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会现场
2018年1月6日下午3点10分,由知里与知外( I&Os)设计者王雪瞩担任出品人,方所、行动亚洲作为支持机构的知里与知外跨界艺术展“成都5位女艺术家的柔软与坚韧”分享会在太古里方所拉开帷幕。
展览现场
现场参展艺术家郭建婷、胡顺香、蒋雨、王小双、曾妮不仅分享了各自的艺术历程,同样展示了与知里与知外跨界合作的包袋。
郭建婷作品
艺术家郭建婷崇尚简约与环保, 一如她的包一样,低调而收敛暗藏独特审美。”此次展示了她的作品《门》,“在北京的时候以前常在公园的湖泊边练瑜伽,湖面游着天鹅,几个大烟囱矗立在远处 腾腾冒着烟。这个场景其实很魔幻的。后来搬家了,两年后的一天,故地重游,湖泊旁边突然伫立了一尊 40 米左右巨大的观音像,在四周红色枫叶的簇拥下,在阳光灿烂的午后天空中,金色的面部身形显得特别辉煌夺目。”郭建婷惊于那座观音像前面牌坊上的佛教揭语:入世问欲知何因得此身,出此门应了夙愿利有情,横批“解脱”。她呆立其下,泪如泉涌。几经沉淀之后便有了她的代表作《门》系列。
胡顺香作品
“我的作品在很多人看来是比较黑暗的,我恰恰认为暗透了得以见光明,我是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艺术家胡顺香给她的这款包取名为《第十三根肋骨》,她说这取自圣经流传甚广的一个故事:传说上帝创造了亚当,又用亚当其中一根肋骨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女人夏娃;既是禁忌之爱,又暗示了彼此相爱的人注定 是对方的骨中骨,这种连和使人得以完整。所以胡顺香把这根肋骨称为第十三根肋骨,它代表了疼痛且完整的爱。香香认为,活着即是体验,体验各种痛苦和快乐,这也是她希望通过这款包能传递给大家的理念。”
蒋雨作品
“我觉得世界存在的意义远非我们的思考所能触及,有比思考更重要的是亲近与感知。这种感觉就像触摸丝绒的感受:细腻温暖心存悦然。”蒋雨的作品以女性的视觉,安静而细致地诠释着知觉所能触及到的生存环境,她的创作通过孩童、动物、植物、空间等等现实中的存在,以些微超现实的方式把“纯真”的体验带回给大家,并在爱与温暖中引申对自然的关注。
王小双作品
艺术家王小双信仰自然而然,做到自然而然。“自然而然的成为这样。”她的灵性便在于她这句对自己画作风格形成的概括。不管是知里与知外 的包也好,做艺术品也好,一个很大的功能即是为生活增添一点点色彩。而关于她的包想带给大家的是,一种独立的审美标准,希望可以引导大众对美的理解。
曾妮作品
作为教授的艺术家曾妮不仅热爱美、热爱自由、热爱生活,更是一位设计达人。“很多人朝拜的那个张飞庙,其实根本就只是山寨版。”曾经生活在长江边的她了解有关这里的一切:老的张飞庙因为长江水位上升如今已经隐没在百米下的水里,被人遗忘,而一座崭新的庙宇被建在海拔更高的位置受人膜拜。曾妮感慨这种历史人文被粗暴更改、文化假象被推崇的现实,用一首看似情诗的文字表达其惋惜之情,诗中的女人哀叹失去的容颜和爱情,隐喻人文环境被无情摧毁,旨在唤醒人们对自然的保护、文化的尊重以及对经典的重拾。
5位参展艺术家与知里与知外设计者王雪瞩合影(左起:胡顺香、王小双、郭建婷、王雪瞩、曾妮、蒋雨)
谈及此次No Answer系列与艺术家的跨界合作,活动出品人、知里与知外设计者王雪瞩表示这是一件相互喜欢,一拍即合的事情。“艺术家是一个较于自我且高度敏感的群体,创作无疑是一个从内向外的过程,在这个方面与知里与知外 的品牌理念有着共通之处。正如艺术家是一群遵循自己并最终成为自己的人群,艺术同样是知里与知外包袋品牌的核心元素。在大家眼中,她们是著名艺术家,在知里与知外眼中,她们首先是一个个有趣,柔软而坚韧的人。知里与知外希望通过这系列的合作,把她们的故事,创作思想带给大家。希望让在迷茫中的人都能在鼓励中携手前行,也对想要了解自己的人有所启发,知里与知外,成为自己。”
现场嘉宾合影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月21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艺术跨界,成都方所,知里与知外艺术跨界 成都方所 知里与知外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