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搭建平台
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读本》,被中宣部推介为“爱国主义教材”。这本仅用十几万字却写出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普及读物,继在我国创下累计发行1000余万册的骄人成绩后,又走向了世界,不但成功实现了英文版、德文版的销售,而且与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俄罗斯、韩国等达成了版权输出协议及意向。《中国读本》“走出去”,借助的是上海搭建的为全国出版“走出去”服务的平台——上海长江对外出版有限公司,该公司在全国的出版物中选择最优秀的作品进行翻译加工,然后推荐给海外的读者。《中国读本》的成功带给人们不少启示,对推动更多中国优秀出版物走向海外将大有裨益。
做到入乡随俗
据介绍,中国图书走向海外要“入乡随俗”。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差异甚大,文化的不同导致文化载体表现方式的不同,继而形成了不同的阅读趋向、阅读习惯。中国图书要走向海外(主要是西方),一定要按照国外图书市场的需求来做。除图书内容要让西方读者感兴趣之外,内容的表现形式更要符合西方读者的习惯。
《中国读本》的英文版,不是简单的中文翻英文,而是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加工,进行再创作,用西方的语言、按西方人喜欢并乐意接受的方式讲西方人听得懂的“中国故事”。此外,长江公司在装帧设计上动足脑筋,将中国元素和西方审美习惯很好地结合起来,让这本书凸现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独特韵味。
利用多种渠道
此书在英文国家销量喜人,《中国读本》英文版一开始便依托贝塔斯曼的英语书友会、亚马逊和《读者文摘》等西方主流媒体的流通渠道,通过其遍布全球的销售网络,让图书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成本走进普通西方人的阅读视野。通过这一方法,3000册初版很快售罄,再版重印5000册又很快卖完。《中国读本》正是利用了海外一切可利用的渠道进行推介销售,多管齐下、多头出击,顺利地拓展了市场。(李菁)
关键字: 内容标签:西方人,读本,中国,行销,启示,看得懂,海外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