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为何当下会掀起“大众史学热”,孟宪实认为,这是由于“短缺经济”造成的,“对于历史学来讲,如果没有一定的社会阅读作基础,这个历史学的基础也就有问题了。所以,长期以来,这方面的读物其实是很缺乏的。”
孟宪实指出:“我记得原来黄仁宇有一本书叫《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出了以后,一直作为畅销书在卖,而且现在已经卖出去几千万了。这本书就是学术著作,因为文笔好,很多不学历史的人,也把它当作历史读物来对待。这本书解决一个提示,我们社会上缺少这个层面的阅读物,长期以来一直如此。 所以‘大众史学热’就是短缺经济造成的,一直有这种需求,但是不能满足它,但是突然有几本书满足他们了,大家阅读热情就很高。”
大众史学难以避过“帝王将相”模式
当记者问道“如何看待当下通俗史学主题几乎都是围绕帝王将相”时,孟宪实表示,“帝王将相”模式是难以避过的,这是由史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决定的。“传统的历史记载,确实是以帝王将相为核心的,他们的故事、他们的事迹记载的最多,要找一个平常人,我们很想找一个普通百姓在秦汉时候的生活状况,有这样的书吗?没有。历史没有做这个记载,你不能去填补。 所以史料决定了史学,这是一个很典型的特点。”
“你阅读历史、了解历史,能够越过这个史料本身吗?越过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这方面也是联系在一起的。比如近代中国开始有电影,电影的题材很多都是历史题材,很多戏剧都是历史戏剧,为什么这样?就是中国有一个太丰厚的历史积累,太系统的历史记载。你要说它是弱点,可能也不对,就是中国的文化特点,历史记载很多,你不能越过它。”
同时,孟宪实也预测,“等到我们的阅读达到了一定的水准,大家从了解知识,发展到需要提炼知识的时候,就是通过自己的阅读和自己的研究,提炼、提升这种知识的时候,那个时候可能很多人就不会再满足于帝王将相的故事了。”
关键字: 内容标签:史学,大众,短缺,经济,孟宪实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