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每一个天使都很可怕 谢菲水彩个展为何“无法形容”

编辑:刘爽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谢菲在其作品前

和批评家彭德老师在展览现场

  11月25日下午,“无法形容 —— 谢菲个展”在西安美术馆2号展厅开幕。策展人为杨超,艺术总监为白夜。艺术家、策展人同观众进行了开幕分享与对话

  此次水彩个展展示了谢菲近两年作品,有两部分构成:一部分内容表现拐卖儿童题材,一部分是与此组作品气质相近的部分作品。谢菲借由作品表现对社会人群的关爱,用艺术的语言将爱和温度传达出去。以展览的方式提出问题,引起观众思考。

No.1 107x105cm 2016 纸本水彩

No.2  107x105cm 2016 纸本水彩

《刺猬的骄傲》No.1 96x182cm 2013 纸本水彩

《灰姑娘的风筝》No.3 136X106 2011 纸本水彩

对谈现场

  西安美术馆馆长杨超:当代艺术追求的,更重要的是追求思想。我们有一个想法,我们每一个展览都能对社会发生一定关系,能引起社会的思考。我们西安美术馆有个想法,就是推倒美术馆的围墙。并不是我们要几千年的西安艺术现实推倒,是要推倒我们西安美术馆精神上的围墙。一个美术馆的发展,如果跟社会没有关系,不能走向社会的公共空间,我们认为这个艺术是无效的艺术。如果美术馆的展览仅仅是艺术家、批评家和个别艺术爱好者自娱自乐的平台,那么这个平台也是无效的。因为艺术必须和社会的公共空间发生深刻的关系。这才是美术馆的发展方向。

  批评家彭德:这个水彩画的展览观念很到位。在三年以前,谢菲画的身边的孩子,那是家庭观,现在画的是一种社会观。她这个主题及时表现了现实中的中国问题,也是一个世界问题。世界各国都有这种现象。它也是一个意识问题,非常典型。在24孝里,对弃婴是非常麻木的。父母只有一个,孩子可以再生。这个是非常典型的。在古代一直有杀婴的存在,它也是合法的,这个一直流传到近现代。所以这是人类问题,也是一个意识问题。

  此次展览艺术总监白夜:我们探讨主题的时候,大家一起在给展览起名字,怎么能去了解谢菲作品的感觉。我们每个人包括谢菲都起了好多的名字,但是后来每一个人都觉得无法将作品的感觉表达出来。后来就不约而同的“无法形容”。第一个无法就是我们社会的一种没有法。形容是谢菲对孩子的一个面貌、容颜。谢菲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来面对这帮孩子,她要用笔墨来表达。用一个艺术家的表达方式来告诫我们,拐卖儿童和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

谢菲对谈上发言

  当代艺术家、著名建筑艺术设计师马清运看到这些作品后在前言中感慨:“谢菲画中表现的是一些被拐卖后又被找回,但却没有人认领的孩子们。如果灵魂的丧失是指灵魂和身体分离,这些孩子的灵魂被两度剥夺。这些孩子经历了什么,谁都无法想象,谢菲也无法想象。她选择了接近他们,不去表达她无从想象的他们的经历。她从两个端头接近这些孩子。一端她离他们很近。你可以感到她的身体在和孩子们一起游动,似乎她再给他们灵魂,另一端,她离孩子们很远。他们的形态模棱两可,他们的面容隐隐约约。似乎她恐惧她也会再一次抛弃他们的灵魂。就这样,这些孩子和世界形影不离,若即若离。他们是天使,我们是天使。这令我想起一句话,每一个天使都如此可怕。”

上一页 12 下一页
关键字: 内容标签:谢菲,水彩个展,西安美术馆谢菲 水彩个展 西安美术馆
下一篇:精诚所至2017秋拍即将举槌 巴金信札、巨幅明代长卷、黄笃维作品亮相||上一篇:观看之道?五位教授在光达告诉你答案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