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魔金石青年艺术家群展 进入当代艺术的“迂回”方式

编辑:罗书银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魔金石空间“迂回进入”门口展出的作品:谢蓝天 《门外的送餐电瓶车》 现成物  尺寸可变

  2018年1月19日,魔金石推出群展“迂回进入”,参展的11位青年艺术家为:aaajiao、黄炳、刘野夫、刘茵、娜布其、宋拓、王墒、王旭、Cici Wu、谢蓝天、于吉&颜峻。此次展览距离魔金石空间上一次群展“差异引擎”已经过去四年。展览关注新一批青年艺术家的创作状态,带来每位艺术家近期的艺术项目。

aaajiao 《404404404》,2017,油墨,海绵滚轮,尺寸可变 ED 3/5

刘野夫 《随机目标》,2017 年 10 月 2 日北京地铁 2017  110×146.7cm

  展览旨在探讨观者所见与非所见之间的差异,以及艺术家如何超越既定边界进行创作。以迂回的方式前进绝不等同于三心二意,而是放眼于那些并非近在眼前的事物——正因为图像无法囊括任一事物的全貌,令我们从中获得了某种愉悦感。由此,距离如何使“有效”变得可能?为了发现并更清楚地说明人与物,我们寻找策略、暗示与制造身体体验所能提供的种种选择。本次展览的众多作品试图从嘈杂中捕捉或过滤出特定信号,以此阐明我们对某一现象的体验。

王墒作品

娜布其雕塑作品

娜布其  《空间外的风景》 No. 4,2015,不锈钢喷漆,400×80×10cm

作品细节

  导演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ślowski)曾称,身为电影导演有如参加障碍滑雪:前方面临重重阻碍,艺术家需要运用高超的技巧穿梭其间,寻找一条高效的路径从滑雪场回到观众中去。这一手段既是掩饰也是抵抗。在他看来,这是一场对抗束缚的比赛。间接地接近世界将令我们有何收获?想象一下,假若障碍杆之间更为分散——迂回究竟为进入提供了怎样的渠道?

宋拓 《加油好男儿》 2016 单频录像 6分41秒

黄炳 《欲望 JUNGLE》 2015 单频道动画 6分50秒

  这些迂回的方式是多样的:

  娜布其、王墒、于吉和颜峻观察系统的平衡关系与平衡的打破,亦关注自然、身体、和物本身的生命力;

  另一些艺术家——如aaajiao,刘野夫,刘茵,Cici Wu——则以或极简、或讽刺的方式制造出介乎真实和虚幻、在场与不在场间的叙事;

  而黄炳,宋拓,谢蓝天,无疑将这些隐秘微妙的叙事和关系扩展至社会层面,他们的方式或许更加诡谲,也或许更加激进。

刘茵 《两个战士》,2015,纸上铅笔,水彩,丙烯,78.7×109.2cm×2

Cici Wu, 《外来物#1 毛茸茸的光(王旭和Cici)》,2017

手制乳白色玻璃,CDS 反光板,orange + orange LED 指示灯,开关,充电电池,电子板,存储卡,花泥,花椒,矿物颜料,胶水 10.16×12.70×8.89cm

  整个展览的讨论议题是比较丰富的,因为不是在艺术家中强求共性,而是希望他们之间的差异能使“迂回”和“进入”的可能变得多样化。

  艺术家共11位,大多比较活跃,很多也曾获国内外重要媒体报道如artforum,LEAP等,并参加如巴黎东京宫,光州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等重要机构展览。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展出至3月18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影像,装置,雕塑,青年艺术家,魔金石空间影像 装置 雕塑 青年艺术家 魔金石空间
下一篇:2018上海设计周“共同模式”启动:构建设计梦想共同体||上一篇:外交使团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论坛 探讨“欧洲人与中国艺术”系列讲座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