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洛杉矶艺术博览会闭幕 中国国家展区让海外主流社会爱上中国艺术

编辑:张天宇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张平(左二)、文化参赞古今(左三)、文化领事王瑾(左四)参观洛杉矶艺博会中国国家展区。(摄影:美新社记者 陈瑾)

  当地时间1月14日,第23届美国洛杉矶艺术博览会在洛杉矶会展中心闭幕。连续四年参展的中国国家展区得到了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的大力支持。2017年,时任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刘健前来中国国家展区参观;2018年,现任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张平到访中国国家展区,两任总领事均对展区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国家展区以不懈的努力,在文化贸易“走出去”的道路上做出了成功的实践。

  美国当地时间1月14日,第23届美国洛杉矶艺术博览会(以下简称“洛杉矶艺博会”)在洛杉矶会展中心闭幕。在为期4天的展期中,作为洛杉矶艺博会连续4年的优势项目,在文化部支持下,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主办、中传财富(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具体实施的中国国家展区再一次收获了学术与市场的双丰收,并得到了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的大力支持,以及洛杉矶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张平、文化参赞古今、文化领事王瑾,洛杉矶艺博会创始人、总监金·马汀戴尔,华语区总监陈伟梅等嘉宾与中国国家展区参展艺术家交流。

  1月12日,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张平前往洛杉矶会展中心,参观了第23届洛杉矶艺博会中国国家展区,并与来自中国的参展艺术家、机构代表进行了交谈。张平对中国国家展区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在洛杉矶艺博会这一国际化的高端平台上举办中国国家展,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良好机会,洛杉矶艺博会是个优秀的文化交流和交易平台,期望有更多的中国艺术家、画廊和艺术机构参展。张平希望各位艺术家坚持文化自信,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当代世界艺术潮流相结合,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满足人民群众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不断拓展中国艺术作品走向世界的道路。

  此外,张平还会见了洛杉矶艺博会创始人、总监金•马汀戴尔,双方就中美文化交流及中国国家展区的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据统计,截至1月14日展览闭幕时,第23届洛杉矶艺博会的参观量已达到6.5万人次。中国国家展区以“东方气韵”“墨意檀香”“品味风格”“时代镜像”四大板块,再次不负众望,成为全场焦点

  中国国家展区各个板块吸引媒体和观众聚焦

  成交热络中国艺术品吸引海外藏家

  在本届中国国家展区中,传统与当代继续实现了和谐共生,并以“东方”元素作为展览的一大亮点。连续4年参展,让中国国家展区在海外观众中小有名气,此次展览不仅有曾经在中国国家展区购买过作品的藏家特地前来欣赏展览,也有很多观众慕名而来,成为中国国家展区新的“粉丝”。

  “东方气韵——刘以林的艺术空间”以雕塑、钢笔画、油画展现了一个创造力旺盛的艺术家对艺术表达的多重方式。展览期间,该板块作为中国国家展区乃至整个洛杉矶艺博会的特色亮点受到一致好评,前来探讨艺术理念、咨询购买事宜的观众络绎不绝。其中,雕塑《中国武术》、油画《翔》《鱼翔浅底》以每件作品数万美元的均价,被3位幸运的当地藏家收入囊中。收藏《中国武术》的伊朗裔藏家迈尔夫妇对刘以林的作品赞叹不已。他们表示,要将刘以林的作品摆放在居室客厅的显要位置,并为其作品聘请设计师专门设计适合的展架,以便更好地展示作品。

  在“品味风格——传统工艺的古典与浪漫”板块,由全国工商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全国工商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艺术红木家具专业委员会选送的企业国寿红木、红宝轩、鲁班木艺、明堂红木、泰和园、卓木王以及工艺美术师胡小军、郑峰的作品参展,展区观众络绎不绝。两位当地华人藏家对红宝轩的参展作品“大明雅韵•辉煌腾达官帽椅”的优质选材、精湛工艺赞不绝口,最终以近2万美元的价格将作品收入囊中。

  参展艺术家刘以林作品被海外藏家收藏。

  不虚此行参展艺术家与机构收获颇丰

  “东方气韵——刘以林的艺术空间”通过多种媒介,全方位呈现出刘以林丰富的艺术创作。刘以林表示,通过此次展览,让他再次深刻认定“原创”的重要性。曾获得奥斯卡奖的好莱坞电影特殊音效编导与设计专家理查德•安德森对刘以林的作品给予了极高评价,并邀请刘以林一同创作艺术作品,在刘以林看来,这些来自异国的赞赏也要归因于作品的原创精神。

  “在我看来,艺术的创新不应局限在技术领域,可以看到,很多艺术家的技术已十分纯熟,要想再达到飞跃式的发展会很困难。艺术的创新是整体的,是观念加技术的发展。其中,特别要重视原创,只有原创才能赋予艺术源源不竭的生命力。”刘以林说。

  “墨意檀香——中国文人的诗意栖居”展出了当代艺术家尚春、郭志红、安泊金的水墨作品,与河北旺年鸿红木、河北艺朵木石艺术茶桌椅相映成境。该板块在河北省委宣传部和文化厅支持下,由河北省对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具体组织。该中心主任白迎金表示:“参加这次艺博会,首要是看重美国主流艺术品消费人群和机构对展会的关注,符合我们拓展对外文化贸易的需求;同时也对河北当代艺术及红木艺术品做了一次推介,现场展览销售的同时,受到组委会艺术总监、机构和众多观众喜爱和关注,引发海内外大量主流媒体采访和跟踪报道,虽是首次亮相,收获颇丰,不虚此行。”

  参展艺术家尚春的水墨作品,在本次展览中成为一大焦点,其巨幅作品《坐标》登上了洛杉矶艺博会组委会的Facebook宣传首页。尚春表示,早在参展前,他对参展作品的选择进行过长时间考虑,最终选择“生命”主题作品参展。“生命的主题跨越了时间和空间,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关于生命的思考是东西方人都能够解读的”。事实证明,尚春的“生命”主题系列创作确实引发了海内外观众的共鸣,有当地观众表示:“我很喜欢尚春的《坐标》,作品中的年轮看起来很像指纹,植物的生命、人类的生命在作品中得到重合,这12个单独的画面又像是西方的12星座,让我从年轮中看到了整个宇宙。”

  参展艺术家郭志红表示,洛杉矶艺博会的藏家层次比较多,包容性很强,“此次参展,为我今后的创作做了很多提示,能够更加开放,与世界的文化艺术语言进行接轨,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和展示平台”。

  本届洛杉矶艺博会的参展机构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当地的一大文化盛事。

  此次在“品位风格”板块展示作品的全国工商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是继2017年之后,第二次参加洛杉矶艺博会中国国家展区。会长宋建文表示,这一届展会的效果比2017年还要好。“一是客流量明显高于2017年。从展览开始到现在,现场一直是摩肩接踵,而且多是外国面孔;二是探讨作品艺术理念、咨询作品价格的观众比去年多。”宋建文介绍,一位女士详细询问参展企业代表、泰和园董事长邵湘文关于松鹤延年茶台的创作构思,当知道作品价格30万美元,她连声说“不贵不贵,原来以为的价钱要比报价高得多”。

  宋建文认为,2018年商会参展收效甚佳的原因,包括展示设计、认知程度、展位位置等几个方面。首先在展品品种上,除了原有的红木家具、工艺美术作品外,增加了绘画作品,不仅使原先空白的墙面增加了色彩,而且使起初偏重古典传统的风格增加了当代时尚的调剂。其次是海外观众对中国元素的认知度越来越高。“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连续两年亮相洛杉矶艺博会,让外国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元素,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不熟悉到熟悉,进而发展到关注和喜爱。最后是今年展位的位置人流密集,也说明主办方增加了对中国元素、中国作品的关注程度和认可程度。”全国工商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副会长、艺术红木家具专委会执行会长林伟华说。

  亮点频现老牌艺博会焕发持久生命力

  作为美国西部规模较大、历史较悠久的艺术博览会,洛杉矶艺博会在23年的历程中,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并根据学术与市场的反映,调整艺博会展示结构,使之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比如,在2017年美术馆专区备受好评后,今年艺博会上,洛杉矶美术馆、美国西部奥特里博物馆、拉美美术馆、墨西哥瓜达拉哈拉大学艺术博物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奇卡诺研究中心、 LAUNCH艺术中心、加州美国非裔美术馆7家美术馆和机构展出了特别项目。另外,本届艺博会新增的Design区域,展出了与设计艺术、家居装饰相关的艺术品,也获得了理想的效果。同时,位列“特别项目”区域的中国国家展区,继续以大体量、高规格的整体推广,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的互通与交融。

  洛杉矶艺博会华语区总监陈伟梅表示,美国观众一直对中国元素有着浓厚的兴趣。“这里的中国元素并不是指某个特定的符号,而是作品中反映出的东方精神。”陈伟梅介绍,在本届洛杉矶艺博会上,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中国元素,比如刘以林的雕塑“十二生肖”系列,虽然作品是抽象的,但可以看到它的形体、姿态都是源自东方的;又比如尚春的水墨作品,用中国传统的墨、宣纸,加上当代语言的呈现,营造出西方人也可以读懂的当代水墨作品。

  陈伟梅表示,很多美国人是中国水墨的忠实拥趸,其中也包括金•马汀戴尔。“水墨板块是中国国家展区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元素的极好体现,可以看到,这些来自当代水墨艺术家的作品不仅继承了东方传统文化的悠久文脉,又融入了如抽象形式等当代审美的元素,对于西方人来说也是容易理解和接受的”。

  在肯定中国国家展区成绩的同时,陈伟梅对华语区的未来很有信心:“通过7年来的展出和传播,华语板块已经进入稳定发展的状态,也得到美国业界的广泛认可,交易量正在逐年攀升。当然,我们也会随着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这一板块的方向和展出方式,2019年更值得期待。”


关键字: 内容标签:洛杉矶艺博会洛杉矶艺博会
下一篇:用艺术开启一个“美妙世界”:时代美术馆最新当代艺术展开幕||上一篇:李杰、崔洁双个展:玩转“空间”的种种可能性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