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AAC艺术中国月度观察报告之年度艺术家:朱玺
重要艺术活动
“朱玺:灵魂温热”展览于2019年11月3日在浙江美术馆成功开展。
2019年,“南山138”项目将年度主题设定为“宣言”,鼓励青年艺术家在当代语境下探索浙江青年的自我方向,崭新摹写当代艺术的人文叙事,同时努力呈现浙江青年艺术中的精神品格与时代信念。今年年初,“南山138”经社会公开招募、专家评审等多个环节遴选,最终票选出四位艺术家李青,徐鑫桦,朱玺,曹澍。本次工作坊也是中国美术学院《双十培育项目》艺术媒介与文化传播国际工作坊的第二期,当代艺术展的作品诠释和观众互动一直是美术馆界不断尝试探讨和攻克的难题,本次馆校合作以“朱玺:灵魂温热”展为契机,用新颖的教具、全新的视角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艺术家朱玺也亲临现场,参与了工作坊体验。
第一组的作品互动以《梦经书》为内容,通过对原作的深刻解读,确立了以声音为媒介的沉浸式体验,运用两个小作品分别以不同的形式展开。第一个作品主要营造一个沉浸式的,舍去视觉、保留听觉的体验。另一个则是以简洁的道具(一个纸杯)展开作品的有效解读。作品外在的装置是一个小桌子和扶手椅,呼应了原作品里面营造的舒适的阅读环境。从看展方式上看,改变了平时站着看的方式,而是用椅子坐下看、用耳朵听、用心去共鸣。
第二组的互动是基于展品“π”的创作。用对比的方式,音频的不同、互相呼应的回音,有力量的互动。对于不同的感官的调动更好地去理解作品。把观众单纯的看调整为走动、观看、视听、更加主动地感受作品,观看作品细节。
“无规矩不成方圆”是属于传统式经验总结得出的处世哲学,而圆周率π是无限不循环的无理数。作为无规则的集合的π,却偏偏是界定和测量圆的关键值。而这种无序与有序的相互对立恰恰是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我们没有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对于雕像的解读中,而是从逻辑秩序和传统谚语中的这对矛盾入手。小组成员邀请观众戴上耳机,左右声道旋即分别传来“3.14159”和“无规则不成方圆”的音频。伴随着这样难以辩识、令人困惑的声音,观众被引导着近距离多角度地观察艺术品。在绕装置一周后,观众谈及自己的的感受和看法,都能给出属于自己的解读。或许我们可以在黑与白的对立、绞尽脑汁的思索,在理性与感性的冲突中走出二元对立的困境,感受自己灵魂的温热。第三组的作品以手电筒为媒介,在艺术家作品的基础上用光影的方式进行再创作,在完全不触碰到展品的情况下让观众与展品进行深度互动。通过使用光以不同角度照射雕塑《荒野四:圣光》从而投在墙上的投影,让观众可以有意识的以客观的态度去多视角观察欣赏《荒野四:圣光》与《信仰的边界》,使观众理解艺术家所想表达的想法。
艺术家简介
朱玺,1983 年出生于上海。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本次展览朱玺带来13件/组绘画及装置作品,以“灵魂温热”为题,他试图从现实的经验中重组支离破碎的日常物象和视觉符号,以一种诗性语言重新塑造视觉矛盾和逻辑关联,复苏生活的记忆和图像的内涵,进而叩问现实。朱玺通过装置与绘画等媒介的艺术语言,将关于世界观、社会秩序等的思考与自我认知相融合,创作出一系列沉浸在“未来”与“历史”之间的大型装置并建构出独特的个人思考场域与艺术创作阵地,同时绘制出一幅装置艺术的当代图景——在“世界”这个庞然大物前,人类应当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带着有温度的灵魂和躯体,友好地对待世界与他人。
展览作品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梦经书(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6 装置, 旧书,仿真狐狸,鼓风机,台灯,木桌, 5000x800x1500mm
灵感花园(局部)(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9 绘画, 纸本水墨, 3400x2750mm
信仰的边界(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7 绘画, 纸本圆珠笔, 3000x2400mm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关键字: 内容标签:AAC,aac艺术中国,朱玺,,现场,艺术家,装置AAC aac艺术中国 朱玺 现场 艺术家 装置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