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孙歌VS酒井直树:欧洲中心论之下,亚洲理论体系如何突围?

编辑:杨晓萌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普遍与特殊:何为亚洲性”讲座与对话现场

  2018年1月28日,由中间美术馆和歌德学院共同主办的讲座与对话“普遍与特殊:何为亚洲性”在北京中间美术馆会议室举办。此次活动是展览“失调的和谐”进入最后一周的前夕,中间美术馆所举办的两场重要学术演讲活动之一。

  本次活动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孙歌教授与康奈尔大学亚洲研究与比较文学系酒井直树教授,就他们近期在亚洲问题的研究和思考发表主题演讲,并在演讲之后结合亚洲近代以来的历史进程展开对话。在文化研究中,我们很容易陷入“普遍性”与“特殊性”的陷阱:轻视民族个体差异的“普遍性”原理,与过分突出 “特殊性”,即强调不可比性的文化相对主义主张,同样无益甚至危险。在谈及“亚洲性”的时候,我们必须进入历史,重新审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真实关系,尝试建立有效的分析视角。【艺术头条全程直播:酒井直树对话孙歌|普遍与特殊:何为亚洲性】

  在此之前,1月27日,策划“失调的和谐”展览的四位策展人黄建宏、神谷幸江、金宣廷、卢迎华在歌德学院举行了一场对话。他们回顾了这个历时三年的展览的发起过程、巡回经过,并分享了从这个展览所引发出的在策展实践上的尝试与思考。与此同时,四位策展人还从自身的经验出发,展开分析在亚洲语境中面对亚洲的实践和艺术史论述中的种种困境展开工作的可能与挑战。【艺术头条全程直播:策展人对话:从艺术史的视角回看八、九十年代之交的东亚】

中间美术馆馆长卢迎华主持讲座“普遍与特殊:何为亚洲性”

  “这样一个关于亚洲的讨论将在长远的时间段中,对于促进近邻之间的彼此关照和交流、从周边认识自己起到重要的意义。”对于举办此次讲座的目的,中间美术馆馆长卢迎华这样说到。

康奈尔大学亚洲研究与比较文学系酒井直树教授发言

  在本次讲座中,酒井直树教授首先从亚洲和政治美学的概念为切入点探讨亚洲与理论的关系。“9·11事件”后,一股极端的爱国主义情绪让美国的亚裔人士感到了不安全感,这与20世纪30年代早期后工业国家如美国、日本的反移民种族主义运动相似,在这样的历史时代背景下,西方与亚洲的分野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针对这样的提问,孙歌教授认为“酒井直树的问题核心是认识论的问题,他认为全球认识世界的方式是被欧洲中心论的思维方式制造出来的,而我们亚洲的学者又不加思考地接受这些既定的预设。虽然胡塞尔抵抗欧洲的种族主义、纳粹主义,但他是在欧洲中心论的框架内抵抗的。酒井直树致力于砸碎这种框架。”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孙歌教授发言

  “我理解和声援酒井直树的战斗,但我所采取的方式表面上与酒井直树相悖,但目的是一样的。我强调亚洲有存在的必要性,并认为如果我们要彻底打翻欧洲中心论的预设,必须要依靠亚洲式的思考才能真正有效地抵制欧洲中心论。”

  随后,孙歌教授从两方面对“普遍与特殊:何为亚洲性”进行深入地探讨,1如何利用亚洲的理论资源建立普遍性的理论?2亚洲如果要生产自己的理论体系,有多少理论形态是可以创造的?孙歌教授认为中国的“形而下”理论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亚洲式思考方式。

酒井直树教授(左)与孙歌教授(右)对谈

  最后,针对此次讲座,中间美术馆卢迎华总结到:“我们美术馆之所以要举行此次讲座,一个最重要的困境和挑战在于工作当中,我们往往面临的不仅仅是欧洲中心论这样的意识形态的压迫,更多的是来自于我们对于自身的忽视和歧视,以及不自觉地在欧洲中心论这样意识形态结构的影响下,对自我的忽视。所以在美术馆项目的设置上,甚至是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希望能够打开一些可能性和新的路径,针对我们如何更好地认识自己,如何更好地珍视自己的工作,甚至对我们所立足的历史基础和思想基础进行更好地认知,这也是我们举办此次讲座的价值所在。”


关键字: 内容标签:酒井直树,孙歌,中间美术馆,亚洲性酒井直树 孙歌 中间美术馆 亚洲性
下一篇:“圣唐创意成都当代艺术季-2018第一回展”启幕||上一篇:《四川戊子书画院创建十周年书画诗文集》新书发布会于兰博中心圆满举行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