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百位中国诗词名家云集上海吟诗吁赈灾

编辑:汀滢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华夏军民齐抗震,长歌壮志感云天”。百位中国诗词界前辈人物十八日云集上海,出席首届“中华大吟唱——传统诗词研讨会”。感怀于汶川大地震,中国古体诗坛现场发起创作“总动员”,期望为四川赈灾尽绵薄之力。

  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发起的这一中国诗词界的最大规模聚会,旨在探讨保护中华传统诗词文化、重振古体诗雄风。来自中国二十七个省市的百名诗词名家参与其中。包括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等诸多年过古稀、德高望重的大师一同亮相,携手倡议“行动起来,为四川震区赈灾而创作”。

  唐代诗人李白吟诗惊呼“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今中国诗人则咏叹“冒险犯难履崚嶒,拯困救苦费支撑”,以此表达对一线军民齐心救援之义举的敬佩。  

  经历地震全过程的四川成都诗人何崝,震后率先创作《戊子西蜀地震歌》。他说,希望以“柏梁体”的押韵创作,记录地震前后的整个过程,并感慨“电传源出汶川城,此与唐山两难并”,“旌麾指处来甲兵,最危殆处争登先”。

  来自贵州的九十五岁高龄老诗人杨祖恺挥毫题写“长歌壮志感云天”的七言律诗,吁中国文坛尽快动员,全面加入赈灾行列。

  多名与会的四川籍诗人还在席间承诺,在条件允许时,将再入震区创作,记录救援现场一幕幕感人的神州儿女赞歌。

  出身文坛名门世家的上海市副市长赵雯则吟三国时曹操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为众多的诗坛老前辈参与赈灾鼓劲。 


关键字: 内容标签:赈灾,吟诗,云集,上海,中国,名家,百位,诗词
下一篇:河南将普查民间美术遗产||上一篇:浙江新闻工作者募得善款835.55万元助灾区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