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2019年11月AAC艺术中国月度观察报告之年度青年艺术家:倪灏_aac艺术中国-倪灏-光瘾炽爱--研究-录像-系列

编辑:吴雨莲 来源:雅昌网
 
2019年11月AAC艺术中国月度观察报告之年度艺术家:倪灏重要艺术活动倪灏个展“光瘾炽爱”于201

C7SyXeXAhZY69bBvGBJfznXzxxWZAPqODwLT1TwE.jpg

2019年11月AAC艺术中国月度观察报告之年度艺术家:倪灏

重要艺术活动

倪灏个展“光瘾炽爱”于2019年11月2日在Gallery Vacancy成功举办。

此次展览围绕倪灏2014年所作的《结构研究III》而展开,透过声音、装置、录像等媒介,疏离日常物件并激发其背后的私人记忆和政治隐喻,体现艺术家对权力结构、消费主义、及暴力美学的探讨,展览将持续至12月21日。作为《结构研究III》的变体,人造光源与夜行昆虫成为“光瘾炽爱”中相互牵绊的隐喻,展览中的白织灯陷阱、昆虫与乐谱、及由之所生的谱曲和表演、录像和声音,构成了一组平行却又交织的连环作品,展出于画廊一楼的空间中。

夜行昆虫的趋光性触发《结构研究III》潜藏人为暴力的起点,钨丝灯泡上精密雕刻的“Trust Me, Love Me”字样,暗示演化机制与人造发明潜藏的背离与决裂:混淆了指引飞行的月光和人造光源,昆虫奔向死亡而毫无自知。光晕的浪漫和由之而生的杀戮,进一步导向展墙上的诸多乐谱,在倪灏的错用之中转换为诱捕器,昆虫受光吸引撞向涂布蜂蜜的空白乐谱,在夜晚的救赎中殉道,遗落的躯壳成为乐谱的注脚,于随后的录像中由乐手歌颂了那一夜的信仰。昆虫在延宕的馀音中此起彼落、在短促的敲击声中迎向死亡;琴音错落于展厅之中,先于视觉而成为观者进入展厅最先感知的声音——无法得知的是每一次共鸣管的发声都象征着一次一厢情愿的牺牲——反转了展览的顺序而部署了一场循环的表演。

倪灏保留了日常物件如白织灯泡、乐谱的原始形式,却在错用与重组中策动对物件的陌生化和重新想像,从而唤起异常的错位感。日常之中更为庞大的体制结构如何控制着生活,成为倪灏自2012年起综合性艺术实践的主轴。由人造光源无意间产⽣的杀伤力,以至精密设计的杀戮是对高科技与武器等当代地缘政治的考察,倪灏研究社会中不同形式的暴力机制与权力结构,揭开真实永远比艺术更为荒谬的轮廓。

艺术家简介

倪灏,1989年生于台湾新竹。2011年获得芝加哥艺术学院学士学位;2014年获得罗德岛设计学院硕⼠学位。现生活工作于纽约和新竹。作品曾展出于罗克兰艺术中心、波士顿艺术中心、台北市立美术馆、新贝德福德美术馆、及皇后美术馆等。2018年,倪灏于第十二届光州双年展Pavilion计划“今天将发⽣”展出《结构研究V》;2019年于台北市立美术馆举办个展“伏击”、于Condo Shanghai时在Gallery Vacancy展出《结构研究I》、并于罗马T293画廊举办个展“Siege”。

展览作品

frvQ9wQqhcbvtak3Kglh8pXBaGnKlvsLB5rMZrT3.jpg

展览海报

OyNd9Di8tAW46skWCJyQSczsi0Sbbz3kUPHwejBc.jpg

结构研究 III(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4 装置, 影像, 混合媒材:昆虫,乐谱,灯泡;单通道录像,彩色,有声, 10:14

utjCYnrK57ThNt4wd7alLX1hgeBcKmiLdjxDSrzH.jpg

结构研究 III(录像截帧)(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4 影像, 10:14

mXnQnlZI1rTp3qvalA6q8d0Nt7gyUIhQTFsva2yA.jpg

结构研究 III,2014 (工作照)


关键字: 内容标签:AAC,aac艺术中国,倪灏,光瘾炽爱,,研究,录像,系列AAC aac艺术中国 倪灏 光瘾炽爱 研究 录像 系列
下一篇:2019年11月AAC艺术中国月度观察报告之年度艺术家:_李燎-aac艺术中国-做更好的人--真空-文献-中国||上一篇:云战报|卓纳画廊首日销售突破千万美元!作品一览_巴塞尔线上展厅-销售战报--画廊-售出-绘画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