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朱高文:传统画廊的固有模式如何破局?_中画廊ZHONGGALLERY-画廊--艺术品-模式-空间

编辑:裴刚 来源:雅昌网
 
  【编者按】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大势下,疫情影响可谓雪上加霜。国内艺术市场各机构的展览、艺术博览会推迟

  【编者按】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大势下,疫情影响可谓雪上加霜。国内艺术市场各机构的展览、艺术博览会推迟或停办,在“停摆”的这段时间,各艺术机构、组织也在积极应对,不断推出线下艺术品与线上推广、交易的举措。短时间里,艺术市场在特殊境遇下的应激式呈现,也是近几年艺术品商业模式升级的集中反应。伴随近几年来艺术市场的快速变化,画廊行业也日趋向国际化的模式升级。而体量巨大的中国文化旅游业态的兴起,也带动了艺术与商业资源的加速整合和推动。未来仍然作为待开发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中国艺术市场将面临怎样的竞争和机遇,作为艺术品市场基础的画廊行业如何从传统模式中破局升级?艺术网与业内资深人士展开讨论,希望可以梳理、展开有意义的话题。

wr3YroC2eJczDfr1sMSwrGaMpGejtPqaKJAPtf7f.jpg

中画廊 ZHONG GALLERY  链上它科技 创始人朱⾼⽂

  画廊&电商 跨界模式

  2011年,在德国柏林创办⾸家欧洲中资艺术机构“中画廊 ZHONG GALLERY ”创始人朱⾼⽂,不仅在国内外形成了双向交流平台的可能,并于2015年,创⽴以IP驱动品牌升级的孵化平台“觅它商城”,提出“⽤商品传播艺术”。再突飞猛进的移动互联网下的IP经济驱动下,2018年,他创⽴了IP数据存储与价值交易平台“链上它”,提出“⼈⼈都是IP ⽣产者,⼈⼈都是IP消费者,——⽤思想创造价值”。作为画廊主和链上它科技创始⼈,朱高文希望:“通过做画廊的经历,我越来越意识到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同样迫切需要融入艺术元素的商品和服务,生产流水线上的产品,时代已经结束了。所以我们下决心要做艺术跨界这件事,与各行各业的优秀品牌合作,让艺术的灵性融入到他们的产品中去,为产品创造更高的艺术价值,为消费者创造更好的购物体验……”

nOy5JRZLLvTIw0qAY0RPQ6gbuWWeni2ljWvdNrNy.png

SKP-S x GENTLE MONSTET《未来农场》

  提供浸入式体验的画廊空间

  去年年底,位于北京建国路大望桥东南角的SKP南馆项目SKP-S的火爆开幕,其店庆日一天的销售额达到了惊人的10亿元人民币,赚足眼球,引爆朋友圈。为企业如何从交易经济到体验经济的全方位转型形成了一个可以讨论的范本。

  朱高文于2013年进驻国贸三期的嘉里中心,同样是希望让艺术作品与商业的公共空间环境相互对话,形成新的空间体验。

ATvjTZ8Fy9b32dZGIIfTACfiWrXMO5x880QF0AZn.jpg

“中画廊 ZHONG GALLERY ”北京空间

  画廊以代理艺术家和固定展厅为运营模式的核心内容,而固定展厅的优势,就在于最直接的为收藏者和观众提供浸入式的体验。但在朱高文看来这种模式的弊端一直存在:“过于小众与孤立。一不小心做成‘孤岛’的比比皆是。但以固定展厅为核心的画廊模式已经根深蒂固,线上革命是否真的可行?或许,它是被过于高估了。艺术,毕竟还是需要一个沉浸式的场景让人去体验与感知,尤其在中国艺术市场尚不完善、受众群体小的情况下,线上革命并不能真正解决痛点。”在他看来,艺术对于中国社会群体来说,还是一个相对小众的存在,人们对于艺术审美的追求也是在这几年刚开始萌发。所以画廊或许应该跳出固定展厅的圈层,通过将专业的策展,将艺术展览与不同场景结合起来,表达出艺术家想要传达的语境,同样可以产生艺术应有的价值。

yPxhP8WJ9JXMVedvUc5eon3uEM9b84fuFNSGpQOb.jpg

“中画廊 ZHONG GALLERY ”柏林空间

  画廊与品牌合作

  在新的经济环境变化和艺术市场变化之下,朱高文从近10年的画廊从业的直接体验到:“画廊行业传统模式的转变早已在酝酿之中,只不过大环境的不断变化、加上这次疫情的冲击,加速了变革的到来。很多画廊开始转移到线上,通过直播等各种形式开展业务。”

  毕竟画廊空间成本是画廊运营中重要的成本负担,规模小的画廊也在寻找合作画廊分享空间的模式。

  “的确,除非是已经非常成熟、知名度高的艺术机构,对于一般的小成本画廊,空间运营成本必然是沉重的负担。”朱高文看来,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逐渐完善,艺术品市场也会变得更加细分,此时专业人才的稀缺性就体现出来了。和做商业的逻辑一样,画廊业应该做得更轻资产一些。重要的是创造艺术的人(艺术家)与真正懂艺术的人(专业艺术品运营人才)。画廊仅仅作为一个载体,一个承载着展览作用、与公众对话的通道。

rPExkSB3EpkHmRo5l1oAUvIgATCt4HJJwq8WQbkr.jpg

“中画廊 ZHONG GALLERY ”北京 展览现场

  3月9日,美国三大股指开盘大跌蒸发3万亿美元,全球经济也在发生新的变化。“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无疑造就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但就艺术领域而言,中国市场还有待开发。”朱高文表示这个过程是漫长的,需要对公众的艺术普及教育与培养。这也是为什么近些年艺术行业关于IP这个词被提到得越来越多,艺术传播的方式有很多种,用商品传播艺术也是一种方式。这也是觅它的slogan:用商品传播艺术。

  结语

  朱高文介绍,这段时间,中画廊也在策划今年度的工作项目。通过将艺术品与商业综合体的跨界联合,将不同艺术家的创作语言融入到相应主题的商业体中,让更多人可以参与进来,而不只是去传统的艺术机构才能看得到展览。艺术毕竟还是需要与大众对话,才有意义。目前,我们已经策划了几场毕加索版画展,在疫情过去之后会与大家见面。

  如果从画廊行业自身的发展诉求而言,朱高文总结了四个方面的重要体验:画廊与商业体结合更快推荐艺术市场的发展;艺术家创作语言与场景应用的商业结合;艺术市场最缺乏的是专业人才;向艺术致敬的传播方式有很多种,商品传播是最直接的。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画廊,中画廊ZHONGGALLERY,画廊,,艺术品,模式,空间中画廊 中画廊ZHONGGALLERY 画廊 艺术品 模式 空间
下一篇:波兰宣布将于3月16日起关闭境内博物馆和艺术馆_暂定关闭两周_新冠肺炎疫情-波兰--莫拉-政府-公共场所||上一篇:设计界的战“疫”__ 这些公益海报可无偿下载使用_-设计-防控-美术学院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