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书缩减了
“今年的图书订货会文学方面的书突然少了,而且有些文学书变得不对味儿了。”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白烨对这个现象表示了自己的无奈。总结其原因,白烨认为,是和部分文学出版社转移方向有关,有的开始做少儿、生活、实用类书,有些转向玄幻、青春、时政等,而“这些类型化、通俗化的写作”从文学意义上看,其创作价值并不高,此外,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闹纸荒”也是不争的事实。
译作译快了
翻译家余中先对当年出版界“译作出版太快”颇有微词,“以前年诺贝尔文学奖帕慕克的作品为例,我看到有六个版本,都是一年的时间里出来的,我感觉稍微快了一点。”他承认,因为有选题、翻译、编辑多道程序,出版社的时间赶得紧,“我这两年被出版社逼得,有时来不及推敲,事后读者会发现毛病,自己也会发现毛病。”同时,他建议给年轻译者一个提高和成长的过程。
被他看好的外国文学图书包括:伊莎贝尔·阿连德的《阿佛洛狄特:感官回忆录》,富恩特斯的《我相信》,还有劳拉·埃斯基韦尔的《恰似水之于巧克力》,“我最近比较关注外国小说作家怎么来反映人各种感觉:味觉、嗅觉、听觉、视觉,比如气味怎么用文字体现,我觉得这些小说有借鉴作用。”此外,他还呼吁大家关注东欧文学:“捷克虽然是一个小国,但它是一个文学上的大国,阿尔巴尼亚国家也很小,但文学不一定小。像赫拉巴尔的《河畔小城》、阿尔巴尼亚作家卡达莱的《破碎的四月》等,都是非常出色的作品。”
《剥洋葱》成传记亮点
唯一被三位专家共同推荐的书是君特·格拉斯的《剥洋葱》(译林出版社出版)。这部书在去年刚出版就引起极大关注。
君特·格拉斯以对德国二战的尖锐批判著称,被评为“德国的良心”,这样一个一直在尖锐批判当代德国政要和显贵不干净背景的人,在自己80岁那年选择将自己尘封了60年秘密公告天下——自己曾经也是一个纳粹党卫军。白烨认为:“一个人的自传可以真实到什么程度?并不是只写自己的好事,引以为傲的成就,而是把自己羞愧的、引以为耻的东西也表现出来。”书评人止庵则说:“我的兴趣不在这里,我想知道这样一个作家一生的心路历程,格拉斯今年80岁,已经是走到人生边上了,我感兴趣的还是他一生的经历,尤其是写作的经历。”
科普触及前沿理念
作为科普书类,清华大学教授刘兵推荐的是目前我国十分新鲜的《工程伦理概念和案例》,“工程有没有伦理,到北京开车走个立交桥就知道有没有伦理了,造福工程给人们造成大麻烦,这就不好。在国外学工程的人几乎都要学这本书。”
北大教授刘华杰推荐了一些别具特色的科普图书,如《昆虫美》,“我们在座的都拿了很多相机,都是对着人或者美景,很少有人对着昆虫,实际上昆虫很特别。”谈到另一本《性别与科学读本》,他说:“艺术与文学很容易理解,偏偏艺术与科学不好理解,传统的印象科学是客观的,对男的女的都一样,实际上不一样,男人的科学跟女人的科学是不一样的。这本书收录了很多不一样的观点,也是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但国内关注的不多。这对于我们理解科学、理解性别、理解文化是综合性的、非常好的书。”
童书:经典与幻想并举
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重点推介了“米切尔·恩德”系列绘本,“这套八年前把世界的童话书引到中国的童话书,恰好描绘了中国人对于童话书的认识和接受的历史,即使对成年人来说也是非常奇异的书,很深刻、感人。”此外,他还给小朋友们推荐了“绘本中国”系列、《松鼠先生和月亮》、“任溶溶经典译丛”小熊维尼系列、“彩虹鱼系列”、“童话莎士比亚”、“国际大奖小说”系列等好玩好看的童书系列。
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力挺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推出的《鬼磨坊》,认为这是一部真正的幻想文学,其间有诸多写作元素为后来的包括《哈利·波特》在内的幻想作品所借鉴;评论家李敬泽推荐了《一代军师》,认为此书使他对网络文学的视界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关键字: 内容标签:译作,缩减,粗糙,品书,专家,文学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