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n Isherwood
伊舍伍德于2003年作为美术荣誉博士毕业于纽约普拉茨堡大学,他的作品曾在美国、加拿大、欧洲和中国的公共博物馆和私人画廊广泛展出。他是杰罗姆基金会奖学金、波洛克-克拉斯纳基金会奖,以及纽约大学普拉茨堡分校的荣誉博士的获得者。他的雕塑最近在意大利米兰欧克特、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斯特罗兹别墅、意大利佛罗伦萨国家考古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科尔多瓦雕塑公园和波士顿博物馆和英国伦敦的贝尔格雷夫广场展出过。伊舍伍德被邀请于2020年春天在纽约百老汇展出5件新雕塑。
终评现场合影
作为景德镇“陶溪川”公共雕塑国际大展的评委,他认为展览的作品都非常具有创造性,都具有自己鲜明的风格与思想。
而关于公共艺术的创作与落地,应该立足于民众本身,所以艺术家要尽可能地接触本地的人,了解他们的想法,然后再从他们的想法中提炼出专属于这个城市的特点,接着再根据自己接触的各个方面的灵感,进行综合性的思考与创作。
在他看来,公共艺术的意义就像是一个地区的标志性建筑一样,它会深刻的影响和改变这一地区人们的方方面面。
艺术网:此次展览,您在评审的时候,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Jon Isherwood:每件作品都非常的具有创造性,有自己的风格与灵感,由于这些作品最终会在这座城市落地,所以我在选择的时候,更倾向于作品是否能够打动我,尤其是情感上的触动,如果我有这种感觉的话,相信很多公众也同样会被作品触动,这样的作品也会更加容易的让公众理解。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艺术网:评选时,除了作品能够打动人之外,还有其他您比较看重的要素吗?
Jon Isherwood:我会考虑到作品的呈现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作品能否给公众带来趣味感,人们在作品中会经历什么?以及会有怎样的互动性? 还有作品的材料是否环保?作品的安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选项,艺术家在创作时要考虑到公众在进入作品时,是否会存在危险,对人们的安全造成威胁。
艺术网:有没有让您印象深刻的作品?
Jon Isherwood:我比较喜欢西班牙艺术家伊凡∙巴列斯特罗斯∙西蒙的作品《网 网 网》,它的整体造型流动性非常好,就像是一座建筑,作品落地之后,人们可以在其中来回穿梭,趣味性非常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艺术网:公共艺术作品落地,与环境的关系也非常的重要,关于这一问题您是如何看待的?
Jon Isherwood:公共艺术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首先,我们不能破坏环境,雕塑或者公共艺术对于环境来说,是要赋予环境更多的意义,比如我们去到一个地方,这个地方有标志性建筑的话,会给周围的生活以及空间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公共艺术的意义也是如此,给生活在周围的人一个标志性的事物。
艺术网:如果您在景德镇进行在地性创作的话,您会如何去做?
Jon Isherwood:首先我会收集各个方面的材料,艺术、建筑甚至是科学等等各个方面的知识,然后在进行创作,公共艺术应该立足于民众本身,所以艺术家要尽可能地接触本地的人,了解他们的想法,然后再从他们的想法中提炼出专属于这个城市的特点,接着再根据自己接触的各个方面的灵感,进行综合性的思考与创作。
很多时候,一位艺术家可以做出非常优秀的作品,但并不是每位艺术家都适合公共艺术创作,艺术家还是要术业有专攻。
复评最终入选作品(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作者姓名:陈丽萍(中国)
Name:Chen Liping(China)
作品名称:《对话世界》 (图片由UCN提供)
Title: Dialoguewith the World ( ⓒ UCN Documentary Studio)
作者姓名:董益友(中国)
Name:Dong Yiyou(China)
作品名称: 《窑火熊熊》 (图片由UCN提供)
Title:Raging KilnFlames ( ⓒ UCN Documentary Studio)
作者姓名:葛平伟(中国)
Name:Ge Pingwei(China)
作品名称:《瓷都印象》 (图片由UCN提供)
Title:Impression of thePorcelain Capital ( ⓒ UCN Documentary Studio)
作者姓名:黄善武(中国)
Name:Huang Shanwu(China)
作品名称:《同心•共融》 (图片由UCN提供)
Title:United as One ( ⓒ UCN Documentary Studio)
作者姓名:罗宗勇(中国)
Name:Luo Zongyong(China)
作品名称:《等待》 (图片由UCN提供)
Title:Awaiting ( ⓒ UCN Documentary Studio)
作者姓名:吕明岳(中国)
Name: Lv Mingyue(China)
作品名称:《远方》 (图片由UCN提供)
Title:Afar ( ⓒ UCN Documentary Studio)
作者姓名:秦璞(中国)
Name:Qin Pu(China)
作品名称:《展芳》 (图片由UCN提供)
Title:Thrive ( ⓒ UCN Documentary Studio)
作者姓名:覃枫(中国)
Name:Qin Feng(China)
作品名称:《山水情》 (图片由UCN提供)
Title:Love forLandscape ( ⓒ UCN Documentary Studio)
作者姓名:王世刚(中国)
Name:Wang Shigang(China)
作品名称:《珠山八友》 (图片由UCN提供)
Title:Eight Masters ofPorcelain Painting of Zhushan ( ⓒ UCN Documentary Studio)
作者姓名:闫坤(中国)
Name:Yan Kun(China)
作品名称:《瓷都之门》 (图片由UCN提供)
Title:Gate of thePorcelain Capital ( ⓒ UCN Documentary Studio)
作者姓名:张伟(中国)
Name:Zhang Wei(China)
作品名称:《浴火重生》 (图片由UCN提供)
Title:Rebirth inFire ( ⓒ UCN Documentary Studio)
作者姓名:张志林(中国)
Name:Zhang Zhilin(China)
作品名称:《一心不二用》 (图片由UCN提供)
Title:Devoted to OnlyOne, Not Two ( ⓒ UCN Documentary Studio)
作者姓名:郅敏(中国)
Name:Zhi Min(China)
作品名称: 《天象四神-白虎》 (图片由UCN提供)
Title:One of the FourCelestials — White Tiger ( ⓒ UCN Documentary Studio)
作者姓名:阿莱西奥·拉纳蒂(意大利)
Name:Alessio Ranaldi(Italy)
作品名称:《此刻》 (图片由UCN提供)
Title:Through theMoment ( ⓒ UCN Documentary Studio)
作者姓名:伊凡∙巴列斯特罗斯∙西蒙(西班牙)
Name:IVAN BALLESTEROS SIMON(Spain)
作品名称:《网 网 网》 (图片由UCN提供)
Title:NET.NET.NET ( ⓒ UCN Documentary Studio)
作者姓名:黄猴·诺维亚(西班牙)
Name:Juanjo Novella(Spain)
作品名称:《银杏叶庇护所》 (图片由UCN提供)
Title:Ginkgo Refuge ( ⓒ UCN Documentary Studio)
作者姓名:内迪姆·哈德齐亚赫梅托维奇(塞尔维亚)
Name:Nedim Hadziahmetovic(Serbia)
作品名称:《代达罗斯 · 七》 (图片由UCN提供)
Title:Daedalus VII ( ⓒ UCN Documentary Studio)
作者姓名:谢尔盖·奥加诺夫(白俄罗斯)
Name:Sergei Oganov (Belarus)
作品名称:《亚洲之风》 (图片由UCN提供)
Title:《AsianWind》 ( ⓒ UCN Documentary Studio)
展览特邀艺术家作品
作者姓名:吕品昌(中国)
Name:Lv Pinchang(China)
作品名称:《太空计划》 (图片由UCN提供)
Title:Space Program ( ⓒ UCN Documentary Studio)
作者姓名:比杨·诺格(丹麦)
Name: Bjørn Nørgaard(Danmark)
作品名称:《阳先生和阴小姐》 (图片由UCN提供)
Title:Mr Yang and Miss Yin ( ⓒ UCN Documentary Studio)
作者姓名:托尼·布朗 (法国)
Name:Tony Brown (France)
作品名称:《∞³》 (图片由UCN提供)
Title:∞³ ( ⓒ UCN Documentary Studio)
作者姓名:隋建国(中国)
Name:Sui Jianguo(China)
作品名称:《火玲珑》 (图片由UCN提供)
Title:Fire Aquares ( ⓒ UCN Documentary Studio)
作者姓名:刘远长(中国)
Name:Liu Yuanchang(China)
作品名称:《脊梁》 (图片由UCN提供)
Title:Backbone ( ⓒ UCN Documentary Studio)
作者姓名:周国桢(中国)
Name:Zhou Guozhen(China)
作品名称:《领头羊》 (图片由UCN提供)
Title:Bellwether ( ⓒ UCN Documentary Studio)
作者姓名:吴为山(中国)
Name:Wu Weishan(China)
作品名称:《问道》 (图片由UCN提供)
Title:Inquiry ( ⓒ UCN Documentary Studio)
作者姓名:理查德·迪肯(英国)
Name:Richard Deacon(England)
作品名称:《甜蜜的日子》 (图片由UCN提供)
Title:Happy Day ( ⓒ UCN Documentary Studio)
作者姓名:安德烈·卡瓦利秋克 (俄罗斯)
Name:Andrey Kovalchuk(Russian )
作品名称:《神经元》 (图片由UCN提供)
Title:Neurone ( ⓒ UCN Documentary Studio)
作者姓名:王中(中国)
Name:Wang Zhong(China)
作品名称:《山水意象》 (图片由UCN提供)
Title:Landscape Imagery ( ⓒ UCN Documentary Studio)
关键字: 内容标签:JonIsherwood,公共艺术,景德镇,雕塑,,作者,提供,图片JonIsherwood 公共艺术 景德镇 雕塑 作者 提供 图片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