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横亘三十载:八五老将重逢于科技艺术转折点(上篇)_八五老将--八五-媒体-北京

编辑:裴刚 来源:雅昌发布
 
  编者按:数年来,科技艺术已逐渐构成中国当代艺术拓展趋势的重要组合部分。各地科技艺术展览、研讨会和

  编者按:数年来,科技艺术已逐渐构成中国当代艺术拓展趋势的重要组合部分。各地科技艺术展览、研讨会和讲座象雨后春笋、异军突起,此现象渐渐引致艺术界同行格外关注与探究。

  “科技艺术转折点”观念是谭力勤先生多年斟酌后而提出,与八五新潮一道并称为中国当代艺术历程的“双转折点”。谭的八五新潮和科技艺术的亲身历程和深层介入,乃为他提议该“双转折点”概念的底蕴和自信。

mqTEtudkPfs3ZfIgJDYlW73aaF4uR0FiWt8MfwDM.png

李山,《南瓜计划》,生物艺术,2007

  横亘三十载:八五老将重逢于科技艺术转折点(上篇)

  八五老将:专指投入八五新潮的艺术家、理论家、编辑和活动组织者 。他们大部分生于新中国,长在红旗下;那时彼此都年轻,初生毛驴不怕虎;“破”来勇气可佳,“立”之韧性不足。然而,正是这批弄潮儿的破与立,在大浪淘沙之中留下浓墨重彩一笔。史称“八五美术思潮”,被公认为中国当代美术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重逢:即八五老将转场科技艺术而相遇。横亘三十五载, 八五弄潮儿一路奔来,在多个先锋艺术领域中,他们有的不是领航人就为中坚力量。其中少数适时攥紧科技艺术机遇,追随时代的步履。在当下技术元素充满每一根神经元的艺术环境中,纵然八五弄潮儿可再次相遇,但很难象旧雨重逢、班荆道故;因当年的八五的理性盛筵已不再续,而濒临的是数字、量子和指数思维的挑战。可谓时空异地,徒步艰辛。

  科技艺术转折点:谓为中国当代美术发展历程中又一重要转型期,又可称“科技艺术思潮”。即使“科技艺术思潮”之说暂时还没有为广大艺术家和理论家接受与使用;但无可置疑,它将是中国当代美术史上新的关键转折点,其力度和深度也有可能超越八五美术思潮。

  本文将粗略阐释“科技艺术转折点”提出之时代背景、八五老将重逢于科技艺术空间时所面对的困惑与奉给,以及多位在科技艺术创作中的八五老将佼佼者。由于篇幅限制,相关中国科技艺术中的核心团体要员与重大事项,以及艺术哲理、审美内涵、风格流派、影响范畴、伦理道德、工具结构、材料智能、技术内核等理论的深入商榷提取,只能拜托同仁能手了。

  重逢横跨时空

  横跨时空:特指八五老将涉猎八五新潮和科技艺术两个转折点,并跨越近三十五年来前后时空之现象。虽他们都已逾退休之年,可散发的余热仍对中国科技艺术的开拓释放出冲击力。

  从八五至今,笔者的艺术创作的口头禅是:立足于艺术历史的转折点上而不是其延续线上!并在历年评论文章中也屡次提及此概念。借此时宜,愿与朋友们磋商本人对艺术发展“转折点”和其“延续线”观念之肤浅认知,同时将就八五老将们在科技艺术转型期的创作活动进行横向拓展。

  科技艺术转折点概念之提议

  艺术转折点:通指能冲击艺术发展方向起决定性的、影响远久的艺术事情和时间点,由此,艺术时期进入另一崭新的阶段,亦可称为转型期。艺术延续线:对某个时期艺术发展方向流派的进一步继承、扩展、延伸和小范围更新,而其艺术观念、风格、内容与结构并无根本上的变更。

  如上述定义能被接受,笔者便由此延伸如下:

  八五美术思潮大幅度地接受了西方艺术,颠覆了中国美术当年禁锢而封闭的传统思维和创作模式,催促了现实主义艺术转入现代艺术时期,并直奔后现代主义核心---此乃八五美术被视为当代艺术重要转折点的首要因素。在逐渐开放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百般西方艺术理念思潮、流派手法破巣而入,此时年轻艺术家揣着一种对数十年壅闭的逆叛心态,爆发式地抛弃和破坏曾经的“拥有”,其探讨艺术观念与结构上的实验性、破坏性和否定性都是前所未有的。而唯一可惜的是,由于对西方的过于“模仿”,而使“树立”中国新艺术体系的后劲不足。

  而中国科技艺术近二十来年发展,从小到大、从新媒体艺术到数字艺术到今天的科技艺术的概念延展,其冲击力逐渐革新了艺术生态环境、思考模式、观念认知、媒体工具、欣赏习惯和商业经营。与八五思潮最大不同点是,科技艺术不只限于艺术观念、形式和材料上,在科技指数发展的导航下,它将协助重构几千年来人类中心主义所构成的美学结构、几百万年来智人和非人生物生命属性、万物智能物理材质架构、艺术创作环境时空行态和生物(人类)智能的视觉意识认知。科技艺术带给当今艺术家的领悟与挑战全是颠覆性的。从任何角度而论,科技艺术运动都是中国艺术发展的一个关键转折点,一个重要转折面,一个逐渐的、横跨数十年的艺术核心转型期。

  科技艺术转折点之发展与时代背景

  回顾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继“新生代”、“政治波普”、“玩世现实” 、“艳俗艺术”前后登上中国美术舞台,“新媒体艺术”观念也进入中国大众视野。它包括中国早期的影像艺术、观念摄影、先锋戏剧、电脑动画、网络艺术与电游结合的艺术等。此时段,八五老将为某些流派中的领航人物。如张培力拍摄了《30x30》(1988)长片,因而被称为“中国影像艺术之父”;另一八五干将耿建翌也参入影像创作,拍摄了《(卫)字3号》短片(1991) 。他俩还在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画廊,举办了国内第一次影像艺术展《现象与影像》(1996)。

j6hypXZ6Emk3aw9QOgwYz1Wd0iKw3mmRxjuA3uIl.jpg

张培力,《30×30》,单视频录像,1988,图片:艺术家提供

Nh1CPAm1nf2CuuAF1p8qD2MHYbTdTsgPTyIhdJ7l.jpg

耿建翌,《(卫)字3号》短片展览现场,1991

  二十一世纪早期,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数字艺术”概念开始普及,其使用率逐渐多于“新媒体艺术”。艺术界认为,“数字艺术”概念可能更准确地表达艺术技术内核元素和时代特征。世纪初期,观念影像艺术 创作盛行,八五老将张培力,继续九十年代影像史料创作,领航着观念影像领域 。稍后,八五老将魏光庆也介入此领域(《真相》影像装置/2011)。当时中国影像艺术频繁步入世界媒体艺术节并引起关注,纽约现代美术馆影像部芭芭拉•兰登(Barbara Langdon)阐述道:“影像艺术在中国的活跃,是西方新媒体艺术的圆周闭合后划出的某个新圆的起点。”

  二零零五年后,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艺术进入经济消费期。其经济效益催促出艺术明星,孕育天价艺术品,新媒体艺术家的作品也得以收藏。此时,中国生物艺术(八五老将李山《南瓜计划》/2007)、媒体交互装置(八五老将徐冰《地书》/2003-2012、老将胡介鸣《与你有关》/2003)开始呈现于美术馆和画廊。其中,李山的生物艺术展是中国生物艺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他作为中国生物艺术的开创者和中国当代艺术“双转折点”的核心艺术家,本文第三章特设专题阐述。

KJqbaElUd5qbm5qJ7WeCnJ7DKcAw5GH76i9ckvKt.jpg

李山,《南瓜计划》,生物艺术,2007,图片:艺术家提供

ZCCpZVs5yaenoxYUzuyWB7obBBb305qTXOmNsVgv.jpg

徐冰,《地书对话软件装置》,交互多媒体,2006,图片:艺术家提供

  经济和科技双重推动,中国开始频繁地举办以数字艺术(新媒体艺术)节、论坛、展览和商业活动。如杭州“非线性叙事:新媒体艺术节”(2001),“北京•数码艺术展”(2001),北京“亚太媒体艺术展”(2002),“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2004-2006)、上海“电子园林国际新媒体艺术展”(2005),北影“新视像•新媒体艺术节”(2005),“上海电子艺术节”(2007-2008)、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合成时代-2008)、杭州“未来链接:数字艺术中国”(2009),北京 “我们的能力:国际新媒体艺术展”(2009)等。

  二零一零年至今,中国当代艺术迎来科技艺术活蓬勃发展期。随着生物、纳米和量子科技融入艺术创作,“数字艺术”概念也逐渐过渡为“科技艺术” 。在此阶段,世界(包括中国)种种艺术流派适时迅速迭更,思潮波涛澎湃。但观察其中,一种显而易见的现象是:科技艺术独领风骚。不管你接受还是拒绝,人类目前处于一个科技呈指数增长年代,科技对艺术的冲击渗透比以往人类艺术史上任何时候都要迅猛激烈。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观念、装置、行为、架上绘画等艺术种类,都面临来自于科技艺术生态环境全面而强有力的挑战。无论是概念阐释、创作源泉、主体内涵、制作程序、审美特征、欣赏手段、呈现形式、组合结构、时空原则和评审标准都将发生了根本性的蜕变和重构。如果二十世纪以电子世纪而著称,那么二十一世纪则被视为“人工智能世纪”“生物技术世纪”、“纳米世纪”等。为此,中国的人工智能艺术、生物艺术、虚拟现实艺术、纳米艺术、三维打印艺术、智能穿戴艺术等科技艺术新形式与日俱增、迅速涌现 。尽管纳米艺术在中国起步早,但艺术家并没及时接过科学家的探索之棒,后续无力;而智能材料艺术还大多停在实验室内,没有真正走入公众视野。(因归纳方法有别,许多国内呈现的科技艺术名称在此未单独列出。如“仿真艺术”被归纳为虚拟艺术,“仿生艺术”与“交互艺术”归属人工智能艺术等等。)

  该实验场里,有关科技艺术节、展览、研讨会和活动超前密集、凸起特出的有上海首届国际纳米艺术展(2010),北京“编码与解码:国际数字艺术展(2010)”、北影“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轨迹与质变-2010、自律与思辨-2013、迭代与交融-2017)、中国美术馆“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延展生命-2011,齐物等观-2014)”、(2013)、上海(复旦大学)第二届纳米艺术展(2013)、贵州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节”(2016-2018)、四川“中国•合川国际新媒体艺术节”(2017-18) 、“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技术伦理2016,后生命2018),北京“超级对撞”(2018)、北京“2018 国际跨媒体艺术节”、“第六届广州三年展 诚如所思-加速的未来”(2018)、北京“准自然--生物艺术,边界与实验室”(2019)、北京当代艺术馆“人机合一”(2019)、北京“2019当代中国国际数字艺术展”、北京“未来论坛:物演_科学观与艺术观”(2019)、“2019北京国际CG艺术双年展”、深圳“科技艺术四十年-从林茨到深圳”(2019)、深圳 “机器•人•艺术•时代”(2020)、深圳“未来艺术学”(2020)、北京UCCA“非物质/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2020)、宁波“近未来:可能生活|2020跨媒体艺术节”等等。

AXUSccqkQr7DPp2V9u7S6P7s6Bmq6r1O5ojVPYyB.png

上海第二届纳米艺术展作品,复旦大学,2013

  围绕科技艺术与技术的纵深扩展,科技艺术家个展从二十世纪早期便相继走入共众视角和美术馆画廊,其中包揽了不少八五弄潮儿。如八五老将李山的生物艺术个展--上海香格纳画廊/台北当代艺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07/2012/2017);八五老将徐冰导演的《蜻蜓之眼》实验纪录片个展--今日美术馆(2017);八五老将张培力多媒体个展—北京“Currents”艺术空间/北京Boers—Li画廊/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掩体空间/北京博而励画廊/上海仁庐空间(2006/2008/2011/2017/2018/2019); 八五老将耿建翌个展“投影顽固—上海OCAT(2016);老将隋建国的雕塑回顾展(部分雕塑为3D打印)--OCAT深圳馆(2019);八五老将谭力勤“数码原始”3D动画交互装置与数码硬质印制个展--上海多伦美术馆/北京中华世纪坛/798缘分新媒体艺术中心/宋庄美术馆(2005/2008/2009/2010)。

yVdMUb69XLMotRs31Clv6AK4tpKr3HL0Y1G7gv6t.jpg

徐冰,《蜻蜓之眼》实验纪录片展,2017,图片:艺术家提供

dwr44R5Dzxw9XhKZ1aU0aBa0mRx0xGyDojHTsoU2.jpg

隋建国,《云中花园—手迹#3》,光敏树脂3D打印,2019,图片:艺术家提供

  二零一七年后,中央政府起始大力扶持人工智能和科技创新。是以,从省、市、城镇到大学高校都陆续举办大型科技艺术活动,其规模之大和集国内外名家之多实属历史罕见。各大学也都先后开设了科技艺术有关的专业学科,成立了为数不少的数字艺术/新媒体艺术/信息交互设计/奇点艺术设计(天津美院)/人工智能艺术/未来论坛等研究机构。大学中的科技艺术工作坊、国际民间科技艺术大赛、国家基金科技艺术培训班、网上云科技艺术活动和新兴相关网站更是层见叠出、应接不暇。愈加特出是,科技艺术于(新媒体/数字艺术)二零二零年正式编入中国中学基础教学,从而奠定了科技艺术从此列为普通大众的美育通识。在科技艺术教育领域,深深值得大家敬佩的有八五老将任戩先生,他以极富前瞻性的眼光,领航大连工业大学设计学院团队于二零一三至一五年间,创立了中国大学首个生物艺术专业和方向 ,并培养出中国首届生物艺术研究生。

8JLSeNbjjEOFOe1MalRXiQ1ts699ey52BGYGK6YE.jpg

任戩、李波等创办的生物艺术实验室,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2018,图片:任戩提供

  诚然,中国理论学术界也非常活跃,发行出版了海量的科技艺术学术论文和译著。早期重点关注新媒体艺术/数字艺术观念呈现、新形式替代、社会功能范畴和以人类为中心的数字人文主义;后期探讨开始转为后人类、非人生物智能、人工智能、以及非生物与生物智能交融后的超智能文化;同时探讨着艺术家操纵生物和非生物美的演变过程,以及重构自然美和被动地延伸自然美的理论基础和道德演变。八五后至今三十多年来,当年八五艺术史论家核心骨干,仍然主导着中国艺术理论探讨走向。尤其突出的是科技艺术的发展也获到他们的相继支持。如彭德、皮道坚、王明贤、栗先庭、朱青生等先生都撰写科技艺术理论文章和参与其研讨会和展览。在中国大陆,以中文作为首版专著的有沈海军《纳米艺术概念》(2010)、罗伊•阿斯科特(Roy Ascott)的《未来就是现在:艺术、技术和意识》(2012)、凯文•凯利(Kevin Kelly)《必然》(2016)、廖祥忠:《数字艺术论(上下)》(1991)、黄鸣奋:《新媒体与西方数码艺术理论》(2009)、刘旭光:《新媒体艺术概论》(2012)、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简史》(2017)、谭力勤:《奇点艺术:未来艺术在科技奇点冲击下的蜕变》(2018)、《奇点:颠覆性的生物艺术》(2019)等。而科技艺术的教材编著体系非常庞大,多数出版社都拥有自编完整的科技艺术(新媒体/数字艺术)教材。

UCdJSLGtahUrAhmVbmLI4oVTOHKE0tQvee4TFdjK.jpg

沈海军,《纳米艺术概念》,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mdjEMg6QZv0bvVG2XvDAKoKteAuk8VdWPvly3qUH.jpg

谭力勤,《奇点艺术:未来艺术在科技奇点冲击下的蜕变》,中国机械出版社,2018

  与此同时,中国涌现大量艺术机构、媒体杂志网站撑持科技艺术。较活跃的艺术机构有北京藏酷新媒体艺术中心,北京伊比利亚艺术空间,上海证大美术馆,今日美术馆,中国数字艺术协会(DAC),北京维他命艺术空间、中华世纪坛、中国美术馆、宋庄美术馆,798缘分新媒体空间,北京时代美术馆、上海多伦美术馆、上海香格纳画廊、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广东美术馆、华侨城OCAT、未来事务管理局、未来论坛、服务器艺术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市委以科技为导向,大力扶植科技文化艺术活动。近几年,各类科技艺术大型展览、研讨会多数都在深圳举办。其中华•美术馆、OCAT、深圳美术馆、光明美术馆、平山美术馆和深圳大学都为其卓著功勋。中国扶植科技艺术媒体太多,无法准确提炼;其中与笔者常联系的有《画刊》、《中国美术报》、《中国现代艺术档案》、《艺术网》、《绝对艺术》、《艺术档案》、《数艺网》、《未来论坛》等。而《画刊》和《中国美术报》可谓是跨越双转折点的叠代媒体。但平心而论,中国还缺乏象《Leonardo》那样具有世界权威性的科技与艺术杂志 。

  纵览以上中国科技艺术发展简述,无庸赘述,艺术历史转折点的至要特征都在中国科技艺术进程中得之显露。1)格局超旷:此次科技艺术运动其规模之大、涉及面之广、探索问题之深在中国美术史上少见;2)冲击强烈:科技奇点时代的多种智能的融合,将支配后生物智能文化艺术的进展蜕化,带给当今艺术家的领悟与挑战都是全颠覆性的;3)破碎与重组:科技艺术运动先从生物生命属性、物理材质架构、环境时空行态、意识认知层次上深度解构,然后重构原以人类中心论建立起来的艺术、艺术环境、艺术家、艺术创造力和艺术意识体系;4)影响深远:科技艺术将影响世纪艺术家的创作思维与技术认知,从而逐步脱离几千年来建立的艺术创作体系,而将进入一个向非生物智能倾斜的文化艺术迭代岁月。

  固然,当前乃为提出“科技艺术转折点”概念的合适时机,此提议也是对八五老将们的拼搏毅力和科技时代呼声的一种责任性反馈。

  (未完,续篇《横亘三十载:八五老将重逢于科技艺术转折点(下)》)

  --------------------------------------------------------------

  作者简介:

  谭力勤,美国罗格斯大学终身正教授和原美术部共同主任,北京大学特聘专家教授。曾任美国SIGGRAPH数码艺术协会常务理事,画廊高级评审和学生动画评审主席。

  85新潮时期,参入关键研讨会和艺术活动,发表激情文章和观念装置作品,其刊登媒体包括《美术思潮》、《美术》、《江苏画刊》、《中国美术报》、《中国摄影》和《画家》等;共创先锋《画家》杂志,首次推出数十名85新潮中著名年轻艺术家。

  90’年代,在北美从事3D动画和多媒体艺术创作;21世纪初期,制作系列“数码原始”交互装置和数码硬质印制作品,在国内外举办巡回个展,多次获国际数字艺术头奖和金奖;稍后在北京大学开设“奇点艺术” 研究生课程,带领中美团队探讨未来科技艺术。近年撰写专著有《奇点艺术》、《奇点:颠覆性的生物艺术》等和许多有关科技艺术论文。

  ----------------------------------------------------------


关键字: 内容标签:谭力勤,八五老将,,八五,媒体,北京谭力勤 八五老将 八五 媒体 北京
下一篇:豪瑟沃斯的一条代理消息为何引发关注?_豪瑟沃斯--艺术-弗朗-作品||上一篇:玩偶艺术“一画难求”,程竹与“公共偶像”的12年_程竹--油画-艺术-作品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