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当年风靡全国的《大明宫词》里这张明媚的脸吗?少年太平公主将昆仑奴面具随意一掀,却让薛绍成为无数荧幕少女们心中的白月光。
想当年薛绍这张脸迷倒了多少少女心(图片来源:网络)
剧中,因为这张俊美无比的脸,太平公主深陷爱河,甚至跑到朝堂上请唐高宗“赐自己一个驸马”。不过薛绍与妻子慧娘青梅竹马,鹣鲽情深,显然不打算攀公主这高枝。不过,武后为使女儿如愿,一旨下来赐死慧娘,薛绍虽不情不愿成了驸马,但始终对太平公主冷言冷语,后来慧娘难产而死,薛绍最终也自刎了。一出爱情悲剧,看得观众潸然泪下,出身名门、英俊潇洒还痴情不悔的薛绍,简直是女性心中完美的恋爱对象。
那么,历史上的薛绍真是如此吗?他如何被选中成为公主驸马?他有青梅竹马的原配吗?他和太平公主之间究竟是琴瑟和谐还是一出爱情悲剧?
2019年12月17日,在“咸阳空港新城唐驸马都尉薛绍墓”的发布会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薛绍墓考古发掘领队李明公布了在陕西咸阳空港新城底张街道岩村发现的一座带有四个天井和前后砖券墓室的大型唐代高级墓葬。该墓址所在地的西北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1.7千米,距唐长安城遗址(今西安市市区)约23千米,并与2013年发掘出的唐昭容上官氏(上官婉儿)墓成了“邻居”,距其7.3千米。由出土的墓志证实,该墓墓主是唐太平公主第一任驸马薛绍,下葬于神龙二年(706年)正月。
薛绍墓鸟瞰图
当年的一部《大明宫词》虽风靡全国,但那终究是带着话剧式的唯美故事,而历史,从来不曾那般感情用事。尽管薛绍是史上著名的太平公主的第一任驸马,但无论《旧唐书》《新唐书》,都未曾为他立传,此次一方六百余字的墓志出土,明确记述了薛绍的世系、官职、死因等信息,那段真实而残酷的历史终于有机会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太平在夜市上掀开昆仑奴面具,看到一个绝美少年郎的剧情显然不可能发生,但公主向父亲唐高宗请赐一位驸马倒确有其事。据《新唐书》记载,武则天对太平是“爱之倾诸女”,吐蕃曾经试图迎娶太平公主,武则天为了女儿不离身边,竟让太平假意出家做了小道士,拒绝和亲。不过长大后的公主情窦已开,一次竟穿着“紫袍玉带,折上巾,具纷砺”上殿,帝及后大笑曰:“儿不为武官,何遽尔?”主曰:“以赐驸马可乎?”父母当即明白:女儿该嫁人了!
欲匹配武则天爱若心肝的公主,驸马自然得“万里挑一”,那么薛绍是如何脱颖而出,抱得美人归的?这得从薛绍显赫的家世说起。薛绍出自河东汾阴薛氏,是唐代的高门大姓,人才辈出。自薛绍的曾祖在北齐做官起,连续三代被封为河东公,薛绍的父亲薛瓘迎娶了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的爱女城阳公主,薛绍的长兄薛顗爵封河东县侯,所以薛家是所谓的“两代尚主,四世封侯”,母亲是唐高宗的同胞姐妹,薛绍算起来是唐高宗的亲外甥,亦是太平公主的表兄弟,他两岁的时候就是沛王李贤(太平公主的同母哥哥)身边的奉议郎,虽然是挂名,但很有可能这几个表兄弟是一块玩到大的,薛绍和皇室走得很近毋庸置疑。
不过,薛绍的母亲城阳公主最初并不是嫁与薛瓘,而是嫁给唐初宰相杜如晦之子杜荷,杜荷因为太子李承干谋反的事牵连被诛杀,城阳公主才二嫁薛瓘。几十年后,同样是驸马都尉的薛绍也因唐宗室谋反被杀,历史的重演似乎从未停止过。薛瓘与城阳公主共育三子,薛绍最幼。麟德初,因为城阳公主参与巫蛊,导致薛瓘被贬为房州刺史。咸亨中,公主和薛瓘相继卒于房州,双柩还京师,就葬在“雍州咸阳县”。这时薛绍未成年,可能跟着哥哥们长大。
《大明宫词》剧照:太平公主与薛绍
出身优渥的薛绍,顺理成章成为了太平公主“驸马”候选人。至于最终为何当选,除了家世,也很有可能跟薛绍的个人素质有关,史书记载,薛绍的父亲薛瓘就是“神宇辉杰,高标朗秀,颇有才学”,而为薛绍撰写墓志铭的崔融用了这么几句话形容他:“何彼浓矣,花如桃李。车服光光,剑履锵锵。”在这样家族成长的薛绍,又能被武则天相中,应该是位耀眼的青年才俊。不过就这样的家世、才学还被武则天嫌弃了一番,由于武则天对太平公主非常宠爱,她认为薛绍的嫂嫂萧氏和成氏出身不够高贵,想逼薛家休妻,有人以萧氏出身兰陵萧氏,并非寒门相劝说,才使她放弃了这个打算。《册府元龟》就曾提及薛绍的大哥薛顗“以公主宠盛,深忧之”,看来“驸马都尉”的位置也不是好坐的。
当时,太平公主和薛绍的婚礼极为隆重,据《新唐书》记载,婚馆选在万年县,但因车队无法通过门隘,以至于官员将门的垣墙拆了;从兴安门开始沿街设立火燎增加气氛,导致行道树都烧枯了,足见当时的排场有多大。
史料和墓志都未曾透露薛绍和太平公主的婚后生活,但从他们八年内生育了二子二女来看,应该是相当不错的。婚后的薛绍虽然累迁左玉钤卫大将军、右武卫大将军兼检校右散骑常侍,一路做到正三品中央高官,但都是不需太操心的闲职。
不过,这样的幸福生活只维持了八年,随着唐高宗的去世,虽然唐中宗、唐睿宗相继称帝,但挡不住武则天愈发权力滔天,武家与李唐宗室的冲突日渐摆上台面,从史料来看,武家的子弟开始平步青云,封爵拜官,随之发生的是李家宗室不断被打击,元气大伤。身为大唐驸马的薛绍我们很难臆测他的政治态度,岳母是武后,而他的母亲却是唐太宗爱女。
《大明宫词》剧照:武则天称帝
但有趣的是,著名的男宠、和尚冯小宝,被武则天看中之后,为了抬高他的出身,竟让他做了驸马薛绍的季父,改名“薛怀义”,堂而皇之地出入宫廷,横行无忌。这对薛绍而言,是荣耀还是耻辱,就不得而知。但在薛绍去世之后多年,薛怀义倒台之时,已嫁作他人妇的太平公主却派自己的乳母张夫人率众诱杀了薛怀义,据说场面十分血腥,让围观群众不寒而栗。
垂拱四年(688)九月,越王李贞、琅琊王李冲父子起兵反叛武则天,二十日内就被镇压。十一月,薛绍长兄济州刺史薛顗因参与李冲谋反而下狱伏诛,薛绍也一并下狱。因驸马都尉的身份,薛绍没有被诛杀,但却饿死于河南县狱中,年仅29岁。按照此次出土的《薛绍墓志》记载:“永昌初,会凶臣薛怀义、周兴等用事,仓卒遇害。”显然矛头不敢指向武则天,但薛绍的死,似乎是武周代唐之际无可避免的悲剧。而薛绍死时,他和太平公主最小的儿子刚刚满月。
对于薛绍的死,太平公主是何态度不得而知,但她应该很难公然表示对母亲的愤怒,甚至只能顺势倚靠武家。公元689年薛绍死于狱中,而690年,武则天就让太平公主改嫁了武攸暨。武攸暨是武则天伯父的孙子,在武家兴起的浪潮中也顺势封了王爵。很有意思的是,《大明宫词》中,太平公主喜欢薛绍,武则天赐死薛绍青梅竹马妻子的故事虽然历史上并未发生在薛绍身上,但却真真实实发生在武攸暨的身上,为了让寡居的太平公主顺利和武家结姻,武则天一纸诏书赐死了武攸暨的结发妻子。
已过世的演员傅彪在《大明宫词》中扮演武攸暨
《大明宫词》里太平公主再嫁的武攸暨,被塑造成一个带着乡音的、无能的胖子,但历史上记载的武攸暨却沉静谨慎,不论官职起伏也颇为荣辱不惊;而且自身品貌应该不差。因为据说武则天一开始是让太平公主嫁给武承嗣,但公主没看上,这才选中武攸暨的,那至少说明武攸暨是入得了公主法眼的。
太平公主与武攸暨过得如何很难说,公主这边有“初恋”薛绍八年的琴瑟和谐,武攸暨那边有共同生育了子女的发妻惨死,这些血淋淋的事实恐怕很难不影响这对“再婚”夫妻。在第二次婚姻期间,太平公主并未再生育子女,反而大肆包养男宠,与朝臣通奸,并曾将自己中意的男宠——“莲花六郎”张昌宗进献给母亲武则天。
从薛绍惨死的公元689年一直到唐中宗复位的神龙初年(公元705年),这十六年中,薛绍似乎完全从太平公主的生活中消失,一点涟漪都不曾有过,但到了神龙二年,唐中宗开始为武则天当政期间被杀的李唐宗室平反,之后的一系列措施除了寻找后人、恢复官爵之外,具有显著仪式性的程序就是为这些人建墓礼葬。通过拔高墓葬等级和豪华的葬礼仪式这种表现形式,来宣扬李唐皇室统治的正统性。
薛绍墓志局部
重见天日的薛绍墓,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修建的,从《薛绍墓志》记载来看,该墓是唐中宗“令所司以礼改葬”,薛绍的两个儿子主持安葬的,没有提及太平公主的作用。因为当时太平公主的第二任驸马武攸暨依然在世,她不好直接出面主持葬礼。所谓“以礼改葬”就是按照制度对应的级别重新安葬之前未能按照制度安葬的人。以薛绍最高职事官正三品的身份,是无法使用双室墓葬的,两个二十岁出头儿子也没有这个能力,只有可能是太平公主游说她的哥哥唐中宗同意为薛绍修建越制的墓葬,并且撰写薛绍墓志的崔融,是为武则天撰写哀册文的大家,“为文典丽,当时罕有其比”。
薛绍墓考古队发现,薛绍墓的斜坡墓道陡峻,墓道北壁绘有门楼图,仅可见红色直楞窗痕迹。东西两壁原绘有壁画,现仅存白灰地仗,但仍可观察到墨线绘制的人物形象。门框线刻花草图案,门扉刻门吏。墓内共出土各类文物120余件(组),主要为彩绘陶俑。
神龙二年(706)正月廿二日丁酉,在薛绍长子薛崇胤和次子薛崇简的主持下,薛绍“归葬于雍州咸阳县河东府君旧茔”,这里也曾是薛绍父母归葬的地方。《薛绍墓志》说:“逶迟挽绋,背洛城而西转;哀咽笳箫,指秦陵而北迈。”可知是由洛阳起柩归葬长安,此时距离他的亡故已经十七年之久了。
遗憾的是,太平公主煞费苦心为薛绍营造的逾制之墓,却没有让爱人入土为安。此次考古并未在葬墓中找到薛绍的遗骸或棺椁等葬具。现在墓中留存下来的,只有石棺床的石板,甚至连石棺床都被翻乱了。同时,此前找到的墓志也被挪动过,并非原来的出土位置。
薛绍墓葬全景
考古发现,整座墓葬曾被严重破坏,前甬道南口砌筑砖封门,仅存底部三层砌砖。前甬道内建石门也已被破坏,构件散置于甬道和前室内。薛绍墓的甬道和墓室已完全毁坏,仅余部分砖铺地和石棺床。天井和前墓室填土中出土石人头、望柱顶摩尼珠残件,说明墓葬地表原应有神道和石刻,此墓被二次扰动过。
“不过,这些扰动过的痕迹并非近现代发生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唐驸马都尉薛绍墓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李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曾有学者据此在网上推断,盗墓贼贪财,但不会毁坏坟墓,薛绍墓中许多的文物都掉进了墓道里,这并非盗墓所为。薛绍墓被毁也许是官方行为,甚至认为毁墓的最大嫌疑人是李隆基。
后墓室石棺床复原推测
由于唐朝复杂的政治斗争,毁墓的行径并非少有。例如,唐睿宗继位后,为了清洗武三思余党,曾毁坏武三思、武崇训父子墓;韦皇后父亲韦玄贞“荣先陵”也曾遭到平毁。此外,2013年考古发现的上官婉儿墓,也有官方毁墓迹象。李隆基有“毁墓”前科。据《旧唐书》记载,太平公主第二位驸马武攸暨先于太平公主离世,李隆基待太平公主事败之后,就“令平毁其墓。”因此,薛绍墓可能也遭到了毁墓的“待遇”。
针对这一推断,李明表示:“这些扰动过的痕迹确实是在唐代时期就发生的,但现在还没有找到准确的毁墓时间与动机。上官婉儿的墓葬有一个明确的毁墓证据链,而薛绍墓不足以有证据链,所以我们只说有毁墓的迹象,但不一定是毁墓,因为没有确实的证据。”
关键字: 内容标签:考古,薛绍墓,,武则天,大明,墓志考古 薛绍墓 武则天 大明 墓志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