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开幕现场
2018年1月17日,“雪域丹青•匠心筑梦——青海唐卡绘画艺术精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是中国美术馆对口支援青海文化建设扶持项目,展出老、中、青三代31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青海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手绘精品48幅。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致辞
现场领导嘉宾观看作品
现场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与艺术家交流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这次展览是我们支援青海文化建设的项目,唐卡艺术植根于历史和宗教,也植根于伟大的自然,特别是青海高原,山青、水秀、天蓝,就像经幡一样五彩缤纷充满了美,唐卡艺术通过艺术家们对美的表现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宗教文化当中美的因素传达给观众,中国美术馆举办此次展览,不仅是对青海文化事业的支持,更是对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支持,将这些艺术家们的创造和美丽心灵在中国美术馆里展示给全国的观众,是新年当中最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
展览现场观众观展
展览现场观众观展
艺术家现场创作
艺术家现场创作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此次展览呈现的作品以热贡唐卡为重点,作品还来自青海西宁市,玉树、果洛、海南、海北藏族自治州,类别有彩绘唐卡、红唐卡、黑唐卡、金唐卡等多种,既有传统题材又有现代生活的创新内容,代表了青海唐卡绘画艺术的新水平。主办方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让各位观众能感受到唐卡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更希望能通过观看展览,进一步走近青海,了解青海,感知青海高原神秘久远的历史和多元多彩的文化。
娘本《五大天堂》2003年110X500cm
娘本《弥勒菩萨》2005年117X80cm
东智才旦《极乐世界》105X180cm
斗尕《白度母》2002年 95X70cm
夏吾他《释迦牟尼五第子》2017年108X80cm
展览同期,青海省还带来了一台大型原创民族舞剧,剧名就叫《唐卡》,于1月17日、18日晚在保利剧院演出。
青海唐卡艺术,发源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地区,历史上这里称作热贡。藏语“唐卡”,意为卷轴画,唐卡与彩塑、堆绣、木刻等,统称为“热贡艺术”。唐卡又是“热贡艺术”的代表,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十八世纪以后,大批热贡艺人携艺出游,其足迹遍及四川、甘肃等地以及蒙古、印度和尼泊尔等国家,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绘画作品,艺人在游访中博采众长,吸收各家精华,最终形成了热贡唐卡工艺细腻、色彩浓艳、富于装饰性的独特艺术风格。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历史见证;同时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也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件艺术瑰宝。
曲智《资粮田 》2012年130X87cm
更登达吉《释迦牟尼生平图》 2013年 111X85cm
西合道《八马财神》2010年100X72cm
西合道《白度母》2013年120X84cm
罗藏旦巴《大威德金刚》2016年78X110cm
唐卡是地域文化积淀、民族精神智慧和个人艺术才华的完美结晶。唐卡是艺术化的社会历史,是心灵生活的纯净表达,是善与美的信仰方式。因此对于今天新时代的社会、文化和生活,它是具有独特意义和价值的。
扎西尖措《水月观音》2016年125X125cm
夏吾角《时轮金刚》2013年118X88cm
夏吾角《五部文殊》2015年,100X75cm
更登达吉《二十一度母》 2013年 111X85cm
据悉,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唐卡艺术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在文化部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界的热情关心下,青海唐卡艺术和唐卡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据文化部门统计,目前青海省唐卡绘画艺术从业人员达5万余人,年销售收入近10亿元,成为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重点产业,在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文化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青海省文化部门期待通过提升青海唐卡绘画艺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彰显工匠精神,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新时代青海文化的繁荣兴盛。
展览由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中国美术馆、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共同举办,呈现在中国美术馆10、11、18号厅,将展出至2018年1月28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热贡唐卡,青海,中国美术馆,唐卡热贡唐卡 青海 中国美术馆 唐卡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