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一杯咖啡的时间,领略时代的变迁 中国摄影七人展启幕

编辑:刘爽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展览海报

  慵懒,冬日的午后;醇香,一杯咖啡的浓度;熙攘,车水马龙的街道。历史上演,时代变迁。德国杜塞尔多夫DCKD莱茵美术馆推出《却顾所来径:中国摄影七人展》。七位艺术家:陈团结、秦岭、许培武、杨小兵、张辉、资佰、周伟的四十余件作品,通过记录摄影,艺术家以作品为媒介,阐述自己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一场视觉盛宴,缩短了中国到德国的距离;一次艺术交流,增进了与艺术名城杜塞尔多夫的关系。品一杯咖啡,观一次变迁。

  “却顾所来径”引自李白的诗句: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取其“回望来时路”之意,回顾中国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差距的变化、南北经济的差异、日常生活的转变等诸多现象,艺术家以作品为媒介,阐述自己与社会发展的联系。

  一方面,这些作品是对中国城乡发展的陈述。例如艺术家许培武、秦岭、杨小兵呈现的便是自已所观察到的城市变迁。地处沿海的广州,延续了自古以来的“通商口岸”角色;内陆的古城西安,展现的是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的城市发展格局。资佰、周伟的作品是对宗教文化的图像报告。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纹身,介绍的是图腾背后少数民族的精神世界;三江汇流处傈僳族的生活状态,呈现的是交织着不同宗教信仰的乡村发展。另一方面,这些图像也以记录的方式,重新介绍着原本就发生、存在的社会现象与生活状态。艺术家陈团结、张辉的作品,前者记录的是终南山隐士的修行,后者记录的是社火这一民俗在当下传承、表达的方式与状态。

  (展览开幕式现场)

  展览迎来了众多德国观众,在开幕式上,展览主办机构德国DCKD协会郭健主席、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事馆文化领事何文波先生、德国Malkasten美术家协会主席Robert Hartmann 先生、701艺术协会主席Jürgen Büssow 先生、展览学术主持海杰、艺术家代表张辉分别致辞。对各方人员的辛勤付出表示肯定,对各方支持机构表示感谢,对将中国文化、艺术与德国艺术家、民众交流表示支持。

(701艺术协会主席Jürgen Büssow 先生与杜塞尔多夫艺术家交流观感) 

  (展览现场)

  正如文化领事何文波先生所言:“我相信无论从摄影专业角度,还是从本次摄影展的主题出发,这些摄影作品一定可以在杜塞尔多夫、在北威州与本地的艺术家以及社会公众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学术主持海杰先生表示,本次展览的每位艺术家,从不同侧面反应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一些面貌;通过艺术的视角,观察中国的一些城市。希望观众可以在观看的过程中,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馆文化领事何文波致辞,图片来源:戴阳)

  (学术主持海杰先生致辞,图片来源:戴阳)

  (策展人张嘉茜与杜塞尔多夫德中友好协会代表交流)

  在《却顾所来径》展览研讨会上,中德专家就“记录摄影”、“摄影的文献性”、“景观摄影”、“中国速度”等议题做出了深入探讨。德方艺术家Kanjo Take先生认为中国的速度永远比德国快一些。比如上海的磁悬浮列出,虽然技术来自德国,但却先在中国投入使用。

  (艺术家Kanjo Take 先生与DCKD执行馆长舒阳在研讨会上阐述个人观点,图片来源:戴阳)

  与会人员有著名策展人、艺评人Anne Schloen 博士,DCKD顾问、701艺术协会主席Jürgen Büssow 先生,艺术家Kanjo Take先生,摄影家Christian Steinmetz先生,西安美术馆馆长白茜,独立策展人董钧,独立策展人、艺评人海杰,独立策展人舒阳,西安当代美术馆馆长邢茜,艺术家张辉等。

  (研讨会现场,图片来源:戴阳)

  (艺术家张辉向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事馆文化领事何文波、DCKD德中艺术设计交流协会会长郭健介绍艺术作品)

  (左起:策展人张嘉茜,展览媒体负责人李旸,Jürgen Büssow 先生,观众,策展人乔枫,华侨,艺术家张辉,艺术家Kanjo Take先生)

  (DCKD德中艺术设计交流协会主席郭建,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事馆文化领事何文波,DCKD执行馆长舒阳,与策展团队外联杨铭、策展人张嘉茜、媒体王娜、李旸、设计张轩诚合影)

  (策展人张嘉茜与赞助机构代表张磊先生合影)

  2018年4月6日,《却顾所来径:中国摄影七人展》在德国杜塞尔多夫DCKD莱茵美术馆成功开幕,同日,还成功举办了学术研讨会。未来还将展开更多公教活动,希望与民众产生更多互动。特别感谢2016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会人才培养项目《丝绸国际艺术策展培训》、西安崔振宽美术馆对展览的协助。


关键字: 内容标签:却顾所来径,中国摄影七人展,德国杜塞尔多夫DCKD莱茵美术馆却顾所来径 中国摄影七人展 德国杜塞尔多夫DCKD莱茵美术馆
下一篇:用电影来写作诗歌 冰逸发布长诗剧本《废墟的十二种哲学》||上一篇:杨晓阳做客重庆美术馆 就“器道并重 一人一品”进行艺术访谈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