨益。黄天骥认为,虽然《唐诗小札》不是一部理论性的著作,但是刘逸生通过对唐诗赏析的实践,相当系统地阐释了他在诗词鉴赏方面的观点、方法,提供了符合中国诗歌创作特色的评论、鉴赏方法。因此,该书实际上是我国诗歌鉴赏学的一部奠基之作。

手卷-陈永正

手卷-刘斯奋

  本次诗书画展由两部分内容构成,一部分是刘逸生的书法作品,另一部分是广东美术界、书法界等画家、书法家为纪念刘逸生而特意创作的作品,以此向刘逸生致敬。同时,岭南美术出版社还出版了与展览配套的《百年逸堂·刘逸生先生纪念集》。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17年9月23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宋词小札,唐诗小札,学海苦航,刘逸生宋词小札 唐诗小札 学海苦航 刘逸生
下一篇:南超:因艺术之名召集生活艺术的合力||上一篇:伦勃朗、维米尔、哈尔斯将移师上海龙美术馆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