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通才”圆大西_功夫在画外_抽象艺术-李安姿当代空间-油画--油画-作品

编辑:梁侨 来源:雅昌
 
在艺术圈,圆大西应该是个特殊的存在,因为随时随地,你都无法用一个或两个标签去定义他。当称他为艺术家的

艺术圈,圆大西应该是个特殊的存在,因为随时随地,你都无法用一个或两个标签去定义他。当称他为艺术家的时候,他对哲学的通透可能让你瞠目结舌;他是学历史出身,但比拼历史常识,你又情不自禁会看到他日复一日抄写的佛经;当你为他的书法所吸引,而他对音乐的喜爱又透露出超越年龄的狂热。

9aCMgNcBiFHXPc74D9460JSurufHrwi7b8hy9Zuk.jpg

艺术家圆大西

但在圆大西自己看来,做一个“通才”是多么稀松平常的事,“古人常说:‘君子不器’。士的精神在艺术层面首先就是要反对专门化,要成为优秀的艺术家,而不是艺术工匠。历史上很多艺术家都是兴趣渊博的学者,往往在似乎遥不相属的学问之间相互滋养,所以每能在艺术创作中提出发人深省的卓见。”

而这一次,恐怕连“通才”这个标签,圆大西也要洒脱超越。4月23日,圆大西的首次香港个展《超越无形》在李安姿当代空间举办。是次展览展出了圆大西的新一系列油画作品,创作核心围绕着个体深处的召唤,每一笔触都是随心而出,随意而发。

aDyUXaRNYBqKZh0WlMr0dBP3w8vYSypDwmiQv7PC.jpg

《超越无形》圆大西个展现场

“我在上海油雕院与陈彧凡的双个展是去年的十月份,时间离这次展览很近,我当时在上海和安姿商量,从油雕院展览中选一部分作品,再画一部分新的,来构成香港这个展览。不过,最后的结果是全部都用了新的作品。主要还是在上海展览之后,我的思想变化了,艺术观点不同了,促成了这一批新作品。其中最突出的变化,就是强化了线条的个人语言。”

线条,是圆大西艺术当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很大程度上这源于他对书法的坚持。由于家庭的熏陶,圆大西从小练习书法,用小楷抄写的佛经字数超过百万。这是经年累月积淀的“功夫”,注定会在某一时刻、在圆大西的作品中绽放。

R58JSYicOdCcqfoMTZZji2oWFcnZAAWIObu9huNH.jpg

《超越无形》圆大西个展现场

是次展览的油画全部以抽象的方式构成,部分作品中带有和谐的线条痕迹,犹如中国书法的雅致笔触。四川美院艺术人文学院教授、批评家、策展人何桂彦认为,圆大西作品中的线迹具有东方意蕴,接近于中国的书法。“或许是艺术家从小对书法的酷爱,线所负载的情感与表意性,更契合艺术家的个人审美经验……在圆大西的作品中,书写与线条的运作是一个互为表里,互动相生的过程,不仅承载着艺术家情感的表达,而且,线条的衍生,使得作品的形式得以绵延不绝。”

J8jnh7s4fEHahIeS0gTvIq7oOOogncE4BI4WWFpB.jpg

《那些诗不爱我们了》布面油画  170cm×200cm  2020年

作品还有随意的粗糙纹理不规则地覆盖着画面,流露出艺术家的思维能量转移,从清醒的意识状态进入另一个精神领域。圆大西的抽象油画仿如一面镜子般,反映出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思维导图的历程。“缺乏思想的人不可能产生有思想深度的艺术作品。只有具备过人的功夫和原创能力,并且拥有相当思想深度的艺术家,才可能产生有境界的艺术作品。”圆大西继续道,“艺术作品的境界,体现的是艺术家个人修养、心灵和思想高度,甚至涵盖了他丰富的人生阅历。”

“他是一个有个性又有很高领悟能力的人,对色彩和构图很敏感,他的作品平和中有力,又很有层次感,能带观者进入另一种感受的空间。”李安姿谈到,而在这一特殊时期举办圆大西个展,她亦觉得意义非凡,“这个展览我们七八个月前已经开始筹备,虽然有疫情影响,但我和艺术家都不觉得需要改期,现在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到现场看展览,但在线上观看的人更多。而且现在这个时期都是大家回归根本的时候,这段时间更突显了艺术和文化的可贵和重要性,在大家困在家的时候,艺术和文化作为舒缓和启发的角色更见突出。”

8mx64GZRqM01fVuejhBqS1F1iSlkA4biK3Ybzq2t.jpg

《游吟诗人》布面油画 95 x 95 cm  2020年

1973年出生于福建的圆大西,是艺术圈少有的非艺术专业出身,他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长期从事管理工作。大学时代,由于对叔本华、尼采等西方哲人的著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此机缘下接触到西方当代艺术并为之着迷,从而开始了当代艺术创作的尝试。圆大西觉得,自己的艺术之路起步很早,这和家庭熏陶、人生阅历息息相关。

 “艺术创作与人生历程密不可分,一体两面。”虽然非艺术出身,但毫不妨碍圆大西在这条路上的求索,就如同他日复一日地抄经,这份执着与沉稳早已练就,圆大西觉得,艺术家艺术语言的形成,是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举办展览,往往是一种“催化剂”。

lIbWBIKqTrjtNUaIYXHi7bQjcRFXaLg8MQodJl99.jpg

《迷城》布面油画  95 x 95 cm 2020年

“比如去年我在上海油雕院与陈彧凡举办‘叠加的旅程’双个展,陈彧凡是一个很好的当代艺术家,双个展的作品必须 ‘和而不同’,这激发了我的创作激情,同时亦加快完善了个人的艺术语言。这次香港的个展也是如此,促使我进一步强化了线条在画面上的比重。另外,语言形式是不会束缚艺术创作的。只有不好的艺术家,没有不好的艺术形式。”

从小研习书法、水墨、西方艺术和古典音乐的圆大西始终抱有一个信念,他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士的精神”,认为一位出色的艺术家必须广泛涉猎。古代儒家思想要求学者必须掌握礼、乐、射、御、书、数等六项艺能,这种对自身全方位能力的要求,对自身达到高级精神层次的渴望,几千年来都是中国文人艺术家修身求道的自觉追求,这也正是圆大西对于艺术实践的一种态度。他的创作过程恍如冥想修炼,艺术创作深深地唤起他内在的身心灵,引领自身进入深层次的潜意识状态。

wAeUOyq39tYQFrKMUK4IZnpAgACjTSqwDuW40BK0.jpg

《阿琉克斯之踵》 布面油画  150 x 160 cm  2020年

如果说作品是最终呈现的结果,圆大西始终觉得在这结果背后,应该有一个庞大的、全方位的滋养系统,“要努力成为一个通才,具备综合的修养,来构成滋养艺术的养分,‘功夫在画外’,对年轻艺术家,我最想说的就是这句话,反对专门化,追求艺术而非技术,做一个好的艺术家而非艺术工匠。”

在圆大西的身上,我们既能看到传统东方文化的“士的精神”,也能看到他对西方哲学的通透理解,这种东西方的交汇,也许换一个人是矛盾、是碰撞;但在圆大西身上,是圆融、是贯通,是糅合东西的镇定。

KT5mZMx6QX1C7mhHwE3bzBC0vVpGuS6vWtTziDt9.jpg

《那个清晨你离开了我》布面油画  60 x 60 cm  2020年

“境界”,是圆大西常常强调的一个词,“东方艺术追求境界,西方文化强调思想,其实一回事,殊途同归。好的艺术家,就是要提出自己独特的思想观点,作品自然能够达到某种高度和境界。就绘画而言,西方重色彩与结构,东方重线条与气韵。如何把这两者集中呈现在一个画面上,是抽象绘画的一个有趣的课题。”

不过,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浮躁不安的时代,也许做一个艺术工匠远比做一个通才更容易名利双收。大家都已经追逐惯了速度和效率,如何还能耐得下性子“如琢如磨”出“士的精神”。但在这样的时代里,圆大西这样的人就显得难能可贵,但也显得踽踽孤独,“当今艺术世界已经逐渐演变成一个由知识面愈来愈窄的专家构成的领域。尤其是古典音乐与架上绘画,其人性,静观与思想价值,以及所表达的理念之超越性,在现代社会都江河日下,甚至已经孤立于生活领域之外。这是值得深思的。”


关键字: 内容标签:圆大西,抽象艺术,李安姿当代空间,油画,,油画,作品圆大西 抽象艺术 李安姿当代空间 油画 油画 作品
下一篇:中国国家博物馆5月1日有序开放_17个大展正在展出_-时段-中国-疫情||上一篇:上海市吴昌硕文化艺术基金宸萱艺术专项基金成立_-上海-文化艺术-专项基金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