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新文旅时代__我们需要怎样的艺术园区?_范迪安-余丁-艺术生态-设计互联-艺术产业园-艺术产业园-文化-城市-发展

编辑:刘倩 来源:雅昌网
 
艺术产业园区的3.0时代来了吗?在新政策、新时代和新城市规划之下,艺术产业园将会以怎样的模式呈现在城

JZzfjHcOxoOF7a9QtppXRBDmgvihuFJamemQarUi.jpg

艺术产业园区的3.0时代来了吗?在新政策、新时代和新城市规划之下,艺术产业园将会以怎样的模式呈现在城市之中?这似乎是整个文化艺术行业的关注点。而深圳,近几年来举办设计大展、深港双年展、设计互联开馆,并不断吸引重要画廊入驻此地。毫无疑问,深圳在艺术、设计等行业给出了某些方向性的提示。

ZtKdceuFCdqtUYKdrrXTXg4NNQ6BgHB2lUwZH8uf.JPG

Gvwk23c4SOlG0bLkPXEQA5FV7o0FQsMQ43pReWTO.JPG

第三届艺术产业园区发展论坛嘉宾合影

mcBe7on2k69BwWARiQFIYF3CPCS2hAWSYmDGdaPG.JPG

论坛现场

2018年12月18日,“艺术产业园区3.0:新时代、新规划、新内容”在深圳蛇口举办,论坛汇聚了艺术产业园区开发者、建设者、相关政府部门主管领导、高校专家与学者等各领域嘉宾,共同探讨新时代艺术产业园区与城市规划、文化旅游平台搭建、园区产业链建构等议题。

深圳是改革开放的象征,蛇口更是改革开放的前沿,过去的渔村而今成为世界瞩目的创新高地,向世界贡献了创业者智慧的中国方案,而艺术产业也成为深圳这个城市产业升级和跨越发展的重要力量。

当然,每一个文化人和艺术工作者都关心的话题,依然是:新时代之下,我们将会有怎样的艺术园区?

RhpubGhKyyHGd39lhY8hhjLYhS6OeDjtO2ECpcVs.JPG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

进入新时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新产业成为新动能的重要阶段,艺术产业园区也需要在融合发展,科学规划,资本运营等等方面提升自己的能力。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发言中首先谈及了艺术产业园区在当下所面临的社会大背景。

“从艺术创作生产到社会文化,从艺术资源配置到今天艺术文化消费,都需要艺术产业园区为我们提供机会条件,也可以说艺术园区是促进整个中国艺术发展的一种重要力量。”范迪安认为,艺术产业园区更像是艺术产业的孵化基地、汇聚之地、流通之地和服务之地。

“讨论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是新形势下艺术产业园区建设的重要契机。范迪安认为,文旅融合的确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的新型方式。当然,新课题也迎面而来:“如何更好从环境、景观的营造形成园区的特色,更多考虑产业的结构布局创新与特色发展,使园区更好彰显文化的品牌,形成吸引公众的魅力,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范迪安说。

范院长还讲了一个关于江西景德镇陶溪川文化街区的故事:基于景德镇瓷都的影响力和传统陶瓷产业,景德镇需要在传统优势和当下陶瓷市场之间有一个转换,而这个转换却不能仅仅靠系统内部力量来促使。

陶溪川文化街区选择的方式是,将传统园区进行改造,注重优势艺术资源,举办艺术展览、学术活动,使这些艺术活动与陶瓷为主的单一资源形成融合,激活陶瓷产业的创新能力。自身产业系统发生变革之后,文创街区还注重给全国的青年创业者提供舞台,提供空间给予支持,也使传统的产业城市有了新的文旅,这是值得观察的重要现象。

B35Myj4wwmgvOpmZWmBGqRBHsmJ3QMAADUml29XE.JPG

CuCQrCvaCiY3EjeMBfo4KhHhTLkC9OwBHFXztW6p.JPG

同样,范迪安还谈到了深圳的设计互联,设计互联并非仅仅是一个设计的互联平台,更注重的是平台与城市之间形成的关联。“设计互联开馆以来,一方面抓住国际性的设计创新成果在深圳的展示,推动深圳作为设计之都的发展建设,这为这个城市已经有的设计文化基础增添了新高点,另一方面,设计互联也叫海上世界艺术中心,特别注重开展社区艺术普及和公共教育,推动艺术社会普及,以两极推动的方式方法也十分值得大家关注和借鉴。”范迪安总结。

当新一代年轻文化消费者正在迅速的成为文化产业的中坚力量,那么我们的艺术园区又要跟上怎样的步伐?这是范迪安谈及的另一个话题,今天的园区建设离不开科技发展的新态势,而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也是中国艺术发展的一个新特征,在这方面的产业和产品都拥有广阔的市场。

在范迪安看来,园区这个词意味着“空间”,“空间”是最让人可以施展想象的,一个是地理空间,一个是思想空间,如果二者能够形成更加紧密的关联,那空间的创建者、管理者、设计者和创新者,都将是“空间”未来发展的领航者。

RcBgKMe7zAg4tXVMcm0x43fmSVLOXNuGSWeOMTI0.JPG

4招商蛇口产业园区事业部总经理、中国文化管理协会艺术产业园区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尚钢

深圳设计互联,正是这样一个特殊的空间。

招商蛇口产业园区事业部总经理、中国文化管理协会艺术产业园区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尚钢作为空间“创建者和管理者”的身份谈及,论坛举办所在地名为“海上世界艺术中心”,这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深圳文化产业建设中所打造的标的物。“为了使整个城市的文化能够可持续,能够为城市的文化建设做出贡献,为此我们也成立了设计联盟,我们在设计互联平台下会放入更多的载体和内容,使设计互联品牌在整个城市的文化建设,文化推动以及丰富整个城市和园区以及社区居民的文化氛围,在文化创新方面能够使这个品牌起到一定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能够使我们的文化产业在城市载体上有一个更持续的良性发展。”

尚刚强调,园区的发展应以城市为载体,而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发声和响应。“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打造具有城市特色的产业园区,以文化产业助力城市有机而良性发展,也是我们搭建本次论坛平台的初衷,从而为时代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同样,针对范院长提及的新时代之下年轻的消费群体,尚钢谈到,蛇口也在针对目前新时代的消费者的变化,围绕新时代、新规划、新内容主题之下,打造逐渐成熟的设计互联品牌以及平台。

论坛邀请12位主题演讲嘉宾,根据其对行业的观察聚焦新时代艺术产业园区与城市规划、文化内容建设、园区产业链建构等重要问题。并邀请8位嘉宾举办题为“艺术产业园区核心竞争力:规划与内容”、“粤港澳大湾区的艺术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两场圆桌讨论。嘉宾演讲与圆桌讨论皆以不同观点留下值得借鉴的意见与语录,在此,我们留下【嘉宾观点集锦】:

7wJiqTmvMcp6uiqm4eZRP7mzqEFA554l0V8dTjkl.JPG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化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祁述裕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化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祁述裕:文化产业园区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企业集聚型,项目集聚型,要素集聚型。而这三种聚集方式相互渗透,也反映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第一类是:企业集聚,主要代表是798,798是中国最早的艺术产业园区,到今天仍然在引领中国艺术产业园区的发展,从艺术角度管理来讲,我们称为业主式管理模式。第二类是:项目集聚,比如众创空间,创新工厂,进驻目前是以债券和股权投资引领一些项目,这是当前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起来以后的新形势,比如腾讯等等30多家创作空间。第三类则是要素集聚,最具代表的则是乌镇,需要构成一个特有的环境,这类模式的共同点是边篱性生活文化设施,多样性人群和表现价值,特色文化小镇也好,众创文化空间也好都是以文化场景作为要素。

kdawlFes2EXPUuvEuNC2mrh7efDwxEKmJJZCPufL.JPG

招商蛇口·设计互联馆长奥雷·伯曼

招商蛇口·设计互联馆长奥雷·伯曼:怎么样在中国通过艺术项目建立和社区、社会、教育平台的合作,这是我们共同讨论的一个非常重要议题?而深圳海上世界艺术文化中心则正是通过实践验证了,在当代社会如何通过文化创意激活不同资源连接的可能。设计互联的寓意也就是共同设计社会,共同参与共建共创社会,但是设计互联本身的诞生是基于很多社会语境,基于大量的发展资源包括我们所在的城市提供了这样一个生长土壤,同时这样一个新的品牌诞生又会不断培育新的社区,新的社群。但是设计互联并非空降于此,它深深植根于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深圳的地理优势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孵化环境,招商蛇口亦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

OzWGrQi52HAeJyBMxZvbk4Kd2ch64yXGFZ5uAb8l.JPG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副总规划师刘岩

北京清华同衡研究院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的主任助理,副总规划师刘岩:我的主业是文化遗产,关注的是在存量上怎么找创新点,是我思考的问题。空间怎么融入城市,从我们国家法定的来看,有若干个物质的和非物质要素,从分布来看也是很广泛的,毋庸置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历史价值上来讲是毋庸置疑的。新时代,需要面对很多新机遇,第一步就是城市发展驱动力的变化,第二是经营方式的变化。另外,文化遗产地作为城市中最大IP逐渐显现,IP概念逐渐出来。从文化遗产的视角介入艺术产业园区建设,结合景德镇陶溪川陶瓷文化创意园的案例分享了DIBO模式——设计(Design)、投资(Investment)、建造(Builing)、运营管理(Operation)。文化遗产成为城市的有利名片,作为城市中最大IP的角色逐渐显现,因而这一资源的保护也蕴含着经济学层面的考量。城市发展驱动力已经从30多年前的投资驱动型转变为创新驱动型,国家逐步开始“去地产化”,从诸多角度判断地方政府要做好“打文化产业持久战”的准备。而DIBO模式在陶溪川取得的成果,也为产业园区建设重塑并助力城市结构变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7IBsOvn49zMRiSK1ZHFi4X0Rt3bqrXyBu68wKqY0.JPG

北京观唐文化艺术园区创始人;中国文化管理协会艺术产业园区专业委员会执行副会长李保刚

北京观唐文化艺术园区创始人、中国文化管理协会艺术产业园区专业委员会执行副会长李保刚:所谓艺术产业园区3.0版本不是以房租为收入模式的商业模式,而是以产业聚集,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再到产业输出以运营为主的模式。做观唐的6年中,我们用2年做规划,2年做建筑,1年做装修,半年做运营,总结出以下20个字: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工匠的精神,资本的助力。有聚集就会产生市场,市场推动交易,从而形成商业模式,在这一关系中要协调好艺术坚持与商业运营、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产品导向和市场导向、园区自营与产业输出、自主运营与业态引入、实体经营与资本运营、工匠精神与低成本运营和线上运营与线下依托这八大关系。

tj9ySHnqVjUcVOVx4frOoN7VjpTI5g5eWnTrIUxg.JPG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教授张正霖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教授张正霖:消费需求激发产业升级,而产业升级也有助于更好的促进和引导良性消费。早在2004年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报告的核心结论中已经表明: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正在向文化积累厚重的城市转移。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无疑对社会经济产生了越发鲜明与深刻的影响。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教授张正霖先生以《城市发展与文化产业的聚集经济化》为题分享了他在该领域的研究。“使得文化艺术产业跟城市发展产生关系的一个重要科学因素是我们所谓的聚集经济,文化产业的群聚效益促使其产业链不断健全完善,同时促进分工细化及专业化,最终使得成本有效下降,消费率与工资率同时上涨。”张正霖教授指出,“艺术产业带动城市发展的首要媒介是通过政府、国企或民间资本通力配合扶持本地区艺术产业的整体发展;其次是引进重要的消费者,提升城市总体消费率;而当该城市的艺术产业相对成熟,它就可以向外输出具有竞争力的文化艺术产品,从而成为有效获利来源。”此外,结合北京798、上海西海岸、纽约SOHO、日本六本木和大地艺术祭、挪威布吕根码头等国内外艺术产业园区及相关活动的分析与比较,张正霖认为当前我国的艺术产业园区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已经相对领先,在运用人才、模式创新上都取得了一定成果,未来园区发展建设十分看好。

BZ9rhyVMamaLRVLcrzOkOI7B0dXprFNabe416pgL.JPG

中央美术学院国家艺术与文化政策研究所城市发展与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赵国明

中央美术学院国家艺术与文化政策研究所城市发展与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赵国明:在诸多形式的产业园区建设之中,以院校之力主持创意策划并执行落地实施的项目并不常见,而中央美术学院则率先在该领域实现了学院力量参与地方规划、实现园区共建的尝试。中央美术学院国家艺术与文化政策研究所城市发展与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赵国明通过《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的案例分享介绍了该项目的展开和实施情况。赵国明主任强调,打造城市名片要因地制宜,深度挖掘泉州独特的地理及历史文化优势。前期工作需要大量资料研究、走访调研和文案梳理,并沿“海丝”考察沿线诸国,从而形成逻辑缜密、特色详实的策划方案。“最终,我们将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划分为东亚艺术、东南亚艺术、西亚和南亚四大板块,打造公园的生态系统、艺术品位、公共职能的同时,强调多元文化并存。”据悉,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自2015年11月开幕的第一个园区至今,其持续建设已达三年之久,并仍在不断建设之中。

J8KGtV9HXsHKDkmzIPofgVbthXNXNzcoSP5Ye8IC.JPG

艺术澳门总监何健宇

艺术澳门总监何健宇:传统的艺术博览会在澳门水土不服,三年后,何健宇将艺术澳门转型为服务于这座城市的非盈利文化艺术活动,开辟艺术澳门之旅,从而打破人们对于澳门购物、博彩的固有概念,将澳门的文化与艺术内涵提升为赴澳旅游的又一重要因素。为实现这一构想,何健宇大胆打破传统美术馆及博览会的展陈模式,将艺术带入酒店、公共空间等城市各地,从而丰富澳门的艺术色彩。与此同时,何健宇在珠海横琴岛上筹备和打造新的艺术产业园区,“新型园区将餐饮、艺术、人文等多重内容及功能相融合,实现需求的自给足。”在何健宇看来,创新无疑是产业园区发展的重要力量,园区内容必须独一无二,发挥区块比较优势,在功能融合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运营与开发。

sRPWXCwr9P4Q0xmgccggvfsJ9NWSevr2LC2T3psm.JPG

超常识 MakerNet创始人兼CEO、Marker Faire中国区负责人刘得志

超常识 MakerNet创始人兼CEO、Marker Faire中国区负责人刘得志:当我们谈论新创客时代的时候,更多要从人文文化、精神诉求、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四个维度去考量,如何在时代更迭中推动行业发展和进步,其核心还是创客思维。”刘得志大胆将学校、公共社区、工作坊等对象引入并参与到体验式创客项目中,打破思维定式和边界,与全球创客群体相连接,从而寻求一种新的跨界,再将这样的内容注入到生活当中。同时,刘得志还强调将创意思维进行有效的成果转化,“选取更加符合商业诉求的内容进行匹配,实现品牌化、IP化十分重要。

wTmUiYHho4MuyR6YZEXzG5fFWmvXVIO4rW28Ilu1.JPG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创办者、补时文娱空间创始人、MANA联合创始人、网庭影音机构董事长张庆红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创办者、补时文娱空间创始人、网庭影音机构董事长张庆红:内容是前提,是艺术产业园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但好的运营系统和商业模式也必不可缺。做文创产业最终要面向消费者,面对新的消费结构,做文化真正的产品是社会,如何通过我们的产品改变社区结构,改变社群甚至整个城市——这是文化产品最根本的社会价值和功能。如果只从自身角度考虑,那么从市场规律来讲基点就出错了。要从社会和公众存在的矛盾反向思考——这个社会需要解决什么,公众需要解决什么。把点播影院,艺术空间,咖啡馆,画廊,书店,酒吧,餐厅,婚礼,住宿等元素相融合,探索艺术与普罗大众的关系——打造走得进,看得懂,买得起的文化互动生态体系,实现文化的商业模式转化和社会价值需求。

qImeB8Xir83UDfaNE8uaLIZ9ME9OhrpP5jQa53T9.JPG

创意平台TOPYS创始人兼CEO黄永敏

创意平台TOPYS创始人兼CEO黄永敏:创意是连通文化艺术与文化产业之间的一座桥梁,它能有效将文化价值转化为商业价值,这种强调创新思维方式的原动力在各个行业都扮演着重要角色。起初,作为狭义的线上媒体TOPYS希望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创业者和从业者提供更多启发,在长达15年的平台运营中,加之后期举办的包括公开课以及线下学习在内的活动,我们聚集了大量的有效资源和受众。此时,随着需求的增加,建立沟通国内外的连接成为市场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我们希望架构一个双向沟通的桥梁,不仅引入优秀的国外资源,更要将中国市场最好的品牌和商业实践输入到全球的品牌影响力当中。通过启发、连接、创造三者循环作用,打造创意行业商业化,促进创意行业持续增长。

9KiWgbrWZkAwz4pNPTSl1nXZAZFYe55UV58eH3LF.JPG

北京摩登天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张翀硕

北京摩登天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张翀硕:从1997年至今,摩登天空持续致力于打造让音乐与青年文化烈性碰撞的中国第一品牌。摩根天空不是一个年轻的公司,但却始终在做和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审美和青年文化有关的事,基于做音乐这20年的历程当中,在青年艺术、青年生活方式、青年美学、潮流方面持续探索的摩登天空现在更像一个青年文化的集成公司,也是中国最不像音乐公司的音乐公司。以草莓音乐节为例,摩登天空力求构建一个青年文化聚集生态, 音乐、视觉艺术、跨界、品牌设计、IP开发、文化交流、讲座、主题快闪和分享会等融入系统活动中,营造青年生活方式的聚集部落。青年是新兴消费群体,也是国家发展依托的未来,在青年文化引领中,2019年的草莓音乐节以循环世界为主题,更加关注环保减排——“环保是一件很酷的事,我们也希望以此引领青年文化价值,打造更时尚、绿色的草莓音乐节。”

3yeHE8BBv6AAPzjUWA9d10XnBaKPzzIwS3CEnmtj.JPG

KWpSdMpb9zjpRipK0oFw94MqmMYckf3qBgexAHtJ.JPG

tIHzRzsO19kmaQrnYpop6s2WsOKVgs4UYuYWhSvS.JPG

A0oamK4jikRWl7Ef5KbcaBNqmwJtHnVr25pehH90.JPG

十二位嘉宾的主题演讲精彩纷呈,而两场圆桌讨论亦给观众带来新的思考。“艺术产业园区核心竞争力:规划与内容”板块由上海红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中国文化管理协会艺术产业园区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郑培光主持,上海M50艺术区创始人、绍兴水街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金伟东,北京798艺术区服务中心总经理蔡军武,蓝顶艺术区联合创始人袁野分别结合自身产业园区情况进行了经验分享与交流。下午的圆桌讨论以“粤港澳大湾区的艺术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为题,邀请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教授、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吴杨波主持,尚8文化集团副总裁张明博,星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主任周晓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志刚纷纷出席并各抒己见。

​新文旅时代:艺术行业园区3.0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中国文化管理协会艺术产业园区专委会会长余丁作为论坛召集人,谈及了他所思考的“新文旅时代:艺术行业园区3.0”。

TvD2FMM0DtDI2DjbPzZifkKooDmWQ7APMv6iz6sy.JPG

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中国文化管理协会艺术产业园区专委会会长余丁

余丁认为,新文旅时代,顾名思义,指中国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进入到了一个融合发展的新时代,但二者并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简单叠加关系,新文旅时代着重强调一个不断更新的产业业态的形成,其极有可能成为带动城市发展的新的驱动力量。

文旅产品的需求来自快速崛起的都市消费群,特别是90后和00后。供给则来自文旅产品自身的造血功能和产业模式创新。这要求文旅产业要有5个特征:品质化、专业化、智能化、IP五化、社群化。余丁总结文旅产业的内容大概有8个板块:IP研发,创意策划,精准规划,内容输出,品质管控,运营管理,品牌包装,衍生开发。作为城市文旅产业的核心,艺术园区完全可能成为文旅产业的核心,让艺术产业给文旅引擎,给文旅插上文艺的翅膀。

回顾艺术产业园区发展的历史,余丁从798开始谈起,798是从一个艺术家自然聚集的产业园区,慢慢不断升级,目前仍然在转型升级创造了798模式,还例如上海的M50、成都蓝顶艺术区、上海红坊创意园等,这似乎都是1.0和2.0。那么什么是3.0模式呢?余丁总结,在新文旅时代艺术产业园区当中,艺术生活化,审美日常化,进入园区不是进入一个殿堂,而是进入到日常生活的审美消费;文旅品质化,文旅很有可能变成大众娱乐和一般的大众消化,变得庸俗和平庸,而艺术产业园区可以为文旅带来品质化的业态;美育社会化,全民美育并不只是学校的事,而是社会的功能。

H85l2nmOZUFNIQhaqUavMj23ewqeCRpao6LBtMkY.jpg

h0Pq0P7iDJ6nTMGyAEdtd2pEiHUq3VNB38xpdfTf.JPG

84iThrkUJR9EBvAEjn0EA3nz83SA8Qe0h7l0OwvY.jpg

fKWEEkuwzbWl8P2jhMJ5TV2Oxa4qr3l8elp749Me.JPG

vS09mXfVTY1pg3dlb1uoq3pXxRDBQefRsVtv0yVG.jpg

艺术产业园区3.0在余丁看来主要分为7个基本特征:规划为先;建筑超前、产业细分、业态多元;内容为王、全产业链。当然最重要的,也是排在第一位的是人才,人才是艺术产业园区特别是新文旅时代艺术产业园区3.0版本的最重要的因素,人才分为三类: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专业型人才,这三类人才做细分的话会分为基金管理、项目管理、展会策划、基金运营、艺术金融、市场等等人才。

经过近20年的艺术产业园区经营和探索,又逢文化与旅游部合并,中国的艺术产业园区真正迎来了新时代的转型契机。而随着文化消费主体逐渐向90后、00后过渡,他们对艺术多样性的需求也远超于十几二十年前。同时,新媒体、数字化、科技与艺术、城市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等多元融合的当下,艺术产业园区未来的发展与规划无疑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字: 内容标签:艺术区,范迪安,余丁,艺术生态,设计互联,艺术产业园,艺术产业园区3.0,,文化,城市,发展艺术区 范迪安 余丁 艺术生态 设计互联 艺术产业园 艺术产业园区3.0 文化 城市 发展
下一篇:范迪安简介_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展览-艺术-中央美术学院||上一篇:故宫首次提用文物近千件_邀约观众紫禁城里过大年_艺术春节-故宫博物院--文物-文化-故宫博物院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