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当“非遗”文化遇见当代数码,艺术家们如是说_巴蜀之光——国际公共数码艺术展-英国流明数码艺术大奖-艺-数码-斯蒂芬-艺术家

编辑:李璞 来源:雅昌网
 
本月初,由成都市兴光华城市建设有限公司主办,艺由(上海)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HereYourA

本月初,由成都市兴光华城市建设有限公司主办,艺由(上海)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Here Your Art)承办,英国流明数码艺术大奖、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作为支持单位的“巴蜀之光——国际公共数码艺术展”暨英国流明数码艺术大奖中国成都特展在成都市青羊区光华大道二段601号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拉开帷幕。

为打造属于成都市的光华大道之非遗绿道,围绕“非遗”文化、国际创新设计与艺术两大主题,主办方委托国际数码艺术奖项 - Lumen Prize 亚洲区代表,邀请到德国艺术家斯蒂芬·瑞斯(Stefan Reiss)及其合作艺术家亚历山大·扬克(Alexander Janke)、荷兰艺术家泰斯·比斯克(Thijs Biersteker) 、英国电子艺术团队吉布森/马尔泰利(Gibson / Martelli)和台湾艺术家王连晟(Lien-Cheng Wang)等4位荣获英国流明数码艺术奖的优秀国际艺术家(组合)呈现具有成都文化历史和传承精神的公共艺术展览。

以“非遗”为主题,以公共数码艺术之“光”点亮成都,艺术家们根据主题,在非遗博览园的公共空间内呈现出不同形态和主题的数码艺术作品。为期一个月的展览中,我们看到了国际艺术家用数码艺术创作的有关中国“非遗”文化的作品,他们将剪纸、刺绣、戏剧、传统制造技艺等“非遗”文化与当代数码艺术相结合,试图改变过去艺术与生活泾渭分明的关系,在城市中重建人与艺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重新认识到城市的魅力所在,唤醒标准化城市的活力,并展示当代艺术在公共领域的多种可能性。

是怎样的契机促成了本次的展览?艺术家们面对“非遗”文化又是如何考虑,并展开个人创作的?在各自眼中,什么形式的公共艺术作品是生效的?创作出来的公共作品能为这座城市带来什么?带着一系列的问题,艺术网采访到了参与项目的4组艺术家团队,听听他们都是怎么说的:

斯蒂芬·瑞斯(Stefan Reiss)& 亚历山大·扬克(Alexander Janke) 《O.T. 981风筝的转换(O.T. 981 - Transformation of The Kite)》 2018

德国艺术家斯蒂芬·瑞斯的作品,是对制图、绘画、雕刻、装置、投影和表演等领域的研究。在本次成都的展览中,斯蒂芬·瑞斯携手亚历山大·扬克,将再次带来O.T.系列作品,这也是艺术家本人已持续多年的项目,艺术家以传统手工技艺——风筝作为原型概念,通过各种材料的运用,模仿风筝的形态。

斯蒂芬·瑞斯曾荣获2016英国流明数码艺术奖项。他致力于通过为不同的媒介开发出特定的作品。他将背景关系、材料与实践复杂性展现出来,其所有作品都以直线线条作为创作基础。

艺术网:首先聊下这次受邀参展“巴蜀之光——国际公共数码艺术展”的契机。

斯蒂芬·瑞斯:2016年,我的雕塑 / 3D 作品 O.T 875 被提名英国流明数码艺术奖项。2017年在上海,由管蕙珺策划的落地群展中便展出了我的这件作品,此后与艺由也展开了紧密的合作,这也是我第三次来到中国。

艺术网:与以往艺术创作不同之处在于这次的主题围绕的是“‘非遗’文化、国际创新设计与艺术”来展开。麻烦聊下您对于“非遗”文化的理解,以及这次创作的作品。

斯蒂芬·瑞斯:在这次的作品《O.T. 981风筝的转换》中,我们创造了一种雕塑形式,将LED灯光与风筝这种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投影影像相结合,试图以一种现代的方式演绎风中。

风筝是中国发明的,之后流传于世界,比基督教还要早400年,这是非常有趣的现象。这件作品也与第一位风筝的发明者,哲学家墨子有关。在墨子所处的时期,风筝是被用作军事目的,而现在它作为运动和休闲的工具被广传于世,同样具有宗教意义和经济价值,这也是一种无形的文化标志。

我们希望通过一件高科技艺术作品的呈现,能够引导观众全身心进行感受和体验,引发思考的同时,鼓励大家挖掘手机以及日常生活之外的空间和色彩。

艺术网:公共艺术,是近几年在中国被提及的热词。就像数码艺术中一些科技的运用让观众更有参与和互动性,什么形式的公共艺术作品在你们看来是生效的。

斯蒂芬·瑞斯:全球化和互联网信息之下,我们习惯于盯着现代生活中的各种屏幕,电视、平板电脑、手机,对我而言,艺术创作的关键在于屏幕之外的空间和体验。除了视听效果,我们的作品是为所有身体感观所创造的,公共艺术恰好能够引导人们相聚于此,在一起体验区别于日常的媒介。

艺术网:就某一主题进行创作,对创作思路的拓展和多元信息的摄取是有帮助的?

斯蒂芬·瑞斯:绝大部分艺术家在创作作品的最初期可能都是没有主题的,更多的源于想法和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因此有明确主题的艺术创作相对而言反而更有难度,同时也是有趣的创作起点。

艺术网:谈一下您对成都这座城市的印象吧!

斯蒂芬·瑞斯:成都的常住人口约为1500万,比柏林的三倍还要多。我也曾多次来到中国,感受到中国城市广阔的同时,也观察到城市中的一小部分传统建筑能够缩小文化遗产与现代建筑的空缺。

泰斯·比斯克(Thijs Biersteker) 《自然之声(Voice of Nature)》 2018

泰斯·比斯克现阶段的作品专注于探索人类、科学和自然之间的奥秘。在这次的作品《自然之声》中,艺术家以“蜀”的同音字“树”,作为作品的艺术呈现形态,希望通过这个作品聆听自然的声音,让“有意识”与“无意识”并行,交织于艺术家构建的数字世界。将同时发生的一切都作为“树”的养料,并将其间的变化直接呈现给观众。

作为2017年流明数码艺术大奖冠军作品的艺术家,泰斯·比斯克对现今社会中的变化有绝对的敏锐度,并通过自己的装置作品,将生物、数据与科技进行结合。他的作品呈现效果不仅在视觉上让观众达到绝佳的感官体验,更能令观众思考背后的现象。

艺术网:首先聊下这次受邀参展“巴蜀之光——国际公共数码艺术展”的契机。

泰斯·比斯克:非常高兴受邀参与本次的展览,并且对“非遗”文化展开讨论。我相信这些全新的为这次展览而创作的作品,在将中国文化与数码艺术相结合的同时,也精确的建立起一座中国与欧洲交流的桥梁,连接起两地的文化与艺术。不仅如此,在我的作品当中还体现了与自然的连接。

艺术网:与以往艺术创作不同之处在于这次的主题围绕的是“‘非遗’文化、国际创新设计与艺术”来展开。麻烦聊下您对于“非遗”文化的理解,以及这次创作的作品。

泰斯·比斯克:这次的创作还是延续了我原来的思路,并没有太大的分离感。在我研究中国“非遗”文化的过程中,看到了很多关于“自然”的母题。无论是中国的传统艺术还是当代艺术,作品的背后总能看到自然元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这次的创作也可谓是“顺其自然”,在《自然之声》中,选择以“树”为主题,用蜀绣这一“非遗”文化的造型和外壳,将自然与艺术结合在一起,在数码技术中将自然与艺术进行交互。

树每年都长出一圈年轮,通过作品,我们创造出每秒一个树的年轮。并使用传感器和数据点,向人们展示树的实时存在状态。这种沉浸式的视听装置也是交互式的,它响应周围的人并触摸树。这样,它就在艺术品、人和自然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

艺术网:公共艺术,是近几年在中国被提及的热词。就像数码艺术中一些科技的运用让观众更有参与和互动性,什么形式的公共艺术作品在你们看来是生效的。

泰斯·比斯克:生活在这个世界,需要建筑、需要空气、水和食物,更需要艺术让人可以解构思想和在未曾遇见的事物中获得灵感。毫无疑问,每天我们都需要灵感。

艺术网:作为艺术家,作为城市公共艺术的参与者,你们希望作品为这座城市带来什么?

泰斯·比斯克: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总是节奏匆匆,与自然相脱节。希望通过《自然之声》这件结合了自然、数据与人的作品,将自然带入到城市话题和城市生活,人们再次感受到自然带来的喜悦。

艺术网:参与此类就某一主题进行创作的项目多吗?对创作思路的拓展和多元信息的摄取是有帮助的?

泰斯·比斯克:在中国进行这样的创作还是第一次,很高兴能够与落地团队艺由以及英国流明数码艺术奖项的团队一起工作。感谢艺由团队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对于我理解、贯彻中国文化所提供的帮助,于我而言,一位来自阿姆斯特丹的西方人要去理解和转化中国文化并非易事。在多方的帮助下,我创作出了一件具有在地性的作品,在成都的非遗博览园里创造出了以前没有做过的东西,非常的高兴。

此外,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其实是相通的,因此这次虽然是委约创作,依旧遵循的是我个人的创作脉络。当我研究中国的“非遗”文化时,发掘到的信息首先是与我创作思路相契合的,并不会可以去适应某种工作方式。

艺术网:您对成都的印象如何?

泰斯·比斯克:我已经去看过了熊猫,非常想去抱一抱这群可爱的动物。在游览城市的过程中,我也看到了老城与新城跟自然相结合的景色,对我来说,这是一座平衡、和谐的城市。只是程度的火锅对我来所太辣了!

英国电子艺术团队吉布森/马尔泰利(Gibson / Martelli) 《星神,月兔(Star Gods,Moon Rabbits)》 2018

露丝·吉布森与布鲁诺·马尔泰利生活及居住于英国伦敦,在本次“巴蜀之光”展览中,两位艺术家脱胎于川剧表演中“变脸”而生的灵感,将传统川剧中的脸谱通过计算机的运算,一个代表“传统”,另一个代表“未来”,从脸谱中颜色到情绪转变的各种状态,再从空间的界定到数码艺术的延伸,将变脸本身想要传递的情感变化也融入其中。

露丝·吉布森与布鲁诺·马尔泰利的第一个合作作品被授予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奖(BAFTA),此后二人合作并称为英国电子艺术工作室吉布森/马尔泰利工作室(STUDIO Gibson / Martelli),并于2015年获得流明数码艺术奖项。吉布森/马尔泰利工作室使用表演动作捕捉,计算机生成模型,和一系列技术(包括虚拟现实)进行实时模拟。让艺术作品建立在游戏引擎内,环绕声增强沉浸感。他们将自我这个角色带入技术,从而发现体会玩家、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概念。就像是熟悉的电子游戏、艺术传统及场景之间的紧密联系。

艺术网:首先聊下这次受邀参展“巴蜀之光——国际公共数码艺术展”的契机。

吉布森/马尔泰利工作室:2015年我们曾获得流明数码艺术奖项,很高兴这次受到英国流明数码艺术奖展览总监 & 艺由(上海)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管蕙珺的邀请,参与“巴蜀之光——国际公共数码艺术展”暨英国流明数码艺术大奖中国成都特展项目。此前我们与艺由已经有过多次的合作,希望以后还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艺术网:与以往艺术创作不同之处在于这次的主题围绕的是“‘非遗’文化、国际创新设计与艺术”来展开。麻烦聊下你们对于“非遗”文化的理解,以及这次创作的作品。

吉布森/马尔泰利工作室:作为英国的电子艺术团队,我们此前经常与表演艺术家和舞者合作来完成作品,我觉得舞蹈在某种程度而言也可以看做是“非遗”文化。这次的作品《星神,月兔》是从变脸而来,虽然从未来过四川看过变脸表演,但我们对于这种艺术形式充满着兴趣。在作品中,可以看到循环的动画画面,变脸是数码方式的特效。为了创作作品,我们去到伦敦大英图书馆搜集资料,很遗憾四川“非遗”文化这方面的资料非常的欠缺,因为国外很少有艺术家会以中国的“非遗”传统来进行创作。这样来看,这次的项目就变得很有趣了。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作品所在场地非遗博览园全天24小时对外开放,也希望更多的观众可以喜欢我们的创作。

王连晟(Lien-Cheng Wang) 《蜀道四象(The Four Scenes of ShuDao)》 2018

王连晟是一名数码艺术创作者,作品跨足于互动装置和声音表演。本次展出作品“蜀道四象”为一动力灯光雕塑,观众可以看到许多镂空剪纸风格的雕塑中,像是呼吸的灯光象征着巴蜀的活力。而雕塑中的主题总共分成四个面向,分别为“自然”、“人文”、“食物”、“动物”。在自然的面向中,可以看到以竹林、日月为主题的图像;以人文为主题的雕塑中,可以看到四川变脸与图腾之美;在食物以及动物为主题的剪纸雕塑,观众可以看到以四川火锅、辣椒、熊猫等图像。四象呼应的是中国水墨画中的四时,在画面的主题上也呼应了百物生焉的状态,观众可以在巨大的雕塑中穿梭、游走。艺术家冀望透过这种方式,使大众再次注意到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

王连晟的装置作品常以数量的方式以达到一种特异的身体感知。而声音表演常搭配程式即时生成的影像,与即时运算的声音演出。艺术家近年来致力于程式演算影像与声的契合,现任城氏互动设计工作室负责人。王连晟曾获得台北数位艺术节互动装置类首奖、英国流明数码艺术奖雕塑类首奖等,并于国际知名艺术节展出。

艺术网:首先聊下这次受邀参展“巴蜀之光——国际公共数码艺术展”的契机。

王连晟:作为去年英国流明数码艺术大奖雕塑类首奖的得主,很高兴受邀来参与这次的展览。

艺术网:与以往艺术创作不同之处在于这次的主题围绕的是“‘非遗’文化、国际创新设计与艺术”来展开。可以聊下您对于“非遗”文化的理解,以及在艺术中如何体现传统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王连晟:与有形文化遗产更注重过去人类辉煌的状态不同,我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现代文明与过去传承的体现。在创作的前期我进行了调研工作,取用了许多“非遗”的形象来作为艺术品的视觉发展,并加入了现代科技的方式进行呈现。

艺术网:因为是在成都,因为有“非遗”的主题,这次为“巴蜀之光”所进行的创作会更多的考虑哪些?

王连晟:这次创作的作品《蜀道四象》是动力灯光雕塑,观众可以看到许多镂空剪纸风格的雕塑中,像是在呼吸的灯光象征着巴蜀的活力。雕塑中的主题总共分成四个面向,分别是“自然”、“人文”、“食物”和“动物”。在“自然”的面向中,可以看到以竹林、日月为主题的图像;“人文”的面向中,可以感受到四川变脸与图腾之美;“食物”和“动物”所面向的剪纸雕塑中,观众可以看到火锅、辣椒、熊猫等图像。四象呼应的是中国水墨画中的四时,在画面的主题上也呼应了百物生焉的状态。跟那种可以在巨大的雕塑中穿梭、游走,我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大众更多的关注四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

艺术网:作为艺术家,作为城市公共艺术的参与者,你们希望作品为这座城市带来什么?

王连晟:公共艺术具有公民美学教育的责任在其中,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文化治理者想要跟观众沟通的重要桥梁。有别于美术馆,它所带来的是与民众更为直接的接触,所讨论的问题也应该是具有时代性的。纵观来看,公共艺术展现了文化部门对于民众美术素养的期望。

这次的创作以“非遗”作为重要面貌进行展开,透过艺术的形式将中国文化底蕴与现代元素进行串连,以一种时空考古的方式作为线索,使艺术品与民众除了在过去和现在中并置,更包含了“非遗”元素对于未来的想象。

艺术网:参与此类就某一主题进行创作的项目多吗?对创作思路的拓展和多元信息的摄取是有帮助的?

王连晟:以某一主题而展开的创作项目我此前也常常参与,但以“非遗”文化委主题而进行的创作还是头一回。我的工作方法是如果要进行某一方向的创作会在前期进行一些研究,在我看来这种方式对于知识面的拓展是有长期帮助的。

艺术网:您对成都的印象如何?

王连晟:我来自台湾,当地的饮食口味是偏甜,四川这里偏麻和辣。相比于台湾传统建筑以色块的拼接为主,这里的古典建筑配色会偏红色,好似在呼应当地食材中的辣椒。总归而言,不同地域的建筑与饮食特色,都是非常有趣的体验。

在展览中,观众感受到的不再是艺术家与观者、作品与环境作为主客体的存在,更多的是兼具互生共融的关系和思考方式。借由本次展览,海外艺术家进一步到了解中华文化的韵味,向世界传递“蜀地文化”的精髓的同时,也梳理了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之间互通互激的关系。

当“非遗”文化遇见当代数码,我们看到了艺术家在“传统”与“现代”中找寻到的未来可能性。


关键字: 内容标签:公共艺术,巴蜀之光——国际公共数码艺术展,英国流明数码艺术大奖,艺由,,数码,斯蒂芬,艺术家公共艺术 巴蜀之光——国际公共数码艺术展 英国流明数码艺术大奖 艺由 数码 斯蒂芬 艺术家
下一篇:艺术头条直播_带你领略19世纪欧洲激烈的革命风云和多彩的艺术思潮_直播-西方美术史-美协-中国画--管理-中国画-创意||上一篇:国美原创传播载体再添生力军_美美与共IP整合再出发_恒庐美术馆-美美讲堂-花鸟果蔬--果蔬-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