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女性主义理论的美学实践:“问题日记”在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开幕

编辑:洪镁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2017年11月29日,“问题日记”在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开幕。本次展览由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德国对外文化关系学院共同主办,由Dermis P. León和刘凡担任策展人,邀请Andrea Sunder-Plassmann、Elizabeth Ross、刘凡、Iris Schieferstein、栗子、Marina Grzinic+ Aina smid 、Marisa Caichiolo、Mathilde ter Heijne、Pamela Martínez、Sandra Ramos、Sandra Vásquez de la Horra、Tanja Ostojic、炭叹、Tea Mäkipää、王娅茗、吴静、乙蒙17组艺术家围绕女性经验,从批评的工具和构建的话语出发,勾勒出女性主义艺术发展的概貌。

“问题日记”部分参展艺术家合影

“问题日记”展览现场

Andrea Sunder-Plassma《活人造型》录像装置 2012(图片版权所属©Andrea Sunder-Plassma) 

  Andrea Sunder-Plassmann的作品将摄影、超8和16毫米电影的表演结合在一起,创建临时的和特定场地的装置,探索对象和环境之间的协同作用,以及观察者作为工作中的一个元素所产生的影响,她利用摄影来研究时间、光线和空间,考察感知和人性。

“问题日记”展览现场

Elizabeth Ross《将自己放入她人的鞋里》 摄影 2017 

  Elizabeth Ross始终保持着对女性问题的关注。自2008年以来,她致力于对移民现象和穿越不同地域女性的生存状态的研究。她最近的相关项目名为“领域转移”,获得了墨西哥一个重要的奖项SNCA奖,以及SNCA的成员资格。

“问题日记”展览现场

刘凡《美丽中国》系列 摄影 2017

  刘凡的作品探索了自我的身份建构问题。它去除了历史构成物中那些被连续生产、复制并被强化的概念,呈现出的一种个体的自由状态。她记录了苦苦追寻自我的过程中,对自我在历史构成物的符号迷宫中迷失方向的叙述。

  Iris Schieferstein以大胆使用标本而闻名,她用动物的不同部位来创造新的生物,以操控自然。艺术家将人类和客体混合,质疑了现场死亡和美丽的概念,在时尚与魅力的碰撞中,带着可避免的需要和艺术中急需改变主导思想和因素的内容。

“问题日记”展览现场

栗子《一次别离》 录像 2016

上一页 12 下一页
关键字: 内容标签:女性主义,当代艺术,BigHouse当代艺术中心女性主义 当代艺术 BigHouse当代艺术中心
下一篇:巴亚铭首次个展“走夜路请放声歌唱”开幕 呈现清新温暖的童话世界||上一篇:一场移步换景的长江图 北京时代美术馆推出“云中渔歌”艺术展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