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ward Ressle画廊告诉艺术网,将于6月在上海开设新空间,这也是画廊在亚洲设立的首个空间。
2020年6月13日-7月18日,Edward Ressle上海新空间首展将举办美国艺术家布鲁斯·瑙曼 (Bruce Nauman)的中国大陆首次个展“影像实验”。
展览是与芝加哥艺术学院的视频数据中心(VDB)合作举办,展出作品源自卡斯泰利-索纳本德(Castelli-Sonnabend)的影像收藏。
关于Edward Ressle上海新空间
Edward Ressle上海全新空间坐落于上海外滩
Edward Ressle上海全新空间选址在上海历史悠久的外滩地区,地处北京东路207-213号的地标性建筑内,毗邻着名的外滩美术馆、佳士得拍卖行和半岛酒店。空间的设计及改造工作由YSSY建筑工作室承接,占地约3,000平方英尺(250平方米),极大程度保留了建筑的传统中式美学和艺术装饰风格 (Art Deco),同时赋予这座前上海银行大楼全新的生命力。
与此同时,画廊还计划在2020年于画廊相邻空间开设艺术品商店及咖啡馆。
Edward Ressle的爱德华·莱斯勒表示:“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搜寻,我们很高兴画廊最终在上海落地生根,拥有一个全新的空间。我们在这里的新家将是一处能灵活服务于不同艺术活动的场所。上海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城市与文化中心之一,拥有庞大的视觉艺术受众,她为艺术家在亚洲的工作与展出提供了一个无与伦比的机遇。当今,开设一家画廊并非易事,但我愿意冒险。艺术就是我的生命。”
Edward Ressle于2016年春季成立,坐落于纽约上东区一处历史悠久的战前联排别墅内,毗邻美国大都会博物馆(Met Breuer)。自创办以来,Edward Ressle一直以来与知名的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机构合作,旨在从策展角度呈现具有博物馆级品质和历史研究价值的展览,呈现广泛囊括了不同世代的艺术家和作品,其中包括弗朗西斯·皮卡比亚(Francis Picabia)、理查德·普林 斯(Richard Prince)、安德烈·卡德雷(Andre Cadere)、迈克·凯利(Mike Kelley)、莎 拉·卢卡斯(Sarah Lucas)和凯瑟琳·伯恩哈特(Katherine Bernhardt);其策划的许多项 目涉及了艺术实践的各种形态。
而上海空间将延续画廊对前沿当代艺术的严格审视。
布鲁斯·瑙曼中国首展“影像实验”
布鲁斯·瑙曼 《墙/地姿势》
1968 | 00:59:25 | 美国 | 黑白 | 单声道 | 4:3 | 1/2" 开盘 式录像带视频
© Bruce Nauman
Image courtesy of the Video Data Bank at the School of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为体现画廊的反传统态度,本次布鲁斯·瑙曼中国首展“影像实验”将呈现艺术家创作于1968-69年的五件关键性影像作品:它们被广泛视为20世纪艺术史上最具先锋性和影响力的作品之一,不仅深刻挑战了艺术实践,并且彻底改变了我们对艺术的普遍观念。
这些影片使用传奇画廊主李欧·卡斯特里(Leo Casteli)购得的Sony Portapak摄像机进行录制,艺术家由此得以充分实验录像仪器的可能性。正是这个契机将瑙曼的影像艺术创作推到了一个高潮——他创造了一系列黑白录像影片,在工作室中反复地进行踩踏、跳跃、拉琴、投掷弹球等动作和行为。每件作品的长度约为60分钟;当被展出时,影片中的瑙曼给人一种似乎要将各种无聊的动作永远重复下去的印象,从而使艺术家本人和观众都同样经受一次小小的耐力测试。
布鲁斯·瑙曼《小提琴和弦调音 D.E.A.D.》
1969 | 00:55:34 | 美国 | 英语 | 黑白 | 单声道 | 4:3 | 1/2"开盘式录像带视频
© Bruce Nauman
Image courtesy of the Video Data Bank at the School of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布鲁斯·瑙曼曾说:“如果我是艺术家而我身处工作室,那么无论我在工作室里做什么,它都一定是艺术。”
他将自己隔绝在工作室内的布鲁斯·瑙曼,其行为没有任何美学实践以外的原因或意图。他以自己的身体为出发点去探索日常状态的局限性,在艺术家摩斯·康宁汉(Merce Cunningham)、梅芮迪斯·蒙克 (Meredith Monk)、拉蒙特·扬(La Monte Young)、斯蒂夫·莱奇(Steve Reich)和菲列普·格拉斯 (Phillip Glass)的实验性作品的启发下,进一步将影像媒介作为戏剧舞台和监视设备进行探索。瑙曼吸取了达达主义者关于艺术创作程序和操作机制的理念,将自己的身体当作物理工具或原料来制造雕塑或完成表演,使其被誉为雕塑界观念艺术家的先驱。正如瑙曼本人所说:“如果你可以操纵粘土并使其成为艺术,那么你也可以操纵你自己:将身体用作工具,作为一个去操纵的对象。”
布鲁斯·瑙曼《唇音同步》
1969 | 01:00:32 | 美国 | 英语 | 黑白 | 单声道 | 4:3 | 录像 视频
© Bruce Nauman
Image courtesy of the Video Data Bank at the School of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瑙曼拒绝艺术风格上的连贯性和类型化,他非同寻常的创作成果为诸多领域树立了新的标准,并广泛地在雕塑、摄影、霓虹装置、绘画、版画、表演、声音和影像等媒体及材料的运用方面表达了发人深省的理念。
正如格伦·劳瑞(Glenn D.Lowry)在MoMA大型回顾展《布鲁斯·瑙曼:消失的行为》的序言中所说:“他的作品挑战了常规的编辑方式,消除了所有形式的确定性,要求我们创造属于自己的意义,而不是去遵循更为熟悉的规则。每天从布鲁斯通透的才智中汲取教训变得越来越有必要。”(格伦·劳瑞,《布鲁斯·瑙曼:消失的行为》,出品目录,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2018年)。他是一位无可争议的后现代主义英雄,拥有独特的、如闪电般犀利的智慧。正如瑙曼自己说:“最开始的时候,我只是试图看看自己是否可以创作出......那种一应俱全的艺术作品。就像被棒球棒击中脸部;或更妙的是,就像脖子后方被突然击中。你永远无法预见到它的到来;它就这么将你打倒。我非常喜欢这个想法:那种不留任何痕迹的强度,无论你是否喜欢它。”
布鲁斯·瑙曼《颠倒旋转》
1968 | 01:00:00 | 美国 | 英语 | 黑白 | 单声道
© Bruce Nauman
Image courtesy of the Video Data Bank at the School of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展览期间,Edward Ressle上海空间将组织一系列相关活动,邀请当地观众一同参与。
关于布鲁斯·瑙曼
布鲁斯·瑙曼
布鲁斯·瑙曼1941年出生于印第安纳州韦恩堡,1964年获得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理学学士学位,并于1966年获得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艺术硕士学位。
目前与妻子居住在新墨西哥州的加利斯特奥。
布鲁斯·瑙曼《在工作室中用力踏步》
1968 | 01:01:35 | 美国 | 英语 | 黑白 | 单声道 | 4:3
© Bruce Nauman
Image courtesy of the Video Data Bank at the School of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重点展览:
自1966年举办首次个展以来,他的作品在许多着名博物馆均有展出。
其艺术生涯的第一次回顾展览由洛杉矶县艺术博物馆(1972年)和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1973年)共同组织。
巴塞尔艺术博物馆(Kunsthalle Basel)、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Musée d'Art Moderne de la Ville de Paris)与伦敦白教堂艺术画廊(Whitechapel Art Gallery)在1986-87年间协同举办了另一次回顾展。
由沃克艺术中心(The Walker Art Center)和赫希霍恩博物馆 (Hirshhorn Museum)共同组织的一次大型回顾展首先在马德里索菲亚国家艺术中心博物馆(Museo Nacional Centro de Arte Reina Sofia Madrid)亮相,并相继巡回至明尼阿波利斯、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华盛顿特区的赫希霍恩博物馆(the Hirshhorn Museum)、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和苏黎世美术((Kunsthaus Zurich)(1993-1995)。
近期个展包括2004年受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委托为其涡轮大厅创作的《原材料》(Raw Materials),以及2007-08年在伯克利美术馆(Berkeley Art Museum)、卡斯特罗-迪里沃利(Castello di Rivoli)和梅尼尔收藏基金会(Menil Collection)的《一朵没有牙齿的玫瑰:1960年代的布鲁斯·瑙曼》(“A Rose Has No Teeth: Bruce Nauman in the 1960s”)。
2015年,卡地亚基金会(Fondation Cartier)为其举办了一场以录像和声音雕塑为重点的展览。
荣誉:
瑙曼于1993年获得沃尔夫基金会艺术奖(Wolf Foundation Prize),1994年获得韦克斯纳奖(Wexner Prize),1999年获得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的金狮奖,并于2004年获得日本的帝国奖。
瑙曼代表美国参加了2009年威尼斯双年展;展馆被授予最佳国家参与金狮奖。
瑙曼是2014年奥地利弗雷德里克·基斯勒奖(Frederick Kiesler Prize)的获得者。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于2018年为其组办了一次重要的回顾展,这使他成为第一位在MoMA举办两次回顾展的在世艺术家。
关键字: 内容标签:EdwardRessle,布鲁斯·瑙曼,当代艺术,影像,,艺术,艺术家,上海EdwardRessle 布鲁斯·瑙曼 当代艺术 影像 艺术 艺术家 上海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