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外景图 主展览主题“连接thisCONNECTION:共享未来的公共空间” (鲍伶俐/摄)
10月15日,由上海市城市雕塑委员会主办,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以下简称艺术季)正式对公众开放。本届艺术季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由一个大型的主展览、8个实践案例展、6个联合展组成,展览期间,100多场SUSAS(空间艺术季)学院活动将依次进行。
民生码头8万吨筒仓外景图
本次艺术季的主场地位于上海浦东民生码头筒仓,它标志着上海“东岸”的艺术发展进入新阶段。值得一提的是,这座高达48米的筒仓,曾是亚洲最大的粮仓,而由于历史原因,多年废弃不用,沉寂多时。此次,经建筑师柳亦春的改造下,筒仓不但重回公众视野,同时赋予了艺术的魅力。柳亦春称,8万吨筒仓是在“改造性再利用”原则下的一次积极尝试,如何利用好巨大而封闭的筒,令其既保持原有外观,又能体现建筑已被赋予新的内容,是改造期间最大的挑战。
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新闻发布会
展览现场 策展人李翔宁(右)为媒体和观众进行现场导览
“连接thisCONNECTION:共享未来的公共空间”
本届艺术季的主展览由斯坦法诺·博埃里、李翔宁、方振宁共同担任主策展人,展览由四大主题展和12个特展组成,共吸引了近200多位设计师、艺术家、建筑师等一同参与,作品数量超过200个。四大主题展分布于8万吨筒仓、257库,及周边开放空间,展览的四大主题分别是“T-Topology/公共空间形态”、“H-Heterogeneity/社区文化多样”、“I-Infrastructure/基础设施连接”、“S-Shanghai Urban Sample/上海都市范本”,四大主题的英文首字母组合生成“this”,指向主展览的主题“连接thisCONNECTION”。在布局设计上,主要的大型作品集中在筒仓一楼。据悉,每个筒仓下方大约有100平方米空间,用于陈列1至2位艺术家的作品。
展览现场 8万吨筒仓一层空间
此外,12个特展分别位于筒仓辅楼和257库:主要包括“与水共生:世界优秀水岸空间案例展”、“建造当代的文化图景”、“当代中国的多元建筑实践”、“与水共生:世界优秀水岸空间案例展”、“马列维奇视觉年表”等展项组成,汇集了中外众多建筑师及艺术家对城市、建筑、空间的探索与实践历程。
展览现场 8万吨筒仓一层空间
实践案例展
本届艺术节的实践案例展选取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空间,从建设发展实际出发,通过策展与市民文化活动等多种方式,展示城市空间公共艺术改造方案及实施效果。本次8个实践案例展包括三大类型:一、滨水等城市公共空间复兴;二、社区空间营造和更新;三、历史风貌的保护和重塑。
筒仓不同楼层中分布着各个展览项目
联合展
联合展是社会团体自发组织开展的与空间艺术季主题相关的公共艺术展和群众文化活动,侧重公共艺术方面,是空间艺术季文化艺术方面的补充,旨在丰富各类公众文化活动。
本次6个联合展分别是2017首届中国城市公共艺术展、“青年倾向”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公共视觉优秀作品双年展、陆家嘴滨江金融城公共景观装置展、“城市之光,周而复始”国际高等艺术学院公共视觉艺术交流展、2017“渡·爱”外滩艺术计划和临港新城与公共空间的未来链接。
257库 展览现场
SUSAS学院
SUSAS学院整合各方资源,搭建公众参与平台,策划一系列课程和活动,发挥展览教育作用。它一方面为专业人士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另一方面希望能够感染和激发市民更多地了解关于城市、建筑、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的相关知识,带动市民了解和热爱城市,参与到城市更新实践中。开幕日,本届艺术季邀请北川富朗、马岩松,以及亚历杭德罗·扎拉-波罗于现场举行学术报告,拉开了本届艺术季的序幕。
下面,我们来看看重点参展艺术家:
Alejandro Zaera-Polo
AZPML建筑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曾担任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院院长、贝尔拉格建筑学院院长,曾任教于耶鲁大学等。现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院,并担任2017首尔双年展总策展人。
B.I.G
一个由建筑设计师、产品设计师、设计思考者组成的在建筑、城市等多领域广泛合作的位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国际化事务所。
詹姆士·康纳 James Corner
詹姆士·康纳场域操作景观事务所是一家位于纽约的领先的景观设计和城市设计实践机构。其代表作品有纽约高线公园、芝加哥海军港,大至城市区域和复杂的后工业场地,小到精致的细节设计,都体现出其强烈的当代设计特点。
张轲
2017年阿尔瓦·阿尔托奖得主,是第13位获此殊荣的建筑师,也是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建筑师。2001年创办的“标准营造”工作室现已成为国内最优秀的设计团队之一,代表作品有微杂院、西藏娘欧码头、成都青城山石头院、阳朔商业小街坊等。
弗朗西斯·凯雷 Francis Kéré
创立了Francis Kéré建筑事务所, 他的作品获得了许多著名奖项, 如全球可持续建筑奖、BSI瑞士建筑奖、马库斯奖、全球HOLCIM 金奖和谢林建筑奖。
张永和
与鲁力佳共同创立非常建筑事务所,曾执教于多所建筑院校。目前,他在同济大学、北京大学与麻省理工任教授。
北川富朗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三年展总负责人,Kosanti基金会主席,也担任东京都立大学客座教授,美术和音乐的爱知县立大学客座教授。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Olafur Eliasson
丹麦-冰岛艺术家。他的艺术创作由他的感知、运动、自身体验和感受所驱动,并一直努力使艺术得到更广泛的社会关注。其创作多元,包括雕塑,绘画,摄影,影像和装置,并在世界各地展出。
劳伦斯·维纳 Lawrence Weiner
美国重要的概念艺术家,从60年代晚期开始在作品中大量使用语言符号,并将其作为艺术创造中的重要的工具和媒介。
黄永砯
曾参与创建重要艺术家集体“厦门达达”(1986),参加国际最重要的艺术展项,如威尼斯双年展(2005),上海双年展(2000,2012),Monumenta (2016,法国),也在国内外诸多权威艺术机构办展,如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08,北京),沃克当代艺术中心(2007,明尼阿波利斯)等。
吴为山
国际著名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席,中国雕塑院院长,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尹秀珍
1963年生于中国北京,作为一名中国当代艺术的女性领军人物。她的作品通过对旧物的拼接,传达对于现代社会全球化与同化问题的探索。
(本文艺术家个照由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提供,鸣谢艺术家)
关键字: 内容标签:公共艺术,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民生码头8万吨筒仓公共艺术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民生码头8万吨筒仓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