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宋承德:我的画没有怪异的东西_一切皆是性情所至_性情所至-深圳画院-花鸟画--笔墨-追求-精神

编辑:梁侨 来源:雅昌网
 
7月4日,“性情所至——宋承德中国画作品展”在深圳画院美术馆开幕,这是“深圳画院创作展系列”2019

7月4日,“性情所至——宋承德中国画作品展”在深圳画院美术馆开幕,这是“深圳画院创作展系列”2019年的首个艺术家个展,共展出了宋承德近10年来创作的花鸟、山水精品近100件。这位“沉潜”在深圳画院低调创作近三十余年的艺术家,终于将自己多年的心血一并呈现在观者面前。

ID1n2YBCQvqfcK5wsd6BfwPgwbXftkPuIT2NoDLD.jpg

艺术家宋承德(左一)在展览现场

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侯军在一篇文中写道:“沉潜,是一种力量, 更是一种精神。沉潜的力量与精神,虽被冷落多年,但却从未泯灭。总有一些志存高远意志坚定的勇者,会义无反顾、前赴后继地加入到沉潜者的行列之中。他们在寂寞中体味创造的快乐,在 孤独中感受探秘的欢愉。宋承德已经沉潜了多年,如今,他终于肯把自己的艺术精品展示给大家看,这说明,他对自己的艺术已经有了充分的自信。”

Np0nML4z6uySAsjc4k4cunBeRw3QlBKxCnKWmPAn.jpg

开幕式现场

27QbsIHhCb6pI7VDzHNvKCqrxcHNllEFjVu557ph.jpg

参加开幕式的嘉宾合影

宋承德的水墨绘画,物象有数。葱茏青郁的树林,怡红快绿的繁花,顾盼雀跃的小鸟,独守清高的荷莲枯藤。而托起这些勃勃生机的物象,则是构成其中的笔墨。

WhCoedIxmoBVQglPpRWFDWrImgbfSUkCQ4DvEnsv.jpg

宋承德_梅鹤争春图_90x56cm 纸本水墨 2002

展览名“性情所至”是张仃先生给宋承德题的,字里所蕴含的,是对宋承德的为人修养乃至艺术成就的肯定。“我的画没有怪异的东西,追求的是一种清新、淡雅之美的感觉,以生活为素材,力求做到能够使人赏心悦目,做到美而不俗,作画的时候追求的也是一种性情所致吧!”宋承德说。

Hy03RHMCZ8zDVafT0uRr7VEcNT2h0myEVMuoEpPl.jpg

宋承德  穿过纽伦堡市区的小河  79x84    纸本水墨  2003

从自序的回忆来看,宋承德一直是一个追求精神世界的人。父亲宋吟可很早便因创作西南少数民族生活题材的中国画,名声鹊起。家境尚可、父母又相对宽松,宋承德对于精神世界的探索顺遂而自由。他的少年时代,正是前苏联文学、艺术流行,大部分青少年都痴迷于此。

但绘画,并非是他的首选。宋承德中学毕业,不幸染病休学在家,在那些枯燥的时日,音乐成为他精神的伴侣。他苦学小提琴,拜师访友,认知世界上最伟大的琴师就是奥依斯特拉赫与马思聪。后来,他毅然决然报考音乐附中,成绩虽不错,但天意弄人,因为天生手小而被面试老师长叹一声“无缘此行”……但音乐,终究成为宋承德相伴一生的挚爱,也是他静守一份淡泊生活的慰藉。

知青岁月,并未磨灭宋承德对美的追求。农村劳动之余除了抽烟喝酒,他拉琴看书、画小幅油画风景,与一帮志同道合的挚友不时小聚,对俄罗斯文学、艺术一如既往地沉醉,小日子清苦却逍遥。宋承德觉得,青葱岁月的爱好和追求奠定了一生的基调,一向以中国花鸟画著称的他,偶尔玩票似的画一幅小油画,亦让人啧啧称赞;而那些岁月结交的挚友,则成为超越时间和距离的知音,无论天南海北,总是心有灵犀。

Pd63icuL80wf6UUdNecw2M3zkVs0LwqaoX8sK5vm.jpg

宋承德 喜庆 纸本水墨  180x180  1997

上世纪七十年代,宋承德回到贵州省展览馆工作,馆里不少古籍善本,多为字帖及珂罗版印刷本,如石涛、八大,吴昌硕及扬州八怪等,宋承德如获至宝,常常借出临摹,“我自觉悟性不错,加之当时馆里宣纸颇多,于是写写字画点画,动起手来便一发不可收。”宋承德曾回忆,在他十四岁的时候,曾临唐云先生所画荷花,得美术老师大加赞赏,“那时候老师的一句赞扬,对我们来说,真是莫大的鼓励,比父母的万语千言都有分量,我在洋洋得意之余就这样跟中国花鸟画结下了缘分。”

WsLDtvKU7b7lCx0o3DA2YpkF7r3d3hnZuv9nxwPY.jpg

宋承德_荷塘清韵图_124x76cm 纸本水墨 2000

宋承德坦言自己的文化土壤是俄罗斯的调调,虽然后来已经转向了中国画的创作,但对自身传统文化的了解几乎要重新开始,“我们那代人从小接触的是西方的东西,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完全偏于字面上的,比如我小时候听到儒家那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心里就很是瞧不上,觉得这样的观点极为偏颇。但现在回过味来,才知道自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流于表面,真正的内涵是需要长时间不断领悟与探索的。”

先从西方的热爱,再回归传统的领悟,这样的过程对宋承德来说,也许是一个特殊的机缘,让他可以保持一定理性的距离去思索中国画的发展历程。最开始,他醉心于近现代的大家作品,比如李可染、傅抱石,从中领悟了不少中国画的诀窍;但越往后来,他倒追历史,发现明清、宋元更是中国画发展的高峰,师古之情不可抑止。“在艺术这条路上,有些人是反反复复循序渐进的,有一些人是陡然间灵光一闪立马开窍,当然开窍的起点很重要,但如果没有这个,艺术这条路很难走下去。”

rWYZp9mWQs3pKeSRwyOyfYVn71b7cqXd9UUV9U9k.jpg

宋承德  阿尔卑斯山下  78x68  纸本水墨  2003

除了自身的领悟,艺术之路上的良师益友同样促成了宋承德的“更上一层楼”。1986年,宋承德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修花鸟画创作技法,在那里他遇到了郭怡孮、张立辰二位先生。郭怡孮先生的父亲郭味蕖曾得黄宾虹指导,擅花鸟兼及山水,所作融会诸家,以工带写,画风清丽活泼,生动自然,“郭怡孮当时不走他父亲的路子,他“洋为中用”,作品中有双钩、有重彩,我觉得他的色彩非常漂亮,对我影响很大,在我眼里,他一直是极富革新思想的人,相继提出‘大花鸟精神’、‘创立新程式’。”

OVHfxE16OzQDnK1IrFecwa4v4qFzqrWY0Ex4qXEf.jpg

宋承德 特区之花 180×147 纸本水墨 2004

而张立辰先生对宋承德的影响则着重于大写意方面,他的大写意花鸟画表现了前人所没有的饱满精神和充沛感情,实现了传统笔墨意境向现代笔墨构成的转化。“他的大写意看似简单,但是有很多构成,他很大的优点在于黑白的娴熟处理上,构图非常简单几块,但感觉很震撼、很刺激。”

郭怡孮先生的绚丽色彩、张立辰先生的笔墨构图,都成为宋承德汲取的长处。他坦言自己一向不是个循规蹈矩的人,他热衷于向古人、向前人学习,但又绝不会停留在完全模仿某位的阶段,他兼收并蓄,一心树立个人的艺术语言。

mqz1OiArb0QMqO94grMsOux7AZbtpnvQp7fZMM9e.jpg

宋承德_纳库鲁湖上的白鹈鹕_65x118cm 纸本水墨 2009

“回顾自己多年来对中国画创作与探索,深深体会到中西方绘画哲学思想上存在的差异,特别是自宋元以来文人画风盛起,承先秦之“素以为绚”,于清俊脱俗、高雅逸气之中寻找自身的精神追求。从而更加强调一千多年前谢赫提出的‘六法论’来评判画作的高下与优劣,并于相互玩赏之间择知音与同道,历代中国画论中‘知黑守白’‘墨分五色’‘虚者实之,实者虚之’等等这种太极阴阳、五行相生、矛盾对立统一所表达的中国画特殊的审美形式使中国画‘笔墨’运用的精神世界得到充分诠释,往往‘神来之笔’便是中国画精神面貌情绪化的升华。而‘骨法用笔’更是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表达……”

X1pQneVHwSzeTWbaQrG3fORx3A14taBohS2T16a2.jpg

宋承德_晚翠枇杷_176x93cm 纸本水墨  2018

宋承德笔墨中的勃勃生机,充沛的神气,正是由他对水墨晕染的深谙。他曾说:“流动的水产生气韵,跃然纸上的墨色在水的推动下出神入化,浓淡之间流露出中国文化的含蓄与深沉”。他的水墨艺术总是水气氤氲,在其笔下,晕染不仅是造型方式,更是烘托气氛的妙招。他画水禽,总在纸上大片敷染淡墨,以表现禽鸟的动感;画荷塘,总在留白上晕染层层叠晕;使画面浮现一片蔼雾浮烟;而画花卉,不管浓妆还是淡抹,总使墨彩浸然,水墨成纹,让花朵姹紫嫣红,绚烂夺目;画山水,其笔墨亦濡染多于皴擦,水积墨浸,使岫蔚岚郁、涧澄潭深。“将墨渗合水中,在生纸上淋漓尽致地发挥,是中国文人将胸中之逸气在纸上的传神写照。”

s39D7CwakrVECmjcsJaLKr6KU87x0rfx1bad9RVy.jpg

宋承德_唐人诗意图_195x93cm 纸本水墨  2019

​如今,宋承德的生活依旧恬淡,他说自己已经过了非要追求什么的年龄,现在一切都顺其自然,该有的就有,没得到的也不强求。“承德从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画系深造后,从贵州调到深圳,西南山城与 南粤大浦的物候变化、内地都市与边境特区的人文变化无疑是巨大的,但宋承德不为所动……我总觉得,即使在深山古刹,或农家小舍,或异国他乡,宋承德也会是如此心境、如此行为。闹市乱境突出了他那份恬淡的清雅与可贵,但也掩盖了他内心的那份丰富与欲说还休。”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邵剑武在《难得的文化自觉——关于宋承德的近期创作》一文中写道。

“艺术追求的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身心的修养,不能有浮躁的气息,不能急功近利……齐白石的画之所以好,就是他追求精、气、神三者合一”。宋承德说。


关键字: 内容标签:宋承德,性情所至,深圳画院,花鸟画,,笔墨,追求,精神宋承德 性情所至 深圳画院 花鸟画 笔墨 追求 精神
下一篇:脱单、霸屏朋友圈、度过中年危机……“带你看展览”的另类通关攻略_艺术号-雅昌带你看展览--美术馆-你看-拍照||上一篇:替代空间的替代生命——从“幽灵”空间看另类实践_泰康空间-葛宇路--美术馆-机构-生命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