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指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越王井的石匾出现了错别字,把“越”王井写成了“粤”王井!更有好事者还用黑色墨水笔在“粤”字上画了个圆圈。
越王井藏身于应元路西端、省科学馆后院围墙内,相传为南越王赵佗所掘。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年),广州府通判曾把越王井列为广州十大名泉之一(排名第八)。1983年,越王井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立有刻着“粤王井”字样的石匾。但这口古井并不对游人开放。
石匾上究竟应用“粤”字,还是“越”字,生活在越王井附近的街坊各有看法。在省科学馆工作的陈先生说,相传南越王曾用过此井的水,因而得名,应该是同一个字,而且广州以前是南越国,这是那时候的井,井名应该是那时候定下的,应该是南越王的“越”,而不是“粤”。不过,也有老街坊认为“粤王井”根本没错。家住洪桥街的市民高先生说:“如果单凭南越王,就肯定说粤王井应该用‘越’,这样根本说不过去,而且‘粤’字也可以代表广东的意思,取名粤王井也未尝不可。”
记者在中国广州网上看到,粤王井既可作“粤”,亦可作“越”。据了解,在古时候,“越”字与“粤”字有通用的情况。根据《汉书》和《史记》记载,“南越国”、“南越王”有时也写作“南粤国”、“南粤王”,不过一般情况下都是用“越”字比较多,所以后来在公布规范的用法时,都选择了“越”字,今天的“越秀山”、“南越王墓”等,都是以“越”字为标准。
相关链接
越王井(粤王井)是广州最古老的井,相传为南越王赵佗所掘,原井呈方池状,宽丈余。到宋代,番禺县令于伯桂加盖大石板,并开凿9个井眼,方便汲水,所以又叫九眼井,今仍存“九眼古井”石碑。1983年此井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关键字: 内容标签:越王,广州,指出,市民,有错字,井变粤王井,井石匾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