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起,宋庄成为了艺术家的聚集地?又如何靠着一波波的艺术家在当代艺术圈中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场域?宋庄的角色发挥着如何的作用?在秦竩看来,我们应该把宋庄视为中国当代艺术场域的一个典型的对应实体,这个已经有30多年历史的艺术区,需要一次完整的梳理和重新思考。
《当代艺术与宋庄的三重解读》
作者:秦竩
出版社:中国科技出版传媒
出版时间:2018-10-01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专业学习博士课程的秦竩,决定用人类学、社会学角度将“宋庄”与“当代艺术”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并以“在场者”的身份进行田野调查,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图景以理论和实际对应的方式展示出来。从2012年年末着手田野调查到2018年书稿成型,经过了6年的光阴沉淀,《当代艺术与宋庄的三重解读》与大家见面。
秦 竩
秦竩在书中阐述了宋庄艺术场域的建立历程,从艺术家群体交往行为到中国当代艺术知识与权力,点明了宋庄在当代艺术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思考。
宋庄艺术区还能持续多久值得探讨,它未来的走向会怎样势必是当代艺术从业者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如果宋庄走向终结了,那么中国当代艺术又将如何?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会面对这些棘手却又必须回答的问题。可以确信的是中国当代艺术行业不会衰亡,前赴后继的从业者们不会放弃。
宋庄艺术促进会干事吴黎浪认为,梳理当代艺术的发展,总绕不开对宋庄的解读,“原创”、“生态”、“前沿”、“当代”,是宋庄艺术生态的特点。当代艺术的本职其实就是瓦解或消解权力和话语,而宋庄就是当代艺术存在的地理和文化场域。从 “认”宋庄到“识”宋庄,是熟悉到深化,为理所当然的过程。《当代艺术与宋庄的三重奏解读》一书从田野调查出发,由考据到义理,对宋庄的“人”、“村”、“事”进行合理的解析,给后来人再研究宋庄提供了原始文献和文化上的探讨。
宋庄上上国际美术馆
秦竩现任贵州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艺术与艺术理论。已发表《关于当代水墨“当代性“的艺术人类学研究》、《蒙克作品中光影的拉康式解读》与《从中国当代艺术区的发展谈文化转型》等文章。
第十三届“AAC艺术中国”评委会由当代著名学者、作家、策展人侯瀚如(Hou Hanru)担任评选委员会轮值主席,评委包括:芭芭拉·波洛克(Barbara Pollack)、董冰峰(Dong Bingfeng)、刘小东(Liu Xiaodong)、片冈真实(Mami Kataoka)、菲利普·皮洛特(Philippe Pirotte)、郑胜天(Zheng Shengtian)。
年度艺术出版物奖:全球范围内的中国当代艺术出版物,语种不限,包括数字出版物。侧重评价其在学术研究和理论梳理上的价值,以表彰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有推动作用的本年度艺术出版物。
5月27日,第十三届AAC艺术中国将在北京故宫颁发“年度艺术家”、“年度青年艺术家”、“年度策展人”、“年度艺术出版物”四大奖项的提名奖及揭晓最终大奖,开启中国当代艺术的荣耀之夜。
艺术网&秦竩
艺术网:这本书的编辑初衷是什么?
秦竩:撰写本书的初衷是想探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相关问题,比如“中国当代艺术的场域是什么?”、“何谓中国当代艺术的当代性?”、“艺术区的消亡是否会影响当代艺术的发展?”、“宋庄何以存在?它的作用是什么?”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归结在两个关键词上,“宋庄”与“当代艺术”(特指中国当代艺术) ,于是将这两个关键词结合起来做了有特色的田野和理论结合的研究。
宋庄美术馆
艺术网:书籍的逻辑线索?
秦竩: 在我的研究开始之前,现存的当代艺术理论研究基本都是基于艺术的本体,很少有从人类学、社会学角度切入的理论研究,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已经经过了40余年,宋庄作为艺术区也已经超过了30年,这一行业的崛起和艺术区本身的发展都亟待理论上的支持。本书就此将宋庄视为中国当代艺术场域的一个典型的对应实体,就宋庄进行详细的田野调查,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图景以理论和实际对应的方式展示出来。
艺术网:“三重解读”分别对应的指向?
秦竩:三重解读是以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和福柯的知识权力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当代艺术发生和发展的实际,在宋庄艺术区的功能架构下,析衍中国当代艺术的场域建构的模型、途径和方法,并就其现况尝试解读交往行为在中国当代艺术场域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知识权力在其中的实际体现。经过三重解读,基本能够从艺术人类学角度阐明中国当代艺术在宋庄对应实体上的发生发展,使得一个变化中的事物成为有效的研究对象。
小堡文化广场
艺术网:在宋庄进行田野调查工作,您具体是如何筹备和进行当地实践调查的?
秦竩:这个问题应该是最有趣的一个。田野工作首先是要就田野对象进行分析,做好书面和实际的前期准备,拟定计划,再进行田野调查,确保能够有的放矢。2012年年底,有熟识的艺术家入住宋庄,听说我想做这样的研究,就把我带到宋庄,在某一位艺术家的饭局上引荐给了数位艺术从业者。大家听说一个女博士要研究当代艺术和宋庄的时候,态度是非常有趣的,大部分艺术从业者觉得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好课题,但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子来做是不合适的,因为难度很大,而且一个人来做将不能应对抱有各种各样态度的艺术从业者,等等的问题层出不穷,但并没有影响我想做这个研究的决定。在后来的三年里,我基本上都是一周跑两三次宋庄,也去北京和其它地区的其它艺术区调查做对比,直到2015年4月底,整个田野调查工作才算是完成。
我特别感谢艺术国际的吴鸿老师给予的帮助,在艺术国际的视频采访节目中我认识了宋庄的民营美术馆的负责人们,他们成为我长期田野调查的支点,给我提供了相当丰富的第一手素材。宋庄艺术促进会历年来的艺术从业者情况统计也给我提供了数据上的支持。总之,非常感谢宋庄的兄弟姐妹,没有他们的支持,就没有我的著作的出版。
艺术网:经历近几年的拆迁、艺术家流动,艺术机构的建立,您对宋庄抱有的态度是怎样的?
秦竩:2012年在国内的搜索引擎上搜索“宋庄”、“当代艺术”这两个关键词的时候,出来的结果要么是拆迁的新闻,要么是不雅的图片,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宋庄和当代艺术的污名化。但当时的宋庄除了有“中国.宋庄”的大金字招牌之外,它基本上就是一个北方农村的面貌,几个民营美术馆点缀其间,但也被808路公交车扬起的灰尘一概而过。2015年,随着国内很多艺术院校在宋庄设立工作点,政府在宋庄举办官方艺术节,兴建一系列的艺术相关建筑,宋庄作为目前世界上艺术从业者聚集人数最多的艺术区之一,呈现出全新的面貌。拆迁的问题和宋庄的形象都会被改写,艺术机构和艺术家的合理流动遵循了市场经济的规律(这一点在我的研究中有证明),中国当代艺术在第一代从业者居有定所和被称为“艺术家”之后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我们这个时代是文化发展的时代,是多元开放的时代,是年轻的艺术从业者们可以大展拳脚的时代,宋庄作为艺术区的使命还没有完成,当代艺术后继有人,这就是一个行业最希望看到的图景。
艺术网:《当代艺术与宋庄的三重解读》获得第十三届AAC艺术中国艺术出版物提名奖,能否有一些寄语分享给大家?
秦竩:获得AAC的提名奖真的是意料之外的事情。作为一个青年女性学者,初出茅庐,只希望踏实的田野调查和理论研究能够尝试解答当代艺术和宋庄的相关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非常感谢AAC对于青年女性学者的认可和支持!另外,感谢本书成书过程中对我提供帮助的朋友们,他们都是这个行业里最鲜活的面孔,最可爱的人们。
关键字: 内容标签:秦竩,艺术出版物,AAC艺术中国,宋庄,,田野,业者,艺术家秦竩 艺术出版物 AAC艺术中国 宋庄 田野 业者 艺术家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