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涛
北京画院著名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海洋画研究院名誉院长李海涛先生于15日病逝,享年88岁。他曾被誉为中国画海洋绘画开拓者、重要奠基人。
李海涛1932年出生于青岛,青年时代投身革命,在部队从事舞台美术工作,后入学深造,先后毕业于西北艺专(西安美术学院前身)和河南艺术学院,曾得到过邱石冥、谢瑞阶、黄胄等著名画家的教导,后来成为北京画院专业画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以擅画海景闻名于世,曾先后在香港、广州、北京举办“海之恋”专题个人画展,他的《海疆万里图》长卷尤为专家和观众所称道和赞赏。
《重饮延河水》 1976年作
《海涛画羊08》
李海涛早年画过山水、人物,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一直对大海情有独钟。1977年,李海涛发现在几千年的中国画史上,海洋绘画是一处空白。于是,已过天命之年的他将中国海洋绘画作为主攻方向,从山水画转入海洋绘画科目的研究创作。
《金光闪烁的海洋》
在传统中国画领域,画海作品非常少,大多以鱼鳞代替海。无传统可继承,也没有文献借鉴,李海涛将六十余年中国画深厚功底的线和泼彩、积彩技法,以及自然界中的光、影、色大胆的运用到海洋绘画作品中,不仅捕捉住千变万化的海之形象,而且把它升华为丰富多彩的“海之情感”。1988年创作的《金光闪烁的海洋》,从80多个国家的作品中脱颖而出,入选第二十三届“蒙特卡罗”国际展,并十余次在国内外获奖。
李海涛作品
李海涛作品
李海涛夫妇与《海疆万里图》。全卷共有102个景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件表现海疆全貌的作品,也是一定程度上中国海洋史的形象体现。在艺术上把春、夏、秋、冬、雾、雪、风逐步演变画在一幅画中,这也是中国第一件。
1985年至1990年,李海涛沿着全长18000公里的祖国海岸线走了将近一个来回,用五年时间完成了巨作《海疆万里图》。这张记录了他31000公里行程的作品,创造了中国当代美术史单幅作品创作周期最长、深入生活时间最长、行程最长的三项纪录,也成为中国画表现海洋题材的里程碑。1991年,李海涛在国家博物馆举办了中国国画绘画历史上第一次海洋绘画专题个人展览,《海疆万里图》展出。这是根据媒体有据可查相关“海洋绘画”的最早报道。
《生命之海》 1993年作
《伴潮》 2004年作
《梦海》 2005年作
李海涛曾在北京、广州、烟台、福州、香港等地举办个展,也曾巡展至美国、日本等地,作品相继在苏联、巴西、法国、摩洛哥、新加坡、菲律宾、新西兰、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此外,他还最早出版了海洋绘画专辑和画集。李海涛以极为完整的形式和成熟的技巧,开创出一套“海”的中国画表现技法,不仅以纯熟的中国画技艺写下中国万里海疆,表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内涵,还激发了人们的爱海之心、爱国之情。在他的影响和推动下,更多当代美术工作者对海洋绘画有了新的认知,投身到中国海洋画研究创作当中来,由此也逐渐显露出中国水墨绘画为特质的“海洋画派”面貌。
《天涯潮海共涛声》 (现作为主画陈列于人民大会堂海南厅)
2006年,在李海涛、肖凯夫妇倡导下,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以推动中国海洋绘画为目的创作研究机构“中国海洋画研究院”。研究院画家来自海内外,均是以海洋水墨绘画作为主要研究创作对象的专业华人画家,已先后在钦州、三亚、厦门、北京举办了大型“拥抱蓝色国土”画展。2016年在中国台湾又成立“中国海洋画研究院分院”。
《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共赢图》 2017年作
2017年,李海涛完成新作长卷《海上新丝绸之路*共同富裕图》,描绘了21个国家,串联出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和现实。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国画,北京画院,逝者,,中国画,作品,万里中国画 北京画院 逝者 中国画 作品 万里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