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艺术为人民——鲍加油画作品展在京开幕

编辑:房卫 来源:雅昌艺术网华东站
 

  2017年9月19日, “艺术为人民——鲍加油画作品展”在北京中国文联文艺之家展览馆隆重开幕。

  本次画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安徽省美术家协会承办。这是安徽省连续第三年在这里举办“艺术为人民”主题展览,既是纪念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三周年、喜迎党的十九大的一项重要活动,同时也是向首都人民汇报近年来安徽文艺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取得的丰硕成果。

  鲍加先生是我国著名画家,曾任安徽省文联副主席,安徽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主席、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理事,是新中国培养和成长起来的著名油画家,为安徽油画体系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安徽省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是安徽省美术界的领军人物。

开幕式现场

安徽省文联主席 吴雪主持开幕式

安徽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林勇致辞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杜军致辞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杜军表示,秋季的北京正是一年中最色彩斑斓的时节,老舍先生曾将北平之秋称作是天堂。在这样美好的时节,很高兴来参加鲍加先生的油画展。鲍加先生的作品丰富了北京秋天的色彩,让这个老舍先生笔下的“天堂”更多了一种别样的风情。

  鲍加先生的作品饱含着现实主义的人文关怀和真挚情感,充满着浪漫主义的宏大叙事与火热激情。在近70年的艺术生涯中,他通过自己锲而不舍的创作,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为时代而讴歌,为人民而表达,为自然而感动的艺术家个案。他的艺术人生是积极的、向上的、昂扬的,无论艺术道路如何坎坷,也无论生活际遇多么艰辛,他始终保持着不懈的创作激情,保持着对艺术的真诚挚爱,勤勉创作,笔耕不怠,作品蔚为大观,艺术建树卓越。此外,鲍加先生曾经长期担任安徽省美术家协会领导职务,竭力为艺术繁荣发展无私奉献,热忱为艺术家们尽心服务,表现了一个艺术工作者的谦逊、虔诚与操守。所有这些都值得我们广大后辈艺术家学习和借鉴。

  在传统绘画评价体系中,人们通常会用艺人和匠人来区分艺术创作的高下品位,而“工匠”一词似乎带有了贬义。其实,古代艺术家多讲“艺匠经营”“匠心独运”,并不贬抑所谓的“工匠”“艺匠”。庄子讲庖丁解牛“以技进道”,也包涵了“技匠”“艺匠”对于“入道”“进道”的作用。在世风浮躁的今天,人们提倡“艺匠——工匠精神”,实际上是倡导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精神,而这正是我们当下艺术创作所要努力的。鲍加先生的艺术人生对“艺匠精神”作了很好的体现和诠释。鲍加先生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坚持走油画中国化道路,坚守现实主义创作方向,目标明确而矢志不渝,不断磨练和提升自我,不断突破和超越自我,意匠经营,以技进道,终成大器。他为油画中国化提供了一个具有个性特色的范本,他自然成为现当代油画中国化的代表性画家之一。

 

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张松宣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先生贺词

著名油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特约艺术顾问、中国油画学会常务理事钟涵致辞

著名油画家鲍加先生致辞

  鲍加,1933年9月出生,安徽和县人,祖籍歙县,国家一级美术师。1949年6月起,从事艺术创作和美术组织工作,曾任安徽省文联副主席,安徽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主席、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理事,是新中国培养和成长起来的著名油画家,为安徽油画体系的建立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青年鲍加就创作了《毛主席在马鞍山钢铁厂》《淮海大捷》(合作)《毛主席在共青团九大》等主题鲜明、构图庞大、人物众多、气势恢弘的油画作品,以饱满的革命激情和才情独具的艺术禀赋,引起了中国美术界的注目。有的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收藏后,至今仍然作为中国油画史上的经典之作不断出版和展出。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鲍加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背起画箱走向生活,随地质勘探队骑着骆驼深入新疆塔什拉玛干沙漠腹地,攀登阿尔卡勒特尔大冰川,深入葛洲坝水利工程工地……,创作出了《激流——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油画和《大漠千里》《极目楚天》《长江第一大坝工地》等一批以祖国建设为主题的作品。这也构成了鲍加油画鲜明的艺术个性和现实主义特色。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鲍加从关注社会转向亲近自然,从宏大场面的渲染转向日常景观的呈现。但即便是在自然风物的创作中,他也仍然坚持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他笔下的风景,无论是故乡的老屋、小河、老牛,还是边陲的草原、森林、骆驼,都有着很强的写实倾向,有着很深刻的精神内涵。在坚持进行室外色彩写生的画家越来越少的今天,鲍加的乡村风景系列《皖南古巷》《寂静的深院》《家乡的老树》等,以及域外风景系列等,都是面对自然,直接写生而创作,散发出浓烈的生活气息和触手可及的生活质感,温暖而朴素。这些借自然而化为艺境的作品获得了美术界的肯定和好评。

  在近70年的创作实践中,鲍加饱含着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情,坚定地走着艺术为人民、向生活探索、到大自然中采撷艺术素材的道路,始终如一地追求自己的艺术梦想,努力攀登艺术的高峰,耄耋之年,仍保持不懈的创作激情。鲍加曾说:“我钟爱表述纯朴、温馨、宁静的乡土风情,挚爱含蓄而气度平和、响亮而富有韵味、绚丽而不失淡稚的色彩语言,力图在抒情的意境中,表现出令人愉悦、酣畅的审美情趣。”

  作品赏析:

《大漠千里》(1984年)

《钢厂》(1958年)

《古城的早晨》(1957年)

《黄山白龙桥》(1994年)

《激流-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81年)

《毛主席在共青团九大》(1965年)

《毛主席在马鞍山钢铁厂》(1959年)

《天坛》(1957年)

出席画展开幕式的各位领导和嘉宾有: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屹、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赵实、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左中一、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 吕章申、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杜军、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 纪连彬、中国美术馆副馆长 安远远、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操龙灿、安徽省文联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陈田、安徽省文联主席、巡视员吴雪安徽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林勇、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央美院教授靳之林、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特约艺术顾问、中国油画学会常务理事钟涵著名画家、中国美院教授闻立鹏、著中国美院教授 李骏、中国美院教授崔开玺、中国美院教授潘世勋、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闫平、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王克举、中国驻芬兰大使馆原武官章长慎、出版人周昭坎、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焦小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原院长李向伟、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原院长张自申、苏州大学教授 钱流、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李成民、安徽省美协原主席鲍加、安徽省美协原主席 章飚、中国画学会副会长王涛、安徽省美协名誉主席张松、水彩画 柳新生、安徽省文联副主席、安徽省美协主席杨国新、安徽省美协秘书长 谢宗君、安徽省合肥市文联党组书记 司胜平、评论家,安徽省美协原副主席 刘继潮、安徽省美协原副主席罗朗、安徽省美协顾问巫俊、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副主任、安徽省美协顾问班苓、安徽省美协副主席、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高飞  安徽省美协副主席郑天君 、陆小和等。


关键字: 内容标签:
下一篇:中华艺术宫与井冈山美术馆共建签约仪式举办||上一篇:“2017艺术深圳”圆满收官 成交比例高达98%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