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几何》封面
2019年8月27日下午,在798艺术区白盒子艺术馆“黄致阳:混生个展”展厅举办了《意象几何》新书发布会。《意象几何》主编王彦伶首次担任展览策展人并出版理论著作。《意象几何》将黄致阳三十多年创作的历程以意象几何概念进行中西文化对照的梳理。《意象几何》主编王彦伶、艺术家黄致阳、白盒子艺术馆创始人孙永增向媒体及嘉宾介绍了《意象几何》的所涵盖的内容。
《意象几何》新书发布会现场 从左至右:艺术家黄致阳、《意象几何》主编王彦伶、白盒子艺术馆创始人孙永增
《意象几何》内页
王彦伶作为北京798 文化创意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不仅作为798艺术区的开创者也是艺术行业的推动者。在他的主导和推动下创建了 798 艺术区,让空置的老工业厂房成功转型为今天全世界最著 名的艺术园区。2018 年,798 艺术区到访人数达到 808 万人次,其中境外人士超过 25% 。据 CNN 调查,798 艺术区成为继长城之后,外国人参观北京景区中排名第二的 目的地;到访 798 的元首、世界级组织负责人已达到 133位;2018年举办艺术展览及品牌活动达到 2507 场。此次《意象几何》的出版发行,立足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独特线索,同时从西方艺术史塞尚的创作开始,讲述了形式主义发展的历程,进而阐述了黄致阳的创作如何成为“几何山水”,我们在其作品的局部可以看到很多有秩序的几何造型,但整体上却又是另外一种面貌。
《意象几何》主编王彦伶阐释“意象几何”
《意象几何》主编王彦伶现场签名售书
王彦伶通在谈及‘几何山水’概念缘起时讲道:“我在“2019 年画廊周”北京户外项目中看到其石头雕塑《座千峰》,就觉得非常有意思。当时我的头脑中就蹦出一个词—几何山水。在这样的印象下,致阳让我负责策展。通过看作品和到艺术家工作室去了解,我内心对致阳几个时期作品面貌的感受更强烈了。像《座千峰》这样的作品,用‘几何山水’这样的概念特别能表达出我们内心最直观的感受。”
2019 年,798 艺术区 黄致阳《座千峰》石雕装置
黄致阳 密视 No.1216 墨,矿物颜料,丙烯,绢 150cm×360cm 2012
黄致阳 密视 No.1902 墨, 矿物颜料,丙烯,绢 140cm×300cm 2019
他从中国大写意传统的的历史与西方抽象艺术的比较,分析形成几何维度纵深感的三个来源:
1. 致阳整个绘画的理念和气场都是在时空中穿梭,圆的线条在时空中穿梭,每一笔都追求体积感,也可以说他在编织空间。
2. 体积感由多维交织的线条形成,线条交织出很多“井”,井会造成深度,我愿用“井深”这样一个概念来表达,它和“景深”异曲同工。致阳说从东方对空间的理解,在这个“井深”的里面还有很多的界面。
他表达的是这个界面,而不是一个视觉。这个标定来解释它,用这样一个概念去梳理它,从这样一个视角去观察它。我没有借用西方“抽象”这个名词,中华艺术走向抽象的发展历程,中华艺术的审美理论与标准,以及中华艺术的哲学和西方是完全不同的,我觉得用“意象”这个概念更合适。
中华艺术从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开始,沿着谢赫“六法”的中庸之道,不断地走向写意,在这个意象的发展脉络中,我们从不抽离物象。我觉得致阳的艺术不断地符号化了,几何化了,这是中国不断走向“意象”的一个新风景,形成了独有的、全新的富有特色的体系。
西方也未曾用过几何化的概念和视角对西方现代主义的艺术进行系统性的观察。我认为几何化是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一个重要的观察视角,在科学主义和工业化影响下的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几何化是一个重要的视点。西方从后印象派开始才走向抽象化,其走向抽象的起点远晚于中国,并且西方走向抽象的进程是在否定之否定的认知下,很快就“抽死”了,抽到无形,完全抽离开了物象,看不出来了。中华文化没有这样的认知。对比西方抽象和中华意象,我们发现:西方的抽象是脱离外在形象,留下认可的、需要保留的几何形象,更多地从外在去探讨,从外观进行的一种抽离;中国的意向一直是把对人、事、物、千山万水的观察留在心中,经过艺术家的再创作、再加工、再转化,强调艺术中要有人的意念和情感。
3. 不同肌理的时空叠加在一起,不同的颜色交织在一起,在叠加、交织的过程中彼此映衬。就像某个地方突然敞开了,进去便有了强烈的深远感。他的作品经常在某个局部有不同色块,不同层次的叠加产生时空开阔的视觉形象。虽然这是一种错觉,它还是一种在平面上的构成,但会顿时产生一种敞开新时空的感觉。致阳的绘画从这三个层次达到了一种非常好的体积感和纵深感。
798艺术区白盒子艺术馆“黄致阳:混生个展”展览现场
《意象几何》发布会现场,王彦伶详细的通过‘几何’概念的视角讲述了西方现代主义绘画演进的历史。1760年代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主义认为世界是数学的、是几何的。这个理念对现代主义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印象,西方现代主义的内涵、艺术呈现、发生了显著的“几何”反应。回看中国几何,王彦伶通过黄致阳作品中的几何意味及艺术家在创作中产生解构与重构的印记。
798艺术区白盒子艺术馆“黄致阳:混生个展”展览现场
他从七个方面对黄致阳艺术创作的“几何”概念进行了中国几何的阐释、解析:
第一.中国笔墨线条几何;第二.中锋的几何;第三.中华文化根脉的几何;第四.圆的几何;第五.纵深的几何;第六.律动的几何;第七.混声的几何。
王彦伶没有借用西方“抽象”这个名词,他认为“意向”这个概念更合适,因为中华艺术走向抽象的发展历程,中华艺术审美理论与标准,中华艺术的哲学和西方是完全不同。
北京七星华电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北京 798 文化创意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彦伶
他在书中写到:“中华艺术沿着自己的审美理论和标准不断地前行,不断地从宋的写实高峰走向意象。黄致阳的作品,是在中华文脉下卓越的生长,形成了崭新面貌,带有鲜明中华文化特色。是中华文化根脉沿革下的中国几何,我称之为意象几何。
中国人的绘画和西方是不同的。西方的抽象是把外在的形象,没用的肌理去掉,把最有用的几何抽离出来形成的绘画构成关系。意象几何强调对事物的观察最终回到心中,经过艺术家的再创造,更强调表达艺术家的内心的情感。意象几何更多的加进了人的意志,更多表达的是意向,所以我们成为独有的中国意象几何。既区分与西方形象外在的几何,又强调中华文脉下的根性。”
致阳华舞意几何
中华文化展新说
古今中外混生态
生命生长奏长河
——王彦伶
关键字: 内容标签:王彦伶,白盒子艺术馆,黄致阳,,中华,抽象,中国王彦伶 白盒子艺术馆 黄致阳 中华 抽象 中国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