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的能量——叶向明油画作品展”开幕现场
4月19日,由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的“释放的能量——叶向明油画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
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曾来德致辞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林蓝致辞
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致辞
艺术家叶向明致辞
开幕式嘉宾合影
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作为学术主持。中国国家画院党委书记张士军,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李宝林,中国国画院副院长张江舟,中国国画院副院长纪连彬,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曾来德,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中国美术报总编张晓凌,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名誉馆长陈风新,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院长戴士和,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殷双喜,北京画院副院长、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画院党组书记林蓝,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代表娄欣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郑工,美术批评家邓平祥,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副院长孙建平,《中国油画》主编、北京当代写意油画研究院副院长王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副院长朱春林,成都画院名誉院长王民平,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后,独立策展人范晓楠、浙江大学传媒学院教授杨大伟,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许向群,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美术研究院副院长李项鸿,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孙浩,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副院长杨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贾新光,湖南省油画学会主席段江华,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副秘书长黄礼攸,成都画院院长张德才,太原画院院长董志敏,西安当代美术馆馆长魏万顺等嘉宾出席了展览开幕式。
“释放的能量——叶向明油画作品展”现场
叶向明,198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在北京设立工作室,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访问学者,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常务理事,现任岭南画院院长、岭南美术馆馆长。
“释放的能量——叶向明油画作品展”现场
本次“叶向明油画作品展”作品以其“蓝之调”、“梦之旅”、“神秘园”、“吉祥意”四个系列组成,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叶向明近年来的艺术创作历程。其画作将造型和色彩加以综合,以线、面的方式组织在画面上,呈现出来纯粹的形色构成,有类似于音乐的旋律之美,将西方的抽象艺术和中国的写意精神进行完美的融合,形成了叶向明独特的“写意油画”的艺术世界,让人充分感受这位正不断走向国际艺术家的独一无二的艺术语言。
叶向明《蓝之调系列 NO.82》布面油画 200x180cm 2009年
叶向明《蓝之调系列 NO.39》布面油画 61x51cm 2005年
北京画院副院长、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谈到:“叶向明的‘蓝调系列’就是围绕蓝色持续多年的系列创作。这一尝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毕加索的‘蓝色时期’,但两者不同的是,毕加索的作品是一种深沉的压抑和苦闷,叶向明的‘蓝调’则是一种雅致的哀伤。”
在开幕式结束后,还举行了叶向明油画作品的研讨会, 戴士和、殷双喜、吴洪亮、王春辰、郑工、邓平祥、孙建平、王琨、王民平、林蓝、朱春林、杨大伟等专家各抒己见,畅谈他们眼中的叶向明油画。
研讨会现场
戴士和谈到自己对叶向明油画的认识
参会理论家及策展人
策展人王春辰提到,通览叶向明目前的绘画,它赋予线条更多的灵动性和独立性,将线的构型功能极大地发挥出来,这些线自由穿插,看似无序,实则有机有序,每条线都是独立游走,又同时起着塑造图像的作用。这是对于线的功能性的一种强化,线条与色块有机关联,曲尽其妙。因此,它的画面效果从三维深度空间向平面化转换,具有鲜明的视觉专属性特征,辨识度高。叶向明探索创作的这种线面绘画并非一蹴而就,与他早年在美院学习的绘画语言风格距离很远,这是一种删繁就简的探索,也是寻求个人图式语言的结果。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4月26日。
叶向明《蓝之调系列NO75》布面油画 180X180cm 2008年
叶向明《梦之旅系列NO.49》布面油画 170X150cm 2010年
叶向明《吉祥系列NO.69》布面油画 100X100cm 2013年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国美术馆,当代艺术,油画,叶向明,,布面,北京,美术馆中国美术馆 当代艺术 油画 叶向明 布面 北京 美术馆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