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以茶馆见证时代变迁 “见证交通茶馆——陈安健个人作品展”揭幕

编辑:李璞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展览现场

  2018年4月14日,由了了•艺术传播机构主办,邓昭宇担任出品人,王林作为策展人的“见证交通茶馆——陈安健个人作品展”在在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正街4号附5号交通茶馆开幕,并同期在交通茶馆和四川美术学院黄桷坪校区内的坦克库艺术中心两处场地展出以陈安健《茶馆系列》为主的油画作品。

坦克库与交通茶馆为此次展览的两处展厅

  陈安健1959年生于重庆,毕业于中国当代艺术史上最负盛名的四川美院油画系77、78级,同学中名垂青史者不知凡几,但他并未将眼光放在轰轰烈烈的当代浪潮中,而是守着川美校门不远处的一家地道的重庆老茶馆“交通茶馆”默默观察和揣摩这里的茶客、茶馆、茶生活,并于1999年开始将茶馆茶客入画,到2018年,《茶馆》系列已经进行了20年,从未中断,该系列创作也多次在全国美展等重要展览中参展和获奖。好友陈丹青曾在《地方与画家》一文中评价陈安健的《茶馆》系列:“故乡不等于艺术。有时,故乡是艺术家的怨地,可是每一位艺术家都有自己的‘原籍’与诞生的‘地方’……我确凿记得那天在陈安健的画前这才自觉来到四川,怎么说呢,就好比去年站在维米尔画前,于是身在荷兰。这两位老兄的画境岂可相较?!但姑且将这对照降到最低层次:借取时髦辞令,我们不是要追究艺术家的‘文化身份’么,很好,什么是我们大家抹之不去的文化身份呢?咱们别谈文化吧,单论身份,那么,这两位同志就都是不折不扣的‘地方画家’。”

  陈丹青所言的“文化身份”不仅与陈安健的写实技法有关,更与他坚持多年的“茶馆”主题密不可分。

坦克库展区作品

  巴蜀地区向来被认为是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陆羽《茶经》开篇就写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顾炎武在《日知录》中也提及“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交通茶馆的历史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从1987年开始正式营业,迄今30年,装潢一如往昔,直至今日仍是人字顶棚、青砖立柱,木制的方桌和长椅都在几十年的人来人往中被磨出厚而光亮的包浆,顶棚也已经被熏出好看的焦色。该茶馆得名于运输工人们的休息区——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黄桷坪是老重庆一处颇为繁忙的运输中转站,附近的美院、电厂、铁路局,都有车队集中于此,为便于职工和工人们休憩,政府出面将九龙坡区交通运输公司原有的会议室和办公室改建为交通茶馆和交通旅馆。30年来中国经济风云变幻,重庆作为直辖市,市容几番改头换面,黄桷坪街道也经过多次改造变迁,交通茶馆始终屹立,却与陈安健老师个人的努力分不开。

交通茶馆展区作品

  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交通茶馆同大多数曾经的国企附属单位一般陷入经营危机,生意难以维持,作为茶馆的老茶客,陈安健主动向老板提出每月补贴茶馆1000元,让他们将这家茶馆经营下去。几年后又有一家网吧老板看中该地段,意图租下老茶馆改建成网吧,这次陈安健干脆找上运输公司,将茶馆的承租权抢到手中,以维持茶馆原状——这个“原状”不仅包括茶馆的外貌内景,甚至连茶水价格也多年未曾随物价飞涨,2009年时还是“白开水八毛,盖碗花茶一块五,盖碗绿茶两元,竹叶青三元”,而到2017年,这个价格才缓慢升至“沱茶3元,冰糖菊花4元,竹叶青7元”,以及“自带茶叶2元”——这一选项在现代的茶馆茶楼中,早已遍寻不见。不管是无意还是有心,陈安健为交通茶馆所做的一切,不仅为他自己的创作保留了一处真实的取景窗口,也保留下了一处难得的文化标本,用当下流行的概念来说,陈安健与交通茶馆相辅相成,互相成就,已成为重庆文化的一张名片,这张名片背后镌刻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码头文化、川蜀茶经以及中国现当代艺术源头等多重文化、政治、经济含义。

坦克库展区展览现场

  而在《茶馆》系列的艺术价值方面,正如该展览策展人,著名批评家,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王林所撰写的展览前言中所述:“陈安健从苏派写实到照相写实,致力于当下经验、日常表象与民间生活的真实描绘,尽可能减少主体表现的过度介入,这显然是对不断强化的政治功利倾向性的反拨。他所逆袭的正是‘高大全’和‘红光亮’相结合的革命文艺及其集体语言方式,一方面反讽专制权力话语的虚假虚伪,另一方面旨在确认底层人文的真实自在。其舞台聚焦的写实场景,不仅有现场描绘地点的直接性,而且凸现了对普通、平凡与日常的个人专注。边缘人群也好,底层生活也好,最重要的就是他们的生存状态自有其人类学价值,不为权势权贵所左右。陈安健以平民化的自我观察,让作品充满市井味、烟火气,因之而成为特别具有地方性的民俗图像,不啻是对强权之下百姓心态及身体感觉的揭示。其作品呈现出来的生态事实和民间记忆,在今天的中国具有呈堂举证的特殊意义,其真实性有目共睹,确定无疑。”

  活动当天,下午在川美黄桷坪校区内就此次展览分别展开了由王林、何桂彦担任学术主持的研讨会。近30位批评家就陈安健作品及黄桷坪艺术生态与交通茶馆,讨论了关涉到文化更新和当代艺术的众多问题。

开幕式现场的观众

陈安健在川美读书时的老师马一平在开幕现场

开幕式现场,陈安健的老同学们

陈安健在川美时的室友,艺术家程丛林在开幕现场

四川曲艺研究院著名清音演员曾恋在开幕式上表演清音

  当天晚上,交通茶馆内的一曲由四川曲艺研究院著名清音演员曾恋的清音表演拉开了“见证交通茶馆——陈安健个人作品展”的开幕。圈内好友悉数到场,与陈安健同为77、78级的同学也都来到现场,像罗中立、周春芽、叶永青、程丛林、杨千、秦明等艺术家,以及陈安健当年的老师、艺术家马一平都来到现场为其“扎起”。

展览出品人邓昭宇

  开幕式上,主办方了了•艺术传播机构邓昭宇致辞时表示,本次展览筹备了两年多的时间,终于如期与大家见面,感谢与此次画展有关的所有人。了了•艺术传播机成立于1999年,这一年很巧的也是陈安健开始画茶馆的那年。非常有幸,我们与陈安健老师一同工作了20年,今后我们还将一如既往的把工作做好。

策展人王林

  批评家王林作为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在致辞中表示,黄桷坪居民和川美师生一起共同生活了30余年,而保持着原生态的本有的面貌的交通茶馆是许多川美学人习艺、从艺、自由自在的生活场所,是川美血统得以延伸和扩展的非常重要的根据地。陈安健今天的展览是川美77级辉煌艺术成就的历史骄傲,也是黄桷坪作为中国著名艺术社区的骄傲。在一个全球化、国际化资讯传播与共享的时代,这里也可以成为中国的重庆城,世界的黄桷坪。所以,见证交通茶馆就是见证一个在地在场的艺术家——陈安健先生,见证历史,见证艺术的意义。

叶永青作为陈安健的同学代表讲话

  叶永青作为陈安健的老同学,在致辞中表示交通茶馆作为九十年代末四川美院的第二课堂,一直是学生了解社会的一个窗口。“我们今天看到像陈安健这样的画家,我觉得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信心,我们四川美院长期以来被人看作四川画派,四川画派基本的传统就是从伤痕到批判现实主义的东西,都给这个社会贡献了既热爱生活,但是又跟现实和生活保持敌意的状态,在陈安健的作品里还是能看到和时代的隔膜。陈安健打动我们,是因为他永远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和努力还在这个时代之外,这样的艺术家,所以我们要向安健这种永远不能和时代和解的这样一个人表示致敬。”

藏家代表陈先生

  陈先生作为最早收藏茶馆系列油画家的藏家之一,在现场分享自己与陈安健茶馆系列艺术作品的故事时谈到,自己在二十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在了了•艺术传播机构看到了陈安健画的重庆街景,那些熟悉的场景一下吸引住了他的目光。此后,陈老师开始了他的茶馆系列,用他的画把我们那些茶客和那一段历史真实地再现。感谢交通茶馆,感谢陈安健老师,感谢了了的邓总,让我们用20年的时间来见证一个茶馆的历史和发展。

四川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黄政

  四川美院党委书记黄政致辞时表示,四川美院培养了以77级、78级为代表的一大帮油画界代表人物,陈安健老师也是其中一个。。陈安健画茶馆的这20年,所反映社会的变迁,也代表了我们国家的一个历史进程。四川美术学院艺术家的作品长期以来是以思想的精深、艺术的精湛、制作的精良而著称,我们出人才出作品,希望像陈安健老师这样的艺术家继续沿着这样的方向发展。

重庆市文联副主席杨矿

  重庆市文联副主席杨矿致辞时谈到,当黄桷坪成为一方艺术的沃土,可能是陈安健最早发现老茶馆这座绘画艺术的富矿,20多年来他坚守在这块深井,为我们呈现了丰富而多彩的世界。茶馆是中国社会最平民的生活现场,我们重庆人都喜欢在茶馆找到自己的位置,感谢陈安健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温暖和感动。他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最市井最平民的重庆生活,也是我们最熟悉的生活,感谢陈安健先生为艺术平添了情怀与温度。

重庆市美协副主席徐亮

  重庆市美协副主席陈亮致辞时表示,陈安健此次的展品布置非常认真,在老旧、斑驳的墙上,一块顶天立地的钢化玻璃,斜面挂的就是安健先生的茶馆系列,也就是交通茶馆的作品,那种光影的投射就给人一种时光的感觉,令我非常心动。可以说陈安健在他的艺术道路上应该说除了四川美院以外,得益于黄桷坪的交通茶馆,而交通茶馆也得益于安健先生的作品,交通茶馆能够几十年历久弥新,依然如故,应该是跟安健先生的艺术作品分不开的。交通茶馆和陈安健的关系深深具备生活的关系,而且今天的展览能感受到现场作品的关系,这是非常贴近生活的一次活动。

艺术家陈安健

  本次展览的主角、油画家、四川美术学院教授陈安健致辞时首先对到场的嘉宾表示感谢。在他看来,交通茶馆已经是黄桷坪地区文化符号的体现,黄桷坪情结已经在大家心目中深深扎了根,经过二十年的时间,希望茶馆系列作品能够承载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见证时代与社会的变迁。绘画是我一生的钟爱,让我的人生充满了快乐,所以我很自足。今天的展览是对二十年茶馆创作的回望和小结,也是我今后创作的起点。

  在陈安健作品展的时候,同期举行的还有“生活在黄桷坪——驻地居民六人摄影作品展”,呈现他们眼中的黄桷坪。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7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陈安健,交通茶馆,了了•艺术传播机构陈安健 交通茶馆 了了•艺术传播机构
下一篇:刘以林艺术作品研讨会在北京水立方举行 探讨东方原创艺术如何走向世界||上一篇:“神之格思”在三遠当代艺术中心开幕 强调展览要关注艺术本体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