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姜节泓:以国际化视角_探究新语境下“中国”的“当代”艺术_艺术出版物-姜节泓-AAC艺术中国--研究-艺术-学术

编辑:段维佳 来源:雅昌网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JournalofContemporaryChineseArt)》由英国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由英国 Intellect出版社首发于2014年,是该新兴研究领域在全球范围唯一具有业内评审机制的学术刊物。期刊一年分三刊,旨在发表原创研究成果并推动有关中国当代艺术研究的国际性学术讨论。从2017年开始,《中国当代艺术研究》由伯明翰城市大学中国视觉艺术中心(Centre for Chinese Visual Arts, CCVA)主办。

在今天的全球化的背景下,刊物试图从批判的视角参与探究当代艺术与中国文化身份之间的关系。这些与学术话语规范相吻合的高品质写作,不仅面向学者之间,包括艺术家、策展人和艺评人,他们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观察与实践同样也有着重要意义。

dj4zyJ3knwmzwgrlDWB3gvLzY14GDfBMt7jHyp95.jpg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中国的美术馆世界》

主编:姜节泓

客座编辑:凯伦·史密斯

出版社:上海人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1-01

从为了将撰稿人的学术成果铺展成一个更为宽广的平台,同时不局限于英文形式,Intellect出版社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联合推出中文版,并将作为系列图书推出。《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中国的美术馆世界》是首本中文版图书。

WtgWK4yEYLrdACmhg61mnuthdQ1SZtlQdinZEEhH.jpg

姜节泓

姜节泓教授现担任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总监,中国视觉艺术中心主任,及英国学术刊物《中国当代艺术研究》(Intellect)主编。在他看来,在中国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用以匹配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称号?出于这样的雄心和焦虑,中国正在兴起一场美术馆建设的革命。

NKCgYMG2ivMxWuDQniE9qrWbRim6yzxwrlE1kJoX.jpg

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

本期邀请到评论家、策展人凯伦·史密斯担当客座编辑,在专家评审后,集合了奥乃拉·德·尼格里斯(Ornella De Nigris)、雷风(Darren Byler)、科丹尼(Daniel S. Kiowski)、茱莉亚·曾纳罗(Giulia Zennaro) 、弗兰克·韦一空(Frank Vigneron)、尹彤云(Tongyun Yin)六位专家学者的美术馆经历与研究见解,不同视角讨论了新时期中国的美术馆现状和“美术馆热”以及在此之下产生的中国当代艺术运作机制的新面貌。

第十三届“AAC艺术中国”评委会由当代著名学者、作家、策展人侯瀚如(Hou Hanru)担任评选委员会轮值主席,评委包括:芭芭拉·波洛克(Barbara Pollack)、董冰峰(Dong Bingfeng)、刘小东(Liu Xiaodong)、片冈真实(Mami Kataoka)、菲利普·皮洛特(Philippe Pirotte)、郑胜天(Zheng Shengtian)。

WNWp2uMNkPwUVpz5HGMs0soxyRxrl9yWq1fKOXMd.jpg

年度艺术出版物奖:全球范围内的中国当代艺术出版物,语种不限,包括数字出版物。侧重评价其在学术研究和理论梳理上的价值,以表彰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有推动作用的本年度艺术出版物。

5月27日,第十三届AAC艺术中国将在北京故宫颁发“年度艺术家”、“年度青年艺术家”、“年度策展人”、“年度艺术出版物”四大奖项的提名奖及揭晓最终大奖,开启中国当代艺术的荣耀之夜。

艺术网&姜节泓

艺术网:这本书的编辑初衷是什么?

姜节泓:英国学术出版社Intellect首发于2014年的《中国当代艺术研究(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是该新兴研究领域在全球范围唯一具有业内评审机制的学术刊物。自1993年威尼斯双年展以来,通过频繁参与国际重要艺术活动,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舞台上日渐受人瞩目。本刊作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适时考察和研究中国当代艺术,并在全球范围内征求学术文献和评论,共同分享、探讨并庆贺有关该课题的最新独创性研究成果。

asKWndrK2VPxWlbpsSwLrJ4HvZszAwH2kRV1K3cY.jpg

伯明翰城市大学(Birmingham City University)

从2017年开始,《中国当代艺术研究》由伯明翰城市大学中国视觉艺术中心(Centre for Chinese Visual Arts, CCVA)主办。创建于2007年,CCVA是英国独一的专门针对中国当代艺术和视觉文化的研究机构。立足于国际视野,CCVA旨在发掘和建立该领域的实践和理论上的新观点,并通过教学、研讨、展览和出版来生产和呈现新的知识贡献。第一个十年里,CCVA已在英国本土和国际上确立了其独特学术地位,并将继续联系中国在当下全球化的处境,通过促进跨文化对话,开拓新的研究方向、思路和知识体系。在我们看来,《中国当代艺术研究》是给CCVA十年纪念的一份礼物,及时而完美,一份值得我们珍惜并共同成长的礼物。

HA0trIFALMkEaCCmJeNk5J8WFDdThHy5jrJVdVpg.jpg

自创刊以来,我们为中国当代艺术研究的工作打下了坚实铺垫。在CCVA的编辑计划里,通过与我们的编辑委员会和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们的一系列商讨,我们对期刊做出的四个重要调整,在知识生产过程中一如既往地执行严格的学术评审标准。

艺术网:调整具体是指什么方面?

姜节泓:首先,未来所有的《中国当代艺术研究》都将设定特定主题。这一关键转变将使我们为这一小众(但也重要并逐渐成熟的)研究领域吸引更多学术关注,鼓励更为集中的撰稿和组稿。每期主题将由《中国当代艺术研究》的两个委员会成员们以及作为主编的本人协同发起、探讨和审核。与此同时,我们也欢迎来自学者们作为客座编辑的主题提议。

4Q6ruoloIiYrSVFZJPfBBnrM98LdahoUD3p8qjx1.jpg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4.2 & 4.3:“创建一个新世界”(英文版)

其二,由于我们主要的研究关注点在于“中国”的“当代”的艺术,我们期待在该学科领域中以及超越既定地域边界和时间维度以外的学术研究。“中国”在此作为一个文化上的指向,而“当代”则作为一个非线性的时间定义。我们所探讨的不仅是“在中国”或“来自中国”的艺术,而是“属于中国”以及“关乎中国”的艺术;我们所研究的不仅是有朝一日终将成为历史的“当代”,更是以一个全新的视角能够被领回“当代”的历史,一个能够在当代语境中被重新思考的过去。

其三,我们将力求建构和鼓励跨学科的研究视角,以此构建对于当下中国艺术和文化的新理解,并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再次检验和定义中国当代艺术的概念。最后,则是诸位读者所看到的这个刊物的中文版。

ZZ4YLzUiZHF0N5T4sUfGdIqQpiltTPjjiDFyjPz3.jpg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4.1:中国的美术馆世界(英文版)

我们非常清楚,这样一本经由国际同行评审的有关中国当代艺术的期刊以单一的英语语言形式发行总是一种遗憾,所接触到的中国读者只能是有限的。为了弥补这一遗憾,并将我们的撰稿人的学术成果铺展成一个更为宽广的平台,Intellect出版社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合作,将这样的一个学术盛宴转译成中文并编辑出版,以飧读者。

“中国的美术馆世界”正是首本推出的中文版图书。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出任本期的客座编辑。作为中国当代艺术领域重要策展人,凯伦拥有与中国各大美术馆共事的丰富经验,对目前中国的美术馆现象也有独到见解。

NEFD4Os4nwl3pNmP6CLhwTEs4hKuTQswJvy1ucQh.jpg

艺术网:首次中文版的发行目前产生的怎样影响力?

姜节泓:在艺术与设计领域,中国有各种刊物,等级有秩,但至今好像还没有国际业内考评的专业刊物。《中国当代艺术研究》作为这样的一本经过严格业界双重盲评的刊物可能可以给大家带来一种不同的借鉴。

艺术网:在您的学术研究以及策展实践中,如何看待近些年中国美术馆的建立和发展?

姜节泓:中国的美术馆的发展有目共睹,官立的民营的各有千秋,作为很多城市的标配,当代艺术也从中借力。当然,美术馆的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财力,更重要的是耐力,一种有独特眼界的耐力。建楼易,把楼酿成美术馆难。作为策展人,我也和中国不少美术馆有过合作,同事们的敬业精神让我印象很深。

C9Z6EYsM7tLjFplxQn7vGvsf1fnz7aUbm1SmGlsu.jpg

中国视觉艺术中心(Centre for Chinese Visual Arts, CCVA)第十一届年会

艺术家讨论环节:邱志杰、陈晓雯、刘建华、俞圣蓝、原弓、姜节泓

艺术网:后续《中国当代艺术研究》的主题以及出版计划?

姜节泓:从2017年即《中国当代艺术研究》的第四年开始,我们每年推出三期,围绕特定主题分别制作春季单期本和秋季双期合订本(中文版将相应翻译编辑程序而顺延出版)。2017春季单刊为《中国的美术馆世界》,秋季出版的双期合订本《新天新地:中国革命中的艺术》主要基于CCVA的第九次年会,邀请研究者、艺术家、策展人和学者重新评估中国上世纪60年代的艺术现象的重要性,并在社会、文化和跨学科的语境下重新思考那场艺术运动及其对中国当下日常的影响。

在2018年,春季刊《全球化艺术世界中的中国艺术家》推出了一系列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的艺术家的个案,而秋季刊《艺术空间之外的中国当代艺术》则是跳出西方的“展览”概念来探讨当代艺术在非体制空间、非艺术空间以及非空间中的生命力。

在今年2019年,我们即讲出版《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性别》,而秋季刊则精选了我们去年的年会内容,推出《日常传奇: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传统》。最后,在2020年,我们计划了春季刊为《中国的双年展和三年展》以及秋季刊《中国的城市变迁与当代艺术》,欢迎诸位投稿。

DB7P4iIEFqBv7BOAWgU31naxigxMggaL1r1AGPES.jpg

艺术网:《中国当代艺术研究:中国的美术馆世界》获得第十三届AAC艺术中国艺术出版物提名奖,能否有一些寄语分享给大家?

姜节泓:感谢大家对这样一份专业评审刊物的支持和厚爱。希望借此机会能有更多的学者能够来到这个国际平台来分享你们的研究和才华。也特别感谢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让这样一份学术成果能够回到中国。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国当代艺术研究》,艺术出版物,姜节泓,AAC艺术中国,,研究,艺术,学术《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艺术出版物 姜节泓 AAC艺术中国 研究 艺术 学术
下一篇:濒危工艺如何在新时代起死回生?“汲古•融今”的多种创新路径_金属工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工艺美术--韩国-传统-发展||上一篇:首次老友双个展同台_傅中望、魏光庆将带给德国观众什么?_傅中望-魏光庆-德国波恩当代艺术馆--艺术馆-当代-表达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