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张鼎 ©张鼎工作室
9月23日下午,艺术家张鼎最新个展“漩涡”在上海香格纳画廊开幕。
张鼎个展“漩涡” 展览现场
在画廊一层空间里,艺术家仅带来一件作品——《漩涡》,伴随这件放置在半空中的影像装置,整个空间被渲染成不同色彩,每一位观众既是信息接收者,同时也切实参与在作品中。
张鼎,1980年出生于甘肃省张掖,2003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油画系后搬至杭州,就读中国美术学院。2004年,他开始定居上海。
2007年个展”工具“现场 图为作品《工具 3》©香格纳画廊
2007年,张鼎举办首场个展“工具”,声音系统首次大规模地出现在他的作品中。张鼎自称,这场展览后,他对未来开始有了明确的方向。展览一个月后,他完成了早期代表作——短片《大时代》。直至今日,短片里的“马”形道具依然放置在他的工作室里。
2011年个展“开幕”现场 ©香格纳画廊
2011年,张鼎举办个展“开幕”,并第一次将表演带入展览现场——开幕当晚,他邀请DJ和几位俱乐部舞者,在炽热的红色灯光下与作品进行舞步的对话。
2014年个展“一场演出” 现场 ©香格纳画廊
2014年对张鼎而言很重要。在个展“一场演出”里,他邀请了4支乐队植根于北京的乐队,现场翻唱了13首摇滚曲目,意图致敬1991年莫斯科红场摇滚音乐节的传奇摇滚演出。此后,他的作品——无论是装置、短片、摄影,都可能和表演进行“共振”。它们,或是实验的、无目的的,也是个性的,体验的。也是这一年,张鼎发起了“控制俱乐部”厂牌,它以极客、巨型视觉声音装置、音乐等基础,建立控制和反控制的主题。
2015年“龙争虎斗”现场 伦敦ICA ©张鼎工作室
2015年,张鼎开始了现场表演项目《龙争虎斗》,该项目灵感来自李小龙的同名电影。至今,不同版本的《龙争虎斗》已在英国ICA、上海chi K11美术馆和新加坡演绎过。每一次,张鼎都会因地适宜,完成独特的版本。以伦敦ICA的《龙争虎斗》为例,艺术家通过线上公开征集的方式,邀请了26支英国本土以及来自德国、美国等国的乐队与音乐人参与演出。展览期间,张鼎将ICA剧院转化为巨大的镜屋,在镜阵和吸音体装置之中,两支风格迥异的乐手即兴演出。首次《龙争虎斗》维持了两周。
2016年“龙争虎斗II”现场 上海chi K11美术馆 ©张鼎工作室
2016年“龙争虎斗III”现场 新加坡 ©张鼎工作室
一年后,“龙争虎斗II”选择了17支国内外乐队,共带来8场演出。开幕阵容包括:美国脉冲电子艺术家Kelvin Lords、 “撒把芥末”创办人、从事即兴音乐和田野录音的颜峻,以及独立音乐人Anuar Kaldekhan、“上海Techno之子”马海平组建的先锋音乐团体“上海异人唱馆”VS利兹双人锐舞组合 Chrononautz等。
张鼎尊重“即兴”的魅力,同时不愿“复制”。据他回忆,伦敦ICA曾建议在当地复制“一场演出”,但他婉拒了。他给出理由:“我们与英国的文化背景不同,英国又是盛产音乐的地方;最重要的是,他们和我们在某些方面没有共识:首先,他们没有社会主义背景;其次,大家听音乐的背景也不同,我们很晚才接触到这些西方摇滚乐;再次,红场演出的传奇,所谓一个音乐节瓦解了一个体制的说法,对他们无效。因此我觉得没必要把北京的项目搬过来。”
正是其想展开“开放性的工作”,张鼎不断在综合作品中展开变化的可能性。去年九月,他特别忙碌:9月3日,他于上海外滩美术馆推出项目“风卷残云”;9月6日,他邀请音乐人Noise Temple,与独立舞者段婧婷、郑杰和钱婷婷尝试快闪式表演“没为银海”;9月22日,他的项目“龙争虎斗III”登陆新加坡。
从上述经历可见,过去几年,张鼎保持着高频次的创作,持续“发力”。
张鼎
Vortex /漩涡
2017
装置 | LED显示屏、接收卡、发送卡、视频拼接器、计算机、伺服电机、驱动伺服器、减速机、行走拖链、PLC控制器、PLC数据线、六类网线、电源线、铝合金滑轨、齿条、滑块、配电柜、钢板、钢管、镀锌管、氟碳漆
445x1776x1100cm
四声道声音
而一年后的今天——同样是在艺术旺季的九月,他仅带来一件作品。想必,这股“漩涡”,他蓄势已久,只待今天。
(本文“漩涡”方面照片由香格纳画廊和艺术家提供)
关键字: 内容标签:张鼎,香格纳画廊张鼎 香格纳画廊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