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上到底有多少故事?
纵观5000年文明,青海亦在“丝绸之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汉代的“羌中道”,到魏晋南北朝的“吐谷浑道”,唐代的“唐蕃古道”,最后到元之后的“茶马古道”,每一条道路都是中原与西北,东方与西方相互沟通的重要桥梁。
5000年后的今天,随着“一带一路”的提出,我们对青海在“丝绸之路”中作用愈发清晰,而这既是历史,也是未来我们所需要的。
2019年2月28日至2019年6月30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文物局、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青海省文物局协办,首都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承办的“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在首都博物馆开幕。
此次展览精心遴选了青海省13家文博单位的442件(套)精品文物,以青海历史发展为主线,全方位地展示青海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多元文化价值,旨在向国内外观众展现“一带一路”中的青海。
“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开幕现场
“青海地处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与青藏腹地的联接地带,自古以来就是东亚与中亚、南亚与北亚陆路的要冲,承担着联通东西、沟通南北的交通功能。与此同时,它也是一个山的王国,万山之宗昆仑山纵贯全境;青海也是中华水塔,为黄河、长江、澜沧江三江之源。所以在‘一带一路’中的青海这一主题之外,我们又通过‘山宗’‘水源’‘路之冲’这三个点,全方位地呈现青海的全貌。”对于此次展览的主题,国内合作与民族考古研究部副研究员、展览策展人高红清在接受采访时说到。
展览共分源远流长、汉风羌道、吐谷浑国、吐蕃东进、海纳百川、视频介绍6个单元,为突出“青海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组成”这一主题,每一单元分设小节,通过文物、图版等形式,专门展示相关时期一带一路的青海。
观众在首都博物馆观看宣传片
“举办此次展览,主要的目的是在展示过去的同时,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借助首都北京的平台,以历史文化为媒,向全国人民展示青海各族人民扎根高原、奋力推进‘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战略的决心和信心。让广大的观众真实地了解青海灿烂多元的文化和源远流长的历史,认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牛军在展览开幕中说到。
与此同时,作为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北京市人民政府首次联袂举办的文物展览,此次展览不仅是首都博物馆2019年“解读灿烂中华”系列主题的重点项目,也是青海省和北京市两地文化交流,文化建设上的又一件大事,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
艺术网跟随着青海各大博物馆的馆长和专家团队一起,听听他们对青海五千年文明历史的解读,以及“一带一路”中的青海到底是怎样的。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关键字: 内容标签:展览,首都博物馆,一带一路,青海省博物馆,,博物馆,北京市,首都展览 首都博物馆 一带一路 青海省博物馆 博物馆 北京市 首都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