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顿时飞向重灾区汶川。我到过汶川,我的记忆屏幕上的汶川是青山绿水的好地方。(见图)几年前,我当时披着塑料雨衣、拄着竹拐棍,在细雨中独自攀登汶川卧龙的高山,前去采访位于山顶的大熊猫研究基地。我在一篇散文中这样记述:"两岸青山,一道激流。我走过摇摇晃晃的铁索桥,向一位头裹白布的藏族妇女询问上山的路。她朝山上一指,用流利的汉语告诉我:"山上只有一条路。一直走上去,就是五一棚。""
""五一棚",就是四川卧龙大熊猫研究中心的科学观察站。我沿着峻峭的羊肠小道向上攀登。白云,从身边擦过,冷杉、云杉、白桦、红桦、铁杉矗立,四周是一片绿色的世界。小松鼠欢快地从眼前蹦过,布谷鸟的叫声不绝于耳。当我攀登到海拔2000米以上的时候,看见成片的箭竹林。越是往上走,冷箭竹越多。"
"这儿是著名的熊猫之乡。我终于在海拔2500多米的地方,在绿林深处,看到几顶帐篷和几间小木屋,那便是"五一棚"。它建于1978年,因从营地到水源要走51级台阶,所以取名"五一棚"。这儿半年积雪不化,即使在盛夏,也要穿鸭绒背心。空气潮湿,雨量充沛。严冬,帐篷里的被褥都湿漉漉的,以致结冰,变得硬邦邦。我们的科学工作者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长年累月,观察着大熊猫的生态,为保护国宝做出了莫大的贡献……"
在汶川度过的那些日子,给我留下难忘的美好印象。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横祸,使汶川以及四周的诸多县市顿时陷入了巨大的灾难。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从电视上见到汶川周边城市满目疮痍的惨状以及救助人员奋不顾身在抢救废墟下的存活者,而灾难最深重的汶川以及"五一棚",仍然通讯中断,没有音讯。
天灾难料,但是天灾压不垮中国人民。刚从冬日那场雪灾中走出的中国人民,如今正在抗击地震之灾。胡锦涛总书记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第一线,一支支抢险队、一支支医疗队火速赶到灾区。天灾无情人有情。地震之殇,将成为一场热血沸腾的抗争。这抗争感天动地,这抗争万众一心,这抗争排除万难,这抗争灿烂辉煌。(叶永烈 上海人 著名传记作家)
关键字: 内容标签:汶川,记忆,叶永烈,屏幕上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