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大红大绿&亮金色 如此画荷只服百岁老人饶宗颐

编辑:刘倩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饶宗颐 《莲莲吉庆》 中国画 纸本设色 138×34cm ×四联 2012年 中国美术馆藏

  大红配亮金,这是饶宗颐在中国美术馆个展的展厅主色调,就如同他笔下的荷花,多以金色、大红、绿色为主画面,寥寥数笔,辅以金粉铺满画面,充满着富贵却没有一点俗耐之气。

  整个展厅如同这次展览的主题一样——莲莲吉庆,再加上一百岁的老人精神抖擞,坐着轮椅从香港千里迢迢来到北京,这本身就是一件吉祥喜庆之事。荷风清香,文意浩荡,人艺俱老,诗情洋溢。

开幕式现场

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致辞

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馆长李焯芬教授致辞

开幕式由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致辞

开幕式现场前排左二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前排左三为展览主角饶宗颐先生

展览开幕之前,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前来看望饶宗颐先生并参观展览

  2017年11月18日上午,“莲莲吉庆——饶宗颐教授荷花书画巡回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围绕饶宗颐先生所作荷花题材作品展开,呈现其诸体兼备的书法风韵、泼墨点染下荷花的万千气象。 

  此次展览继法国展出之后巡展至北京。展览之际,饶宗颐先生及其家属、饶宗颐学术基金将通过此次展览将4件(套)中国画和6件(套)书法,共计10件(套)精彩作品捐赠给国家。所以此次展览也属于中国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系列展览之一。

饶宗颐

  饶宗颐,字伯濂、固庵,号选堂,1917年生于潮州,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80余年,博古通今,融贯中西,是一位闻名遐迩、享誉国际的汉学家、国学大师,被誉为“国际瞩目的汉学泰斗”“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与钱钟书、季羡林并称为“北钱南饶”和“北季南饶”。“目含慈意、长眉奕奕,谦和而内蕴骨力,仿佛古代章回小说中的高人、仙人。”吴为山这样描述他所熟悉的饶宗颐:“饶公的面容带着荷花般的笑容。”

饶宗颐《心生大欢喜连五言联》 国画 书法 2011、2013年 纸本设色

  饶公,是学界对饶宗颐先生的尊称。饶公的荷花素有“饶荷”之称。饶宗颐先生曾说过,他近年来喜欢绘写荷花是有一定的因由。他父亲为他取名“宗颐”,是要他宗法宋代理学大师周敦颐。周敦颐一生喜爱荷花,他的《爱莲说》是自古以来称颂荷花最重要的一个篇章,但是诱发“饶体荷花”的最重要引子,应为八大山人的《河上花卷》。饶宗颐先生作荷花,以自然的荷花姿影为其形,以古人的墨笔荷花为其韵,以心中的清涟高洁为其神,乃成“饶荷”之貌。

饶宗颐《四色荷花金咭连五言联》 国画 书法 2012、2013年 纸本设色

  饶宗颐博通于甲骨文、古文字学、上古史、艺术史、诗词学,乃至书画音律,可谓是“业精六艺,才备九能”。学术的光华往往掩盖了世人对其艺术创作的亲近与认识。饶宗颐先生自髻龄习书画,此后未缀丹青,及至百岁高龄亦笔墨挥洒不息。其书画秉承了中国明清以来文人书画的传统,流露出文人士夫气息。他主张不仅诗、画两个门类息息相关,所有的学问都可与艺术一脉相通。是真正集学问、艺术、才情于一身的鸿儒。

饶宗颐《四时荷花屏风》 国画 2012年 纸本设色

饶宗颐《红荷墨叶四幅》 国画 2014年 纸本设色

饶宗颐《红荷墨叶》 国画 2014年 纸本设色

  吴为山馆长评价道:“饶公主张‘学艺双携’,所有的学问皆可以同艺术一脉相通。其生命与学术之研究往往成为艺术创作可汲取的滋养,并能于古人笔墨之上迭出新意,自成一家。细赏饶公画作,笔法、造型和构图乃至整体气韵,落笔之处,既得古风,又有新意。在学问的滋养与润泽下参合诸家笔意,诗书画一体而呈现出融融化机。观饶公字和画,皆能在精微与广大之中获巨大的情感、精神空间,体现人生与艺术的魅力。其书,时汉简、时魏碑、羲之、鲁公、东坡、文长……跌宕峥嵘、流水行云,所谓集深厚功力与诗人才情于一体,气质使然也。饶公非常注重‘气’,写书法、做学问都要讲究气,而且气须一以贯之。饶公沉潜为学的静气;涵养道德的骨气;还有其翰墨中的金石之气;丹青中的灵秀之气……我更注重饶公内在的‘古’气,其古,乃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研和推动儒释道文化在当代的继承和发扬。”

  展览呈现在中国美术馆13至17号展厅,将展出至11月26日(逢周一闭馆)。展览由中国美术馆、香港大学主办,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承办,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事务局、饶学联汇、联合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支持。

饶宗颐《戒、定、静、慧》 书法 2016年 画布设色


关键字: 内容标签:荷花,中国书画,水墨,中国美术馆,饶宗颐荷花 中国书画 水墨 中国美术馆 饶宗颐
下一篇:2017全国大学生艺术年度大展“学院之光”30+30嘉菁英特展启幕||上一篇:当代艺术的“钢铁侠”们,如何完成介入社会的冒险?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