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9日吴宇森拍摄的大片《赤壁》在戛纳电影节首映。与此同时,根据该片剧本改编的同名历史小说《赤壁》上市。
电影《赤壁》的编剧史杰鹏也是该同名小说的作者。早在2006年他就以长篇历史小说《亭长小武》被评论界赞誉为“超越了二月河”的新锐历史小说家。史杰鹏抛弃了传统历史小说媚权贵、重成败的历史观,以普通小人物的视角去关照历史,认为“曹操、刘备、孙权谁都不是英雄”,他希望“我们的社会永远不需要也不崇拜这种英雄”,希望“每个中国的普通百姓都能主宰自己的生活”。
◆新历史观
愿每个普通百姓
都能主宰自己的生活
在我眼中,曹操、刘备、孙权谁都不是英雄,他们都通过裹挟一部分人打仗来获取好处,尤其是曹操和孙权。我希望我们的社会永远不需要也不崇拜这种英雄,希望将来每个中国的普通百姓都能主宰自己的生活。
城市公社:您曾经说“我对中国以前的历史小说很不满意”,那么《赤壁》和以前大家了解的历史小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史杰鹏:过去的有些历史小说,其实只是帝王演义小说,充满了对帝王的吹捧和崇拜,奴性十足,还有的宣扬一种尊崇暴力的历史观。这样的历史小说得宠,只能让人感觉中国人只注重成败,没有是非。
在我眼中,曹操、刘备、孙权谁都不是英雄,他们都通过裹挟一部分人打仗来获取好处。我希望我们的社会永远不需要也不崇拜这种英雄,希望每个中国的普通百姓都能主宰自己的生活。
我写的《赤壁》尽量尊重《三国志》的史实,在细节描写上,充分运用出土考古资料,应该说在历史小说方面有新的开创;在历史价值观方面,注重平民视角。即使在《赤壁》这样纯粹军事首脑间的博弈故事之中,也特意描写了一些普通百姓和普通士兵的感受。
城市公社:您刚说过去的历史小说没有反映真实的历史,那么在《赤壁》中是如何表现三国时期历史的?
史杰鹏:我个人认为,赤壁之战是一场统治阶级裹挟普通百姓,以获得自己利益的战争,反映三国时期历史的特点的细节有很多。比如,孙权集团的起家,是通过狡诈的杀戮,毫无道德感。我在小说的起首就描写了孙策和母亲吴氏杀掉父执王晟一家老少,独独留下衰老的王晟一人在世上苦熬的故事,暗示了孙氏集团的本质,也暗示了越是乱世,越是只有不要脸的人才能成功。这是最突出的例子之一,再比如掌握雄厚资本的荆州牧刘表为什么会失败,因为他是个儒生,过于讲道德,放不开,注定要在你死我活的丛林争霸时代失败,这当然说明了东汉时期儒学的浓厚气氛对刘表身上的作用,暗示了儒家知识分子的失败。
关键字: 内容标签:编剧,英雄,鹏谈新史观,史杰,刘曹孙皆非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