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化遗产,遍布神州。它们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既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文明瑰宝。自1985年我国参加《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我国世界遗产保护工作有了很大改善。我国已拥有31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项目,居世界第三。这标志着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创造与贡献,越来越多地被世界所认识;也标志着我国当今社会经济、文化水平迅速提高,综合国力日益加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已经分5批公布了127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近又核定公布了第六批108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保护好祖先留下的珍贵遗产,保护好和谐隽永的历史人文环境,保护好人类文明的结晶,让世世代代永久享用,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是我们无可推卸的重要使命。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载体。祖先留下的丰厚的文化遗产,真实见证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发展历程,能“令人发思古之幽情,兴不朽之大志”,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文化遗产,寓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于其中,这种文化传统所产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今天仍然是巩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思想基础。通过这些文化遗产,也可以帮助海外朋友加深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增进对中国的认识,发展与中国的交流、交往。同时,也激励我们在继承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大胆地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进步,创造出无愧于祖先的现代文明。
通过今年的“文化遗产日”活动,必将提高全社会对于保护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树立长远眼光,增强保护意识,在改革保护体制、制订相关法规、建立监测体系、完善管理制度上继续作出努力,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力争“到2010年,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到2015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让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早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关键字: 内容标签:文化遗产,世代相传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