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第五届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发布会
以手造物,让生活赋予仪式感吧。
汇集80余项国内外非遗手工技艺,2019第五届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将于11月29日至12月1日亮相上海世博展览馆,让你一次“造”个够。【文末有惊喜】
2019第五届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海报
博览会主视觉为5个颜色各异的小笼包,其中工艺包括传统青花瓷、传统织锦缎、奥地利水晶、传统钩针编织以及日本手工皮具组成,体现出“中国手造,蒸蒸日上”的期望,这也是本届博览会的主题。
国际手造专业材料商
相较往届,今年手造博览会展商数量达近300家,最大变化是国际手造机构的全面参与。来自西班牙、德国、日本、法国、奥地利、英国等20余家国际手造专业材料商,比如创立500年德国缝纫工具巨擘PRYM、创立160年德国创意颜料巨擘MARABU、创立50年美国创意黏土巨擘POLYFORM、法国创意彩绘和手账领军ALADINE等。此外,现场观众可以体验到千余门非遗传承人大师级、展商手作体验、上海美术学院研究生手作等沉浸式手造体验课程。
今年博览会还首次推出上海手造主题展区,邀请了上海手造的18个特色工作室,为观众提供布艺、纸艺、金工、鞠球、波点画等特色课程,看设计如何赋予生活最美的模样。
上海手造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文新介绍,以国际视野打造上海文化创意的品牌和平台,博览会希望在传统和时尚,文化和商业,创造出上海特有的海派特色,也让更多爱好者体会手艺的魅力,利用双手去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
2019第五届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发布会现场
另外,2020年是我国全面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今年博览会中的“非遗扶贫 活态传承”版块也成为重点之一。
一直致力于非遗活化的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运营总监章莉莉介绍,博览会邀请了60余位来自新疆、青海、云南、四川、贵州等上海对口帮扶的省市自治区的非遗传承人群,有苗族、彝族、藏族、羌族、土族、哈尼族、布依族、撒拉族、蒙古族等50余项少数民族非遗技艺,进行展演、展示、销售、体验等多种形式,推动当地非遗产品的市场化,带动当地人民增收致富,也体现了上海牵手帮扶东西部协同发展的文化成果。
其中“海派非遗”融合东西文化的江南非遗技艺为主,展现上海文化包容万象、东西合璧的城市手工技艺魅力。
“非遗研培”中,展现了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非遗研培高校的优秀教学作品,以及师生创作研发的非遗衍生产品。
饰品系列
椴木笔记本
草木绿双珠戒指
弹珠游戏 Pinball Game
容器系列
立体投影系列 / 环圈系列
“这是一个成果创新的转化平台,也是一个融入生活的平台,还是交流展示传统、传承的平台”,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非遗处处长胡恩同评价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时表示。在长期非遗推广工作中,怎么让非遗“创新转化”是主要发展问题,“非遗保护是基础,传承创新发展才是源源不断发展的活力。”
【话题】美好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赠票)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手造,非遗,,创意,文化,巨擘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 手造 非遗 创意 文化 巨擘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